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徐祖贻 [公元1895年-1976年]

  • 徐祖贻(1895-1976年),字燕谋。江苏省昆山县人。1914年8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毕业后赴日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又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五战区参谋长。1938年2月上旬,中国守军与日军血战于鲁南军事重镇临沂,徐受李宗仁委派,亲临前线,协调庞炳勋、张自忠两军...[详细]

徐竹铭 [公元1904年-1976年]

  • 徐竹铭(1904~1976) 字勋禄,白河县大坪乡和平村人。16岁时,双亲去世。徐执教糊口,兼修中医,以治热病、时症而出名,1956年被吸收到县人民卫生院工作。 徐精习《温热经纬》、《温病条辨》、《频湖脉诀》,用药不过六八味,甘草、竹叶不过三五分,大寒大凉之药不用,曾以“三生饮” 使奄奄...[详细]

徐文烈 [公元1909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徐文烈(1909—1976),又名何坤,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父亲为贫农经济水平。8岁入私塾,读满四年,又入板桥初级小学就读。1923年考入板桥高小读书,1924年1月被叔父接入省立曲靖第三师范附属高小读书,1925年6月因家境所迫辍学。 1926年初考入云南省立曲靖第三师范读书,一个...[详细]

徐泰咸 [公元1893年-1976年]

  • 徐泰咸,字晓春,宁化县曹坊镇根竹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初一日生。其父徐国裕是个有名的武秀才,拥有土地500多亩、房屋20多间,生四子三女,泰咸居长。 泰咸9岁读书,16岁考入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成绩优异,提前半年毕业。随即考入海滨法政学校,旋转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6年(1...[详细]

谢福林 [公元1917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谢福林(1917-1976),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初加入共青团。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苏维埃中央政府工农剧社总组长,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长征。后任冀察冀军区游击支队第三大队政委,冀鲁豫军区新三旅政委,十九旅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山东鲁...[详细]

肖文玉 [公元1917年-1976年]

  • 肖文玉(1917~1976年),民国6年(1917年)生于山西省沁县杨安村贫苦农家。 民国27年,文玉在杨安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10月升任区委书记。民国29~37年,先后担任霍县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 1949年随军南下福建,任中共建...[详细]

吴艺五 [公元1891年-1976年]

  • 吴艺五(1891~1976) 又名吴澍,别号艺夫。福建长乐人。中日甲午战争后,福建被划分为日本势力范围,吴艺五自幼生长在列强侵凌的屈辱环境下,激发着强烈的爱国心,少年时代即参加了同盟会,矢志为挽救国家的危亡进行奋斗。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旧军旅中曾任连长、团长、副官长等职。 民国2年...[详细]

吴康 [公元1895年-1976年]

  • 吴康(1895~1976) 吴康,字敬轩,号任书,别署锡园主人,广东平远人。年幼时随父耕读,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赴上海复旦大学肄业。后返乡就读。民国6年(1917)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民国9年毕业后,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详细]

王喜 [公元1893年-1976年]

  • 王喜(1893.6-1976.4) 王喜,山西太原乐小店村人,幼时父母双亡,由舅父抚养。15岁始学木匠,后闯关东,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等地做工。1925年定居呼兰,在福全功、万慎兴等木铺领班。曾参加长春博物馆、哈尔滨糖厂等大工程建设。王干活认真,讲究质量,并注意总结经验,逐渐学会制图设计。新中...[详细]

王清海 [公元1919年-1976年]

  • 王清海 (1919~1976),山东省宁津县人。生于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15日。民国26年(1937)12月在原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农会主任;民国35年(1946)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兰州军区天水军事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军分区副政委,大校...[详细]

王奇才 [公元1903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王奇才,又名笃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生于上杭太平里(今才溪乡下才溪村)。父文瑞、母黄兰妹以耕田为生,家境极为穷困。16岁便拜师学泥水手艺,并以此维持家庭生计。 民国18年(1929年)夏,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的消息传到龙岩工地,他便赶回家乡。在接受林鹤、林忠等革命教育后,秘密...[详细]

王东喜 [公元1948年-1976年]

  • 王东喜 (1948-1976) 林州市城关镇李家庄县道村人。生于1948年,1964年3月参加革命,1969年9月入党,任新疆陆军第四师十团特务连连长。 1976年5月31日,王东喜同志组织连队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一位战士因用力过猛,失手将手榴弹扔在发弹坑内两名战士中间。在这千钧一发...[详细]

王大华 [公元1916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王大华,1916年生,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五...[详细]

谭友夫 [公元1917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谭友夫原名谭幼福,1917年生于河南省新县卡房乡古店村谭家洼。7岁就放牛、捡柴,替兄长干一些家务活。1929年,红11军31师在柴山保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府时,投奔中国工农红军参加革命(弟兄6人参加红军,其中4人在战斗中牺牲)。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由团转入...[详细]

苏鲁 [公元1902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苏鲁(1902—1976),原名苏达余,湖南省浏阳县北盛区洞阳乡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第五十三团副营长、营长、代副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详细]

宋烈 [公元1909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宋烈 (1909—1976)四川南充阆中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第八十一团特务营政治委员,红九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科长,太岳行政公署-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区南下干部大...[详细]

舒宗鎏 [公元1894年-1976年]

  • 舒宗鎏(1894~1976) 舒宗鎏,字勉斋,满族,祖隶满洲镶红旗。出生于广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黄埔海军学校攻读,年仅17岁。辛亥革命发生时,省城各社团召开“满汉融和”会议,其父出任会议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响应辛亥革命,舒宗鎏亦协助做了有益工作。袁世凯称帝期间,舒因涉嫌反帝制而被...[详细]

石增荣 [公元1897年-1976年]

  • 石增荣,字欣叔,男,汉族,1897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先就读于私熟,后考入公立中学,1915年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满医学堂,1920年毕业,1923年留学于日本,在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专攻眼科。他在留学期间,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四年时间,先后发表了《正常人水晶体的理...[详细]

梅光华 [公元1915年-1976年]

  • 梅光华(1915.3~1976.9)。商南县永青区两岔河人,雇农出身,身材稍低而精干,父母亲过早去世,梅在青少年时代生活贫苦,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二十五军来到商南县两岔河,梅光华积极报名参军,开始了革命生涯。 民国二十六年(1937)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副班长...[详细]

罗仲若 [公元1904年-1976年]

  • 罗仲若 (1904~1976) 罗仲若,原名辉世,连城莒溪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一日。民国14年(1925)连城县立中学(第八班)毕业后,在乡村小学执教。民国15年,北伐军兴,仲若与同乡青年罗佩光、罗天昌、罗昌恒、罗联岳等多人,宣传-,组训民政,当选国民党连城第三区党部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