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三明市> 宁化人物

徐泰咸

[公元1893年-1976年]

徐泰咸为[公元1893年-1976年]

  徐泰咸,字晓春,宁化县曹坊镇根竹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初一日生。其父徐国裕是个有名的武秀才,拥有土地500多亩、房屋20多间,生四子三女,泰咸居长。
  泰咸9岁读书,16岁考入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成绩优异,提前半年毕业。随即考入海滨法政学校,旋转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6年(1917年)毕业回母校任教。
  民国9年1月,他享受半公费赴法勤工俭学,初入木兰公学,民国13年继入国立鲁伦大学机械系,钻研数学及理论力学。课外编写《三角学讲义》。民国16年冬毕业,得硕士学位回国。
  留法期间,由华法教育会介绍,与陈德恩、吴迺青等人到法国南部一个铁工厂做工,以劳动所得补贴学用。为维护民族尊严与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他曾多次参与共产党人李立三等人及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等活动。
  泰咸受西方教育影响颇深,立志“教育救国”。回国后,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献身教育数十年如一日,历任龙溪工业职业学校(简称“龙职”)、宁明清三县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宁化县立初级中学、省立宁化中学、省立永安中学(简称“永中”)等校校长,直至解放。他从严治校,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为首务,要求员工尽职尽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所治各校,校誉日隆,桃李争艳。
  泰咸治校特别重视依靠民众集资,坚持勤俭办学。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龙职”奉令疏散,高中部并入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初中部内迁连城芷溪。翌年,他奉令筹建“联中”,“龙职”再迁宁化,委托“联中”办理善后事宜。当时交通不便,他带领学生搬运图书仪器,长途跋涉,备尝艰辛。为扩建“联中”校舍,他亲往各乡募捐筹款,甚至自己绘图设计,指导施工,并利用课余率领学生扛木材,运砖瓦,从而缩短工期,节省了造价。
  任教期间,泰咸兼任过国民党宁化中学区分部书记、三青团宁化分团干事、宁化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务,还参加过“翠华俱乐部”,为马贻谦助选“国大”代表,因受排挤于民国36年冬调任“永中”校长。
  1950年永安解放,他仍任“永中”校长。1951年春参加“革大”学习,7月结业,9月改任大田初中校长。1953年秋,调任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系讲师(1957年因政历问题,降级为资料员)。1962年5月退职,定居宁化城关,1976年病逝,终年83岁。


  曹坊镇   曹坊乡位于宁化南端,东邻清流,南接长汀、连城,是宁化县通往龙岩、赣州的主要门户之一。全境181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143个村居小组、123个自然村,5384户、2.5万人,耕地面积3.5287万亩,山地面积22.8万亩。曹坊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有省二级保护文物伊秉绶陵墓,曹坊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较早创建的革命老根据地,也是三明…… 详细++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