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泽九 [公元1912年-1947年]

  • 黄泽九,小名九子,民国元年(1912年)出生于宁化淮土乡磜下朱坊村。自幼在家砍柴、放牛,13岁开始从事纸业生产。 民国19年7月,泽九参加少先队和赤卫队。同年冬,参加红十二军第一补充团。民国24年加入共产党,当过号兵、通讯兵,历任班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等职,身经第四、五次反“围剿”...[详细]

何鸣凤 [公元1880年-1947年]

  • 何鸣凤 (1880--1947),又名何在文,字翼挥(后改一挥),洵阳县磨沟(今属金洞乡)人,国民党员。父何廷安系清监生,以农为业,家道富裕。兄弟三人,鸣凤为仲,故人称“二老爷”。清光绪末由上海理工化专科学堂毕业,闲居在家。民国二年(1913)九月十五日,凤翔王生岐部兵袭洵阳县城,县知事胡定...[详细]

韩乐然 [公元1898年-1947年]

  • 韩乐然 (1898-1947),原名韩光宇。朝鲜族。吉林省延边县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1920年去上海,考入刘海粟主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底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派回东北工作,先到奉天创办了私立美术学校,以教授美术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并与梅佛光一起组织了启明学社,为国...[详细]

郭维纲 [公元1910年-1947年]

  • 郭维纲(1910—1947),定边县姬塬镇郭崾崄村人,郭万里之子,大学文化程度,革命烈士。自幼聪明好学,为人耿直,老实忠厚。其学识渊博,令同事赞誉,被乡亲称颂。郭维纲1918年至1929年,先后在高庙湾小学、定边高小和榆林中学读书。1929年从榆林中学毕业后,受国民党爱国将领高桂滋的资助,考入北...[详细]

郭庠生 [公元1911年-1947年]

  • 郭庠生,又名郭致青,1911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31年考入河南开封艺术师范学校。1933年,在宛西中学任国画教师。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思想日益进步,创作了一批尖锐揭露社会黑暗的漫画作品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郭庠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中...[详细]

高鲁 [公元1877年-1947年]

  • 高鲁(1877~1947) 高鲁,字曙青,号叔钦,龙门乡人,清光绪三年(1877)五月十六日出生。高鲁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赖母林氏茹苦含辛教养成人。光绪二十一年,就学于福州九彩园。光绪二十四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光绪三十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出国学习。翌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工科,研究中国古...[详细]

高健武 [公元1922年-1947年]

  • 高健武(1922~1947年) 高健武,又名高祖武,化名林捷,俗称“教官”。民国11年(1922年)6月生于福州台江区福山大镜弄,壮丁及龄时,他在闽侯县 局当差。 民国32年,健武被派去押送中共长乐县游击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亨源,前往国民党三元集中营禁锢。押送途中,健武弃暗投明,与陈亨源...[详细]

邓景亭 [公元1912年-1947年]

  • 邓景亭(1912~1947)原名新安。民国元年(1912)10月10日出生于宜川县集义镇新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1927年后,集义是国民党政府-防共的南线大门,这里地主阶级势力猖獗,苛捐杂税严重,土豪劣绅互相勾结欺榨贫苦百姓。二十年(1931)考入韩城县中学上学,二十二年(1933)加入了中国...[详细]

陈玉清 [公元1920年-1947年]

  • 陈玉清(1920—1947) 女,汉族,湖北省人。 陈玉清出身贫苦农家,因不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参加革命。曾在中原军区部队里当政治指导员多年。 民国35年(1946),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到达商洛,陈玉清被安排到卢洛县政府负责接待站工作。其间,陈奔波于卢氏县的官坡、兰草和洛南县的峦...[详细]

陈瑞 [公元1901年-1947年]

  • 陈瑞(1901~1947),吴旗周湾镇崔涧村人。少时因家贫未能就读,17岁婚苏氏,18岁在安边“德盛昌”杂货店当“相公”3年。其间一边劳动一边读书。21岁回家务农。陈瑞为人耿直少言,不徇私情。 1934年前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郑元的影响下,陈瑞投身革命,积极为党作地下工作。1935年加入中国...[详细]

陈金铠 [公元1901年-1947年]

  • 陈金铠(1901~1947) 又名陈仲威,汉中洋县湑水乡六联村人。幼年读书于本乡良马寺小学,后就读于汉中中学和省立成德中学。毕业后,受其长兄陈金藏(北大学生)推荐,赴省立延安四中,找到共产党员陈瑜廷、易厚庵。经他俩介绍到甘泉县立高等小学任教,改名陈仲威。期间,受陈瑜廷、易厚庵的帮助指导,思想进...[详细]

陈亨光 [公元1920年-1947年]

  • 陈亨光(1920~1947) 陈亨光,江田乡南阳村人,民国9年(1920)出生。10岁时到福清县海口镇亲戚开设的杂货店当学徒。亨光常到堂兄陈亨源开设的诊所串门,在陈亨源教育、影响下,渐渐懂得革命道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轰炸海口,商店倒闭,亨光回到家乡务农。民国27年10月,中共闽江工委在南...[详细]

程培才 [公元1909年-1947年]

  • 程培才,又名华磊,字善之,宣统元年(1909年)生,平湖乔西人。幼年读私塾数年,年稍长立志研习科技,振兴实业,前往上海参观美国人经营的发电厂及其机械设备。潜心学习发电机械原理和操作技能,历时一年。民国27年(1938年)回乡与志同者集资在离平湖1公里许的岩角地方,为古田农村首建河床引水式水电站1...[详细]

陈凤岐 [公元1905年-1947年]

  • 陈凤岐(1905~1947) 幼名嗣儿,永乐乡陈家庄村人。1933年3月16日,经中共地下党员赵宏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在北极塬组织、开展了农-动。秋季参与组织领导了打倒永乐民团团长吴志文的斗争。1936年2月,参与组织了围攻田家城、砸毁-局的斗争。八九月间,发动永乐地区18个村300...[详细]

陈长命 [公元1923年-1947年]

  • 陈长命(1923—1947) 洛南县窄口河乡人。 陈长命出生于贫苦农家,父亲常年为地主扛长工。民国35年(1946)冬,豫鄂陕军区第二军区所属的二十二支队,活动在巡检山区。陈长命与几位邻居给部队安排食宿,并让妻子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麦面给部队做饭吃。当部队转移时,陈自告奋勇给部队带路。途中,陈...[详细]

仵墉 [公元1870年-1947年]

  • 仵墉(1870~1947)字崇如。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清末及民国年间,历任直隶(今河北)省乐亭、祁州(今安国)、安州(今安新)、沧州(今沧县)、滦州(今滦县)、临榆(今属秦皇岛市)、长垣(今属河南省)、昌黎、饶阳、赵县、霸县等县知县(知州)、知...[详细]

王克如 [公元1913年-1947年]

  • 王克如,原名世裕,化名石英、柯文,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县。 王克如的童年时代,正处于新旧民主革命交替之际,军阀混战,政局纷乱,冀东农民深受国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之苦。王克如因家境贫寒,小时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1924年他刚刚11岁,就强忍失学的痛苦,随舅父到辽宁,先在一家商店学徒,后...[详细]

王克勤 [公元1920年-1947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详细]

朱惠萍 [公元1918年-1947年]

  • 朱惠萍 (1918—1947) 朱惠萍,女,原名朱桂新,新民乡人。朱童年学纺纱,参加田间劳动,养成了吃苦耐劳、忠厚朴实的品德。1938年崇明沦陷后,日军在朱惠萍的家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她家仅有的几间房屋也被烧毁。日本侵略军的罪行,激起她强烈的民族仇恨。1939年秋,共产党领...[详细]

周文科 [公元1913年-1947年]

  • 周文科(1913~1947),又名济、毅、殿伯。淮阴县刘老庄人。烈士。民国27年(1938年)秋,与陈书同、纪乐天同赴山东寻找中共组织,并随山东抗日组织在鲁西南一带活动。同年冬,他前往第五十七军万毅团学兵队受训,五十七军北撤后,他回淮阴参加抗日义勇队。民国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淮阴党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