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人物

周文科

[公元1913年-1947年]

周文科为[公元1913年-1947年]

  周文科(1913~1947),又名济、毅、殿伯。淮阴县刘老庄人。烈士。民国27年(1938年)秋,与陈书同、纪乐天同赴山东寻找中共组织,并随山东抗日组织在鲁西南一带活动。同年冬,他前往第五十七军万毅团学兵队受训,五十七军北撤后,他回淮阴参加抗日义勇队。民国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淮阴党组织重建后首批发展的党员之一。此后,历任淮阴县抗日义勇队指导员、九团政治部主任、三营教导员、张集区区长、淮阴县民兵总队长、警卫团副团长、东海县警卫团团长、独立团参谋长、淮涟二支队参谋长、淮阴县副县长兼县大队副大队长等职。周文科骁勇善战,胆略过人,是一员名副其实的“虎将”。他带着弟弟周文忠、周道一起参加革命,三人身材魁梧,作战英勇,被公认为“周氏三只虎”。民国32年7月,淮海地方武装全力拔除淮沭公路上的徐溜据点。据点里的伪军负隅顽抗,周文科带着一警卫员,穿过交通沟,来到据点前,一脚踢开大门,“砰!砰!”两枪,冲上去,高喊一声“缴枪不杀”。几十名伪军一见是“周大虎”来了,乖乖地举手投降。他视群众为亲人,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看上去像个文人,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周大奶奶”。每到一处,他都对战士重申群众纪律,带头帮助老百姓挑水、扫地、做农活。在艰苦环境里,人民群众节衣缩食,自筹粮草供给这支队伍。他爱兵如子,视战士为手足。他把妻子郭文给他做的衣服和鞋子分给战友,自己却穿草鞋和空心棉袄。环境紧张,有时一夜挪几个地方,大家都困得睁不开眼,倒下便睡着了,他怕战士着凉,半夜起来查铺盖被。行军打仗他和大家一起步行,却让上级配给他的马给战士驮背包,或驮伤病员、或者干脆让小警卫员骑着。民国36年5月4日,在陆夹沟一带追歼“还乡团”的战斗中,周文科不幸腹部受伤,次日辞世,时年34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