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汪东波 [公元1915年-1946年]

  • 汪东波,又名汪立福,笔名汪洋,1915年7月生于湖北省应山县陈巷镇寿山新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汪东波的家乡,是应山县西南的一个偏僻小镇。他的父亲汪本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裁缝,长期靠租种地主的田和做裁缝手艺为生,四季辛劳,所得甚微,生活甚苦。汪东波7岁就开始放牛、拾柴,并随父进行田间劳作;13...[详细]

王道廉 [公元1923年-1946年]

  • 王道廉,1923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天福山镇西北岔村一户农家。在王道廉年幼时,他的父亲因操劳过度,无钱医疾,过早去世。家计全靠母亲一人竭力支撑,原本清贫的家境,日子过得愈发艰难。王道廉生性聪慧,从小懂得体贴母亲的辛酸,六七岁时就开始上山拾柴,帮助母亲干些零活。母亲看他是颗好苗苗,千方百计节衣缩食,...[详细]

铁禅 [公元1865年-1946年]

  • 刘秀梅(1865~1946) 铁禅和尚,法名心镜,本姓刘,广东番禺人。 自幼在乡私塾,能诗文,善书画。19岁由其堂兄引荐,于黑旗军将领刘永福部下当文书,曾于光绪十年至十一年(1884~1885)随军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战后军队改编,刘被遣散回乡,以卖书画维持生计。 光绪二十年(189...[详细]

田志清 [公元1912年-1946年]

  • 田志清,民国元年(1912年)生,原籍湖南。曾经在汉阳兵工厂搞工人运动。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南泥湾开荒时,一次他的连队的战士为了追捕一只野兔,踏坏群众17棵禾苗,他用自己的生产奖金做了赔偿。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团的爱民模范。1939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详细]

田俊若 [公元1919年-1946年]

  • 田俊若(1919~1946) 田俊若,191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在家乡念完优级。1934年随父母投奔兄长田在村(共产党员、中学教员)来到宾县,考入宾县中学13班读书。1936年夏,经其姐夫介绍去漠河金矿采金组当翻译。1937年,回宾县中学插班学习,年末毕业。1938年,在伪宾县兴农合作...[详细]

谭统南 [公元1900年-1946年]

  • 谭统南,原名谭彩金,1900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大同区永安村可乐屯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其家有六兄弟,统南排行老大,很孝敬父母,关心弟弟,自幼学习勤奋,学科成绩优秀。1919年,谭统南在东兰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时,正值我国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是年秋,在桂林省立第二师范毕业的东兰籍学生韦青云(...[详细]

唐桂芝 [公元1914年-1946年]

  • 唐桂芝,1914年生于内蒙古经棚县朱可耗来村(今克什克腾旗柳林乡永远明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唐文富终年劳动,唐桂芝兄妹六人刚懂事便一个一个地去给别人放羊放猪才勉强维持全家的生存。唐桂芝8岁给别人放猪,13岁被转卖给谢姓一家当童养媳,不久又被转卖给梅姓一家,18岁又被转卖给牛头沟村的傅甲珍。傅...[详细]

宋国祥 [公元1908年-1946年]

  • 宋国祥,1908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白厂门一农民家庭。他10岁时入白厂门小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反帝爱国0。在老师的启发下,宋国祥从小就暗暗发誓:绝不当-奴,要走抗敌救国的道路。当时白厂门驻有一支队伍,他看到士兵天天操练,军威雄壮,甚感兴趣,激发了他尚武救国的决心。1924年,...[详细]

宋光 [公元1919年-1946年]

  • 宋光,原名李长庚,1919年生于山东省边联县土山区一个中农家庭里。他曾就读于当地高小,后因无力升学而务农。1936年,投身于当地的抗日斗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胶东地委派一批干部到辽南,宋光随队而来。1946年2月初,宋光被组织派到营口市东昌区任区长。此...[详细]

寺内寿一 [公元1879年-1946年,旧日本帝国元帅陆军大将]

  • 寺内寿一(てらうちひさいち),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还只是个小少佐。这爷俩都是典型的日本男人体型:头重脚轻、五短身材,长得也极为相似。 寺内寿一虽然是名门之后...[详细]

施佩璋 [公元1881年-1946年]

  • 施佩璋,字玉春,号珍甫,晚年更号亭甫,松溪城关人,清光绪七年(1881)出生。一生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他少年求教于名师,古文基础坚实。光绪廿七年,考取庠生,廿九年补廪生。科举废除后,光绪卅二年公费选送入福建全闽师范学习。毕业后回县任郑墩小学堂教员。宣统三年(1911)县议事会成立,他当选...[详细]

齐英杰 [公元1923年-1946年]

  • 齐英杰 (1923-1946) 齐英杰,原籍河北省定县西柳舂村,1923年生。家庭成分雇农,本人出身学生。幼年父母早亡,兄弟4人,他最小。他两个哥哥给地主扛活,供他上学读书。1938年高级小学毕业,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后入抗大学习2年,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校后,历任定县第四区...[详细]

齐英 [公元1912年-1946年]

  • 齐英,原名齐云龙,化名郝友,1912年8月14日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常兴店乡郭三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祖父齐万忠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父亲齐振扬年轻时在药铺当过店员,中年后回家,半农半医维持家庭生计。齐英早年丧母,幼年时深得祖父宠爱,从小就受到长辈忠厚、正直性格的影响。 齐英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他勤...[详细]

潘谷公 [公元1883年-1946年]

  • 潘谷公(1883~1946),原名潘善庆,字竹孙,曾用名潘祖彝、潘祖贻,笔名潘谷公、潘谷神。崇安县城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青年潘谷公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从事推翻清朝、缔造民国的宣传活动。中华民国元年(1912),他由福建省议员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9年,他...[详细]

宁振邦 [公元1905年-1946年]

  • 宁振邦,又名钟光,1905年11月27日生于广西陆川县白马村红山屯一户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五。宁振邦从小天资聪慧,7岁开始读私塾,8岁进白马小学,12岁入陆川县一小读书。1919年小学毕业即考入陆川县立中学。时值五四运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在工人阶级的参加下,如燎原之火,迅...[详细]

莫德 [公元1920年-1946年]

  • 莫德,蒙古族,原名青格勒图,汉名王守业,原辽宁省喀左县古迹营子(现属建昌县)人,1920年农历十月一日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莫德的父亲王宗洛,曾为伪蒙疆政府官员,但深明大义,倾向进步,莫德及其兄妹在父亲影响下先后投身革命。 1927年,莫德一家随父到了奉天(今沈阳),与其兄哈丹布和同在省立第三...[详细]

马文亮 [公元1924年-1946年]

  • 马文亮,1924年4月8日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原属河北省宛平县)一贫苦农民家庭。 马文亮出生后六天丧母,6岁时丧父,和祖母相依为命。马文亮读完七年私塾又继续上抗日小学。他从小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详细]

马渭川 [公元1889年-1946年]

  • 马渭川(1889~1946) 本名马绪斌,字渭川,回族,祖籍广东,后迁居砖坪厅城定居。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父马汉良经商。民国初年,与王伯俺等10余户,合资经办“仁寿同”字号。有银币6万余两。马渭川代表“仁寿同”驻丹江、汉口、上海,与日商做生意,将山区山货特产运往外地销售,又将南方日用工...[详细]

毛楚雄 [公元1927年-1946年]

  • 毛楚雄(1927~1946)湖南湘潭第二区(今属湖南韶山)人,出生于长沙。毛泽东胞弟毛泽覃之子。半岁时与母亲周文楠一起被国民党警方关进长沙监狱。数月后母亲保外就医,1930年被红军救出监狱,后去了中央苏区;小楚雄一直由外婆抚养。1935年,外婆把毛泽覃在江西瑞金英勇牺牲的消息告诉了他,并讲了他的...[详细]

马发贤 [公元1899年-1946年]

  • 马发贤,189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仙师乡西洋坪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亲马秋芳是个制烟的手艺人,由于生活贫困,生下八个儿子,卖掉六个,只剩下马发贤和最小的儿子马桂贤。他6岁那年父亲重病去世,母子三人生活无着,只好以乞讨为生。11岁时,他经人介绍拜师学泥水匠手艺。他心灵手巧,勤学苦练,掌握技艺满师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