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人物

马发贤

[公元1899年-1946年]

马发贤为[公元1899年-1946年]

  马发贤,189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仙师乡西洋坪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亲马秋芳是个制烟的手艺人,由于生活贫困,生下八个儿子,卖掉六个,只剩下马发贤和最小的儿子马桂贤。他6岁那年父亲重病去世,母子三人生活无着,只好以乞讨为生。11岁时,他经人介绍拜师学泥水匠手艺。他心灵手巧,勤学苦练,掌握技艺满师后,自己收了两个徒弟,也做起师傅来了。日子刚刚稍好一点,西洋坪的地主豪绅又来欺侮他,摊派下来的军饷压得他透不过气来。马发贤非常气愤,带着徒弟悄悄地离开本村,远走到大埔、梅县等外地乡村干活去了。
  1927年8月,马发贤在金砂小山背村谢学琴的家里翻修屋瓦。正巧张鼎丞也到这一带地方开展革命活动,向马发贤讲解只有起来革命才能有生路的道理。同年年底,金砂千余群众在张鼎丞的带领下,涌进永定城内--,反对“冠婚丧祭屠宰捐”,斗争获得了胜利。1929年6月30日,张鼎丞又领导了震撼全省的永定-。-后,在金砂组建了红军,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和开展分田斗争。马发贤初步懂得了革命道理,便来到了小山背村找到张鼎丞。他诚恳地对张鼎丞说:“我出身贫苦,只有革命才有生路。”张鼎丞指派他先回本村去开展革命活动。他回到西洋坪后,白天做泥水活,晚上走村串户联系群众,成立了秘密农会,并被选为农会主席。
  1929年5月间,正当杜鹃花开满山红的时节,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第二次入闽,挥师占领永定,促进全县各地农-动风起云涌。得到农会组织,并成立了西洋坪特务大队,由马发贤任大队长。随后在张鼎丞的领导下,组成一支100多人的-队,以西洋坪村为中心,发动下溪南农民-,攻打峰市民团驻在出华的团丁。战斗中,马发贤身先士卒,手执大刀,带头冲入敌营,挥刀砍死敌排长,歼敌20余人。-成功了,他们打开谷仓,又杀了两头大猪,把谷子和猪肉全部分给了群众。根据溪南区委的指示,马发贤立即着手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并被选为主席,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冬天,永定县城和湖雷继为敌人所占领,县苏维埃迁往金砂、合溪一带,形势十分紧张。此时马发贤担任永定县委组织部长,并兼任县游击队队长。1932年5月,红军东征占领漳州,红十二军又配合县赤卫大队再次打开了永定的局面。县委决定立即组织永东工作队,由马发贤任特派员,负责在永东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坚持长期斗争。
  1933年9月,蒋介石开始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中革军委派红八团进入金丰大山。永定县委为了加强永东地区的领导,成立了中共永东特区委员会,马发贤任副书记。1934年冬天,张鼎丞从长汀回到永定领导游击战争。1935年春,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等带领红二十四师一个营从瑞金来到了永定,在西溪赤寨村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确定闽西南游击战争的方针和任务,将已成立的“闽西军政委员会”改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张鼎丞任主席。同时成立龙岩、永定、永东、上杭四个县委,马发贤任永东县委书记。马发贤积极领导群众配合红军游击队开展了广泛、灵活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特别是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采用“白皮红心”的政策,争取一些保甲长和壮丁队为红军游击队服务;又派一些同志充当保甲长,打入敌人内部,了解敌情动向,为红军游击队活动提供重要情报,从而粉碎了敌人长期而又残酷的“清剿”,使永东地区的金丰大山成为三年游击战争巩固的根据地。
  1936年1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上杭双髻山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确定了新的方针政策,决定成立永东军政委员会,马发贤任副主席。同年6月,由于国内形势变化,永东军政委员会改为永和靖军政委员会和永和靖军事委员会,马发贤任军事委员会副书记。1937年春,马发贤调任永埔县中心区委书记。随着国共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双方经过谈判,从8月25日至9月2日,闽西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在龙岩白砂和平和小芦溪两地点改编,马发贤则留在地方坚持工作。10月中旬,方方从延安汇报工作返回闽西后,在龙岩白砂召开闽粤赣边临时-会,贯彻中央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的原则精神,并决定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改为中共闽粤赣边省委会。永定成立县委,马发贤任宣传部长兼县抗日救亡活动指导小组组长。
  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马发贤与方方、魏金水等留下来继续领导闽西南人民的革命斗争。1939年6月,马发贤任永定县委书记,此时蒋介石已秘颁《共党问题处理办法》,福建省省长陈仪也秘密制定《福建省清剿闽粤边区土匪办法》,龙岩专员公署专员韩涵也颁布了《令永定增强自卫力量及肃反工作》等反动政策法令,秘密地或公开地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根据这一形势,闽西南潮梅特委指示基层党组织一律转入地下,进行隐蔽活动。1941年1月闽西事变之后,永定的许多基点村被敌人列为重点“清剿”区,很多基点村遭受到残酷的摧残。面对这险风恶浪,马发贤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带领县委同志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度过难关。不久,他被调到南委学习,学习后继续任永定县委书记。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我实行“封死山区、困死山区”的政策,闽西特委的经济来源被断绝,一时间经济上发生极其严重的困难。为了领导县委一班人同心同德克服困难,他常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人不仅不要怕困难,而且本来就是要同困难作斗争。”于是,县委决定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开展生产自给。他指挥全县各地建立起石东坑,老吴子等几个生产基地,从事农副业生产,一面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一面又在团结抗日的原则下,继续领导群众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
  1945年8月,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继续残酷破孩人民,镇压革命。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中共闽西特委机关办起了《新民主》刊物,要求特委领导人亲自撰写文章。马发贤撰写了《人民的呼声,是暴风雨前的闪电》一文。文章义正辞严地指出:“历史上多少‘枭雄’、‘魔君’,远者如袁世凯之流,近者如希特勒之辈,他们把人民的发怒、呐喊,当做了弱者的呻吟,而其结果,都相继在奔腾澎湃的人民巨浪中没顶,在人民的呼声下坍台了。”文章告诫国民党反动派:“如果不悬崖勒马,继续-反人民,其下场不会比袁世凯、希特勒更好。”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文笔犀利,深得读者的好评。
  1946年2月,根据中共闽粤边委的决定,在仙师乡西洋坪村重建闽西特委和杭永县委。马发贤任特委副特派员。他首先在西洋坪村建立基点,建立交通员与联络站。派出交通员与粤东的梅县、蕉岭、大埔及上杭一带联系。7月,建立岩、永、杭交通线,特委和县委机关同时迁往合溪乡半山村的一个山头上。机关驻下后,一面派出警戒,一面派警卫班去粤东梅县取款。特委机关留下的多数是女同志,马发贤的妻子又即将分娩。7月20日下午,敌人分数路包围了半山村,袭击特委机关。在形势万分紧张的情况下,马发贤立即组织突围,端起20响驳壳枪带头冲锋,不幸双腿被敌人机枪打成重伤。他立即示意特派员林映雪和警卫员迅速突围。当时特委、县委两个机关共有13人,除两人突围出去外,四人当场牺牲,马发贤与他的妻子和其他几个同志被俘。在押解丰稔市的途中,马发贤壮烈就义。他的妻子刚被押解到丰稔市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他的妻子被关进永定监狱,不久便被敌人折磨致死。他们的男孩被人抱养,解放后人民政府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永安找到,于1957年国庆前夕携带回县。
  马发贤是闽西人民的英雄儿子。他用鲜血写就了光荣的历史,他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敬仰,他的英名将永垂千秋。
  (黄金隆)

  仙师镇 仙师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金砂乡、城郊乡相接,南与峰市镇、广东大埔县长治乡相连,西与洪山乡毗邻,北与上杭县稔田镇接壤,面积146平方公里。乡政府设于仙师村,距县城14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4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15个),4543户19024人。设初中、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12所,卫生院1所。名胜古迹有兰岗上万石的金峰庵。 该镇交…… 详细++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周永山 (1899~1978) 浙江省绍兴诸暨
鲁雨亭 (1899~1940)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何文隆 (1899~1978) 浙江省绍兴诸暨
俞秀松 (1899~1939) 浙江省绍兴诸暨
梁柏台 (1899~1935) 人民司法的开拓者 浙江省绍兴新昌
+ 更多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马文亮 (1924~1946) 北京市房山区
宁振邦 (1905~1946) 广西自治区玉林陆川县
莫德 (1920~1946) 蒙古族 辽宁省葫芦岛建昌县
刘作孚 (1911~1946)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
刘仕绥 (1924~1946) 北京市怀柔
卢克敏 (1917~1946) 广东省东莞市
+ 更多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