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房山区人物

马文亮

[公元1924年-1946年]

马文亮为[公元1924年-1946年]

  马文亮,1924年4月8日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原属河北省宛平县)一贫苦农民家庭。
  马文亮出生后六天丧母,6岁时丧父,和祖母相依为命。马文亮读完七年私塾又继续上抗日小学。他从小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残施法西斯暴行,烧杀抢掠,0妇女,件件触目惊心的惨案,使马文亮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民族的恨。他经常和同学谈论:“大道理我们不懂,可我们懂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挽救自己的国家,挽救自己的同胞。”他在题为《救国与救亡》的作文比赛中写道:“只要能救国,粉身碎骨也情愿。”
  1938年,共产党、八路军来到了平西。一天,马文亮到堂上村串亲戚,听说八路军司令部住在安家大院,就有意识地溜了进去。他看见院里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军人,有的唱《大刀进行曲》,有的围蹲在一堆堆细沙土旁,用手在沙土上写字。马文亮走近一个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小八路身边,看见他正在写“抗日救国”,就很自然地说了声“救”字先写“求 ”。这一下,一群人都笑嘻嘻地把他围住,让他当教员,教他们写字。一位文化教员把一份油印的《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三首抗日歌词送给了马文亮。第二天,这位文化教员又约他参加了堂上村召开的军民大会,八路军战士登台唱歌,打霸王鞭,演抗日话剧。部队-邓华作抗日讲演。精彩动人的文艺节目,深入浅出的革命道理,使马文亮深受教育。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抗日救国,打日本除汉奸,就要跟着共产党走,跟着八路军走。”
  不久,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平西专署,宛平四区和县政府就设在秋林铺村,史家营一带成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各村纷纷建立了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革命热潮。15岁的马文亮,当了儿童团团长。他组织儿童站岗、放哨,教唱抗日歌曲。后来他又担任村青年救国会主任、公安员,组织青年参加抗日除奸反特和支前参军,工作非常活跃。
  1939年5月,马文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宛平四区青年救国会主任、区党委委员,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在平山举办的公安工作培训班,学习了毛泽东《论持久战》,接受共产主义教育,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从此,他将个人命运同中国无产阶级前途联系在一起,革命意志更坚强,对敌斗争水平也不断提高。
  1943年8月的一天晚上,马文亮接到上级命令,日伪军要到根据地来“扫荡”,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马文亮连夜找到乡长李万广、民兵指导员任成银研究反“扫荡”对策,决定组织青年民兵开展 战,重点保卫县政府所在地——秋林铺村。
  秋林铺村中有条小河,河上横跨一座石桥,这是秋林铺村中心的咽喉要道。桥旁边有土地庙,马文亮组织青年在庙前埋了一颗 ,把拉线拴在桌子腿上,再把桌横放在石桥上。第二天上午,上千个日伪军鬼鬼祟祟开进了秋林铺村,走近石桥。走在前边的十几个敌人,侧身擦桌而过。队伍中一个高个子伪军看走得太慢,抢上前,伸手把桌子推进河沟。“轰”一声巨响,敌人被炸倒一片,当场死亡二人,重伤三人,还有许多人受了轻伤。日军军官气得哇哇喊叫,急忙派人到各户察看,发现每户紧锁着的门下边都有一根线和地相连,吓得慌了手脚,连忙下令撤退。敌人丢下死尸,抬起伤兵,狼狈地逃跑了。实际上,在当时,哪有这么多 ,各户门板上的线,多数是假的。但这“一雷退千敌”却变成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马文亮对敌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同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1945年初,马文亮带领张成基、刘甫瑞、张万田等到佛子庄、陈家台、辛庄等13个开展工作。陈家台和辛庄两个村较大,工作难开展,保长李永建、宗海两个人都是怕死鬼,敌我两边哪边风硬就往哪边倒。马文亮抓住他们的特点,经常进行敲打,用红点和黑点给他们记功和过,红点表示做好事,黑点表示做坏事,并警告他们,黑点记到三个就枪毙。同时,也给他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鼓励他们为党为人民要多做好事,使他们乖乖地为共产党、八路军做事。
  1945年初,马文亮担任了房良七区党委副书记。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家有妻儿老小,但从顾不上干家里的事,总是满怀革命热情,不叫苦,不怕死,为革命四处奔波着。马文亮是一名优秀的干部,他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那时,干工作一分钱也不挣,环境还十分艰苦,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马文亮就是靠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来团结同志,战胜敌人的。
  日本投降后,马文亮针对革命队伍里有人认为日本投降,大功告成,和平举手可得等错误思想,走家串户谈心进行疏导,开会作讲演,教育共产党员要唤起民众,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去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公然撕毁国共停战协议,在美帝国主义的唆使下,大举进攻解放区。平西对敌斗争也日益尖锐激烈,铁杆汉奸张德祥被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委任为房山保安团团长,占据了日军原修建的所有岗楼,继续杀害共产党人,蚕食解放区,镇压革命。云居寺附近,敌人活动猖狂,三岔村村长王连义、民兵中队长王连存,下寺村村长王林,水头村治安员王广禄都叛变投敌,加入了国民党在云居寺庙里的特务组织。
  1946年11月,马文亮被调到房山-任股长。为了增加实力,有效地打击敌人,马文亮准备到云居寺来开扩军会。叛徒王广禄把这一消息和马文亮的身份都通知敌人张德祥。张德祥如获珍宝,马上命令中队长张丰岐,带领两个连埋伏在云居寺周围。
  12日,马文亮和区长钱宝仁、区干部张桂林到云居寺来扩军。他们一进寺庙,就发现三岔、下庄、水头这三个村的干部神情慌张,动作诡秘,意识到敌人有诈。三人转身向后山跑,敌人从四周蜂拥而上。他们又靠近寺内北塔,用手枪还击敌人。子弹打完了,他们就赤手空拳与敌人搏斗。寡不敌众,马文亮三人受重伤被捕。钱宝仁、张桂林在坟庄桥头被敌人枪杀。敌人把马文亮的嘴塞上毛巾,五花大绑捆住,推上马车后又用干草遮盖住,送到了长沟村西药王庙敌人据点。
  为了让马文亮屈服,敌人动用了各种酷刑,但马文亮的意志始终坚如磐石。他斩钉截铁地说:“死,吓不倒共产党员,为了将来新中国,无惜今日如何死!”敌人黔驴技穷,将马文亮残忍地杀害了。
  马文亮壮烈牺牲的噩耗迅速传遍四方,人民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平西部队立即派人把叛徒王连义、王连有、王林抓获,在下营西岗开大会枪决。叛徒王广禄在云居寺被击毙。地下工作人员赵文清(在长沟中兴杂货铺)在平西部队配合下,组织当地人民群众将马文亮、钱宝仁、张桂林三位烈士遗体抢回。
  马文亮烈士的遗体运到柳林水村,乡长史万会根据乡亲和亲属的要求,打开包裹遗体的苇席,只见面貌全非,整个躯体被煮熟。妻子刘巨花从他穿着的短裤,认出自己的丈夫,悲痛欲绝,全场的人都哭的泣不成声。
  年仅22岁的马文亮壮烈牺牲了,他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将与日月同辉,山河共存。
  (李万富)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梅庚年 (1924~1975)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马文通 (1924~1947) 北京市顺义区
张以民 (1924~1982) 浙江省绍兴诸暨
刘仕绥 (1924~1946) 北京市怀柔
李混子 (1924~1946)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
+ 更多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马发贤 (1899~1946)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莫德 (1920~1946) 蒙古族 辽宁省葫芦岛建昌县
宁振邦 (1905~1946) 广西自治区玉林陆川县
刘作孚 (1911~1946)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
刘仕绥 (1924~1946) 北京市怀柔
卢克敏 (1917~1946) 广东省东莞市
+ 更多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