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獬(1841~1918),字凤笙,又字凤荪,今临湘市桃林镇人。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19岁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22岁回乡在临湘莼湖书院、通城青阳书院任教。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赴省乡试,选癸酉科拔贡。光绪二年(1876)八月乡试中举,名列亚元。十三年,任岳州金...[详细]
王渭贤(1853~1918)字茬生,长沙人,清咸丰三年(1853)牛。曾五应乡试不第,游幕甘肃、江苏等地。戊戍变法前夕,应湖北巡抚谭继洵邀,任抚署文案,兼主蚕桑局。未几政变发牛,去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端方为湖南巡抚,保权石首县事,在任致力兴学。三十三年,随端方赴南京,任督署及布政使署文...[详细]
苏玄瑛(1884-1918) 近代作家。原名戬,又名元瑛、玄瑛,字子谷,法名博经,法号曼殊。原籍香山沥溪乡 (今属珠海),生于日本。1894年回国。1898年重赴日本,先后就读横滨大同学校、早稻田大学预科、振武陆军学堂。1903年加入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同年返国,在惠州落发为僧。旋至上...[详细]
彭寿松 (1866~1918) 彭寿松,字岳峰,长沙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生。年轻时留学日本,思想倾向革命,回国后以知县分发福建。后因与上司不合,他离职闲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与慈禧相继死去,他当时已加入哥老会,认为革命时机已到,秘密组织“黑赤社”,以谋举义,未果。 ...[详细]
莫汝康(1837-1918)字佩堂。南渡镇义新村人。光绪己丑科第二十二名举人。曾任琼州府抚黎局局长。广东感恩县(昌江)知县,加授琼州府同知衔。辛亥革命,他弃军由琼返里。 尚未抵家,岑溪县知县已挂印北去,藤县会党首领莫秀清欲率众据岑,县内父老推他暂署县政。他审时度势,尽释狱中会党,宣布岑溪自治...[详细]
罗锦山,名光诚,字云卿,笔名锦山,汉族,河州北乡罗川村(今永靖县刘家峡镇)人。生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卒于民国7年(1918年),享年90岁。他一生怀才不遇,专攻书法,自成一派,是名著陇右的书法家。 罗锦山天资聪颖,秉性刚直。他幼时好学上进,才华出众,不足20岁就中了秀才,选为贡生。后...[详细]
隆世储 (1876~1918) 隆世储,字竹卿,宁乡县沙坪朝阳庵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二十六年人江南陆军学堂,毕业后任广东肇庆巡防营管带。他作战勇敢,曾在战斗中左足负伤。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广州独立,他率部参与北伐。1913年授陆军少将,简任广东惠州绥靖处督办...[详细]
刘昆涛(1887-1918)名建藩,字昆涛,清长沙府醴陵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同盟会员。先后任广西新军学兵营骑兵队长、混成协骑兵营管带。武昌起义后,随赵恒惕出师援鄂,后赴南京,任第八师骑兵团长。1913年参与“二次革命”,事败后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湖南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详细]
黎尚雯 (1868~1918) 黎尚雯,字瑞章,号桂荪,浏阳县青草市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及长,中秀才,服膺王夫之、顾炎武学说,与谭嗣同、唐才常交谊甚笃。 光绪二十一年(1895),浏期大旱,民不聊生,欧阳中鹄奉命成立救灾机构,黎尚雯参赞其事,出其储粮救济灾民。二十三年,他与...[详细]
廖基杰(1875~1918)字叔怡,宁乡人。幼年即有画癖,家藏刘情画稿颇多,辄暗自观赏,屡遭父呵责,莫能止。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中学画于沈翰,沈门弟子数十人,廖独深得其奖。巡抚俞廉三亦擅此道,并喜爱廖作,曾嘱绘《卧游图》,广征题咏。其画善皴染苍润,风格雅健秀逸,人多称赞。 ...[详细]
梁士谔(1879—1918年),字符一。武篆镇中和街人。父梁祖晋是前清拔贡在武篆开设当铺,并在中和、江平、甲里一带购买很多田地,收租放债,成为武篆区巨富。 士谔幼时,好读书,从师武篆旧州学究陈墨澜,后参-试,中已酉科拔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发起建筑武篆魁星楼,任建设委员会首事,向商...[详细]
季雨霖(1881-1918)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良轩,湖北荆门人。清末入湖北将弁学堂,毕后任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三营督队官。参与组织革命团体日知会。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因密谋参予事发而被捕。1908年因病由协统黎元洪保释,奔走燕、蜀、辽、黑诸地,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爆发,绕道返鄂,...[详细]
经权(1883-1918)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内蒙古土默特旗人,字子衡。早年在家乡为熟师,后在巴文峒处求学,加入“同盟会”,曾包办土默特旗马莲沟税卡作革命联络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一说1911年),被举为萨拉齐厅谘议局议员。“辛亥革命”时加入民军,光复萨拉齐等地。历任归化城(今呼和...[详细]
江春霖(1855-1918) 清末官吏。福建莆田人。字仲默,号杏村。光绪进士。任御史时,不畏权贵,敢于直言,曾先后八次上 书弹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并参劾奕劻卖官纳贿,-腐败。1908年上 书抨击摄政王载沣。1910年2月再参奕劻,奉旨回原衙门行走,愤而辞职归乡。辛亥革命后不剪发为道家...[详细]
瞿鸿机 (1850~1918) 瞿鸿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长沙县影珠山西冲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九年(1870)中举,次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大考翰詹,他列一等第二名,擢侍读学士,先后任福建、广西乡试主考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详细]
董国干 (1848-1918),字才卿,生于墟沟,诰封中议大夫,思想较开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海州一带大饥谨,他在家乡放粮救灾,使许多人得以生存。在连云港早期实业开发方面,他协助沈云霈,做了许多实事,他亲自冒暑督工,在云台、新浦间筑长堤数十里。民国元年(1912年)经常有海盗袭扰墟...[详细]
蔡英(1861—1918),字声甫,平阳人。兄弟六人,英为尾弟。长兄参加金钱会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牵连所及,家属不得科举。仕进之路既绝,遂发愤致力绘画。中年以后,一度携家移居温州南门外荷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嘉兴创办秀水学堂,慕名聘为美术教师,其时张宗祥亦在该校任教,结为好友。次年,...[详细]
张义安(1888~1918)名养诚,字义安。陕西富平人。少年失学,稍长当过烧炭工人。曾就读于正谊书院,师承张衡山学习程朱理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陕西中等农林学堂读书,经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因参与闹-,被校方开除。 1911年10月23日西安光复后,张到省城参加陕西军政府东路...[详细]
许逸夫 (1885~1918) 原名兴国,又名莫多,梅溪乡钟石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 父许振铎系前清秀才,在本村文昌阁执教。逸夫童年时随父读书,戊戌政变(1898)后就学于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年,父母先后病故,只得中途辍学,往沙捞越诗巫“新福州”垦场谋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