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彭寿松

[公元1866年-1918年]

彭寿松为[公元1866年-1918年]

  彭寿松
  (1866~1918)
  彭寿松,字岳峰,长沙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生。年轻时留学日本,思想倾向革命,回国后以知县分发福建。后因与上司不合,他离职闲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与慈禧相继死去,他当时已加入哥老会,认为革命时机已到,秘密组织“黑赤社”,以谋举义,未果。
  宣统三年(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加入同盟会,认为革命的关键在军队,非联络军界革命必不成功。于是,与其子济溶、侄荫祥等,另外组织-特别同盟会,被推为会长。该会宗旨为“拥护同胞之权利,推翻-之政府,建设完全之民国”,并在军队各标营队派干事和交通员发展革命势力。福建巡抚知彭寿松在-界颇有势力,拟委以警察提调笼络他,遭婉言谢绝。
  不久,清廷起用端方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率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风潮。福建巡抚以调虎离山之计,把彭寿松推荐给端方,派亲信送其离闽。彭寿松只好电召其子济溶辞去广西柳州水师管带之职回闽,与彭荫祥分任-特别同盟会之责。
  彭寿松抵沪后,即与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取得联系,商议开展革命活动的策略。宋、谭等介绍他到武汉与居正、孙武等联系。到汉口后,又由刘玉堂介绍他到宜昌,组织当地革命力量以响应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他赶回福建,11月8日福建新军起义,他亲率新军与清军作战。11日福建军政府成立,他任参议会会长。后该会改组为政务院,他改任政务院总长。
  袁世凯0临时大总统职位后,他一度出任福建都督府总参议长兼警务总监。后袁世凯任岑春煜为福建镇抚使。于1912年10月6日率师抵闽,他被迫离闽,避走香港。年底,他由港返沪,往来于上海与武汉之间,策划反袁。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彭寿松在武汉配合,拟杀鄂督起义。后事泄,仓猝袭击汉阳兵工厂及狙击鄂督,均告失败。
  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他被任命为湘鄂联络部部长,运动湖北羊楼峒会党响应。1918年3月,岳阳失守,湘桂联军统帅谭浩明出走,长沙亦为北军所占。他只好将部属遣布湖南各地,并与羊楼峒会党相约,待机而动。自己则潜回长沙,购运武器,以图里应外合。事为张敬尧密探获悉,被捕后判处徒刑17年。
  1918年6月2日,黄泥煅四帅行营起义,马夫刺杀张敬汤未遂被俘,供受彭寿松所指使。6月14日,彭寿松遭杀害。
  
同年(公元186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