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重麟(?~1845)字仁趾。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从政始任知州,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嘉庆九年(1804)廪生,朝考合格准充知州,实授广西永安知州,旋调广西归顺知州。后捐官成知府,历任浙江宁波、杭州、绍兴、严州知府。以能干,迁为广西盐法道、桂平郁梧道道员。道光二年(1822)归家服...[详细]
刘志标 刘志标,原名家福(幅),清光绪年间人。原籍浙江江山。家贫,务农,少曾读私塾,性好习武。曾加入反清的“终南会”,为“新副”三级职员。后投入江山县衙为清兵营勇,仍暗与“终南会”成员来往,被觉察革职。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山大旱,米价飞涨,豪绅巨商囤积居奇,有米无市。他率领饥民打开江...[详细]
刘肇基(?-1645),字鼎维,辽东人。明末抗清名将,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出身于将门之家,祖辈世袭指挥佥事。1634年,刘肇基跟随总兵尤世威镇压中原地区农民起义,战事颇不顺利,后刘肇基接替尤世威,与游击罗岱力战,终于将其击破,升任辽东副总兵、总兵官。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详细]
刘曾(生卒年不详),字鲁如,清康熙时地方廉吏。陕西临潼县人。青年时他曾跟随关中名儒李颙游学。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授湖南辰州溆浦知县。此县地处偏僻,积年存在着田赋丁役不均的弊端。刘曾到任,深入民间了解乡情,组织人力丈量地亩,逐户造册登记,张榜公布,明申政府的赋役政策。这一措施,减少了下...[详细]
刘泽民,福安溪潭乡磻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年生,自幼在其父刘墨林的教育影响下,崇尚义气,嫉恶如仇,对-污吏、地霸土豪互相勾结盘剥百姓的行径恨之入骨。民国19年(1930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薰陶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奉命回磻溪和父母一道从事革命活动。他组织全村贫苦农民...[详细]
刘允孝(1775-1842) 清朝将领。甘肃肃州(今酒泉县)人。武举出身。嘉庆间,曾参与镇压川、陕、楚等地的白莲教及河南天理教起义,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等职。1840年升湖北提督。1842年初,从湖广总督裕泰镇压崇阳(今湖北省武昌)钟人杰起义。旋调署江南提督。7月,英国进犯镇江(江苏省...[详细]
刘远生(生卒年不详),初名广胤,字远生,以字行,别号同庵。南明永历政权大臣,陕西富平县人。少时与其弟湘客俱善文章,喜交游,名播关中,为士林所推重。应乡贡入太学,授赣州通判。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朝北京中央政权崩溃,张献忠农民军进攻江西,时赣省巡抚林一柱命刘远生组织士卒抵抗。他早习骑...[详细]
刘佑,字伯启,河南鄢陵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南安知县。 刘佑一上任,就着手修葺城池,县署及学宫等,面貌一新。 南安离泉州郡城不远,清初战乱,甲第右族多侨居郡城,田赋难清,多方请托,企图避税。刘佑催缴不留情面,曾将欠缺税赋的贵人的姓名写在纸条上...[详细]
刘永和(1841~?)近代吉林民间抗俄武装忠义军领袖。字忠清,绰号“刘单子”。吉-龙人。光绪初年,在珲春一带投身“绿林”。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被官军俘虏,押送吉林。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受清军招抚,担任垦务营管带,抗击日军入侵。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军队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又率部抗击俄军。...[详细]
刘荫枢(1637~1723年),字乔南,一字相斗。陕西韩城县人。康熙十五年(1676)考中进士,授河南兰阳(治今河南兰考县)县令。 他在任勤慎治理,甚有政绩,被提升为吏科给事中。他曾向皇帝上疏说,廉吏必行节俭,但现在居官者多奢侈浪费,互相结交,送礼、行贿之风盛行,花钱如流水。他请皇帝下诏勉励...[详细]
刘宜(?~1744年) 字崇义,自号“古疾民”。建阳县永忠里(今麻沙镇)人。生活于清代康熙末年与乾隆之初。幼失父母,寄养于叔父家。少年,无资攻读,每上山砍柴,见乡里子弟到书院读书,十分羡慕。十几岁,才得以上学,因家贫,不能终其学业。后来经常跟乡里有学问的先生游学,遇有所闻,必穷究其道理。天资...[详细]
刘锡鸿,原名锡仁,号云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举人。早年从广西左江道张敬修襄赞军事,镇压两广三合会,旋补刑部员外郎。后随毛昶熙督办河南团练,镇压捻军。同治二年(1863),郭嵩焘署理广东巡抚。时刘已回广东,因性情孤傲,与乡人议论多不合,颇为失意,郭嵩焘爱其才,怜其不遇,极力栽...[详细]
刘祥兴,江西贵溪人,生平不详。青年时加入民间秘密会社——斋会,法名普太。光绪初年(1875~1881年)到古田钉秤谋生,以“持斋戒烟”为名,传播斋会,很快拥有信徒千余人,古田人郑淮(又名九九,私塾教师)、杜朱衣(贫农,放鸭为生)和闽清人柳久速(又名阿七,会武术,靠卖艺卖药为生)等,为斋会的骨干。...[详细]
刘文秀(生卒年不详),字抚南,陕西人(属县不详)。明末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军,被献忠收为养子,与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同称“四将军”。清顺治元年(1644)八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封刘文秀为抚南将军。 大西大顺二年(即顺治二年,1645)春,明朝的残存部队从东、北、南三面夹攻大西政权,...[详细]
刘体纯(?~1663) 刘二虎,本名刘体纯,又作刘体仁,二虎是农民起义军浑号,陕西砖坪滔河口人。刘二虎兄弟七人,他排行为二。明崇祯年间,砖坪连年天灾。其父刘宁汉租田种地营生,因灾欠刘二贡爷地租1石5斗,粮银20两。刘二贡爷派管家刘升带人逼租,将刘二虎和兄刘洪-,惹怒三虎、五镜打死差人两名。刘...[详细]
柳天成: (1817-1871),清朝贵州都匀府人。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身贫苦,饱受压迫,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匀坝固领导苗族起义,进军鸡贾河,建立根据地,众推柳天成为王。柳天成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他领导的义军活动于都匀、独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贵定、平越、瓮安和罗斛等...[详细]
柳上芝(1616~1696年),字圣生,号省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生于寿宁鳌阳。 崇祯四年(1631年)中秀才,崇祯八年补廪。顺治六年(1649年)北上参加礼部会试,中第二名岁贡。后任卢州府巢县知县。到任数月,闻父讣回乡奔丧。二年服满,补陕西兴平县知县。任上,廉能清介,听断明敏,勤...[详细]
刘齐衔 (1815~1877年) 字本锐,号冰怀,又号冰如。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世居光禄坊,故居又在宫巷14号。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签分户部。咸丰四年(1854年),授湖北德安知府。不久移任襄阳、汉阳两郡,“躬节俭,裁漏卮,撤私税,徕商贾”。湖北巡抚胡林翼对他十分器重,委...[详细]
刘清书(1851--?)字秀臣,辽宁省海城县人。由笔帖式投效吉林将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首任长寿县知事。 任职期间坚持"有利于民者兴之,有害于民者去之"的主张,走访民众,倾听呼声,悉心治理地方,深受民众拥护。其时,蚂蜒河附近盗匪猖獗,民众不能安居耕种。刘清书到任后,修建县衙和监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