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鞍山市> 海城人物

刘清书

[清][公元1851年-?]

刘清书为[清][公元1851年-?]

  刘清书(1851--?)字秀臣,辽宁省海城县人。由笔帖式投效吉林将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首任长寿县知事。
  任职期间坚持"有利于民者兴之,有害于民者去之"的主张,走访民众,倾听呼声,悉心治理地方,深受民众拥护。其时,蚂蜒河附近盗匪猖獗,民众不能安居耕种。刘清书到任后,修建县衙和监狱,整顿团兵武装,加强地方治安。他有时亲自办案,获匪讯明,袅首示众,贼匪闻之远窜,民众免于匪患之忧。
  光绪五年(1879年),蚂蜒河化私为官,所有木植、牲畜、烟酒、田房、契尾等税一律缴纳,人民苦于负担过重,无法过活。刘清书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极力推行新政,实行免税令。免税令颁发后,百姓喜笑颜开,如释去千斤重担,勤于耕种,生活丰衣足食。
  刘清书为了开发地方民智,积极创办学校,并各处游说,劝百姓送子女上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成立了长寿县官立二等小学堂,刘清书亲自考核,任用李作祯为小学董长,任用付永年、张文衡、徐桂丹、袁景义、刘希唐、张斌符等有专科学问的人为教员,积极为开发延寿培育人才。
  刘清书组织训导于凤鸣,典史谭澄,附生王炳辰、张文衡,劝学员李荫墀、李桂一、张炳南等13人,并亲自监修,编写了从1851年到1906年长达55年的《长寿县乡土志》。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文献。
  刘清书任知事3年,刷新政治,整顿治安,创办教育,开发农业,使民众安居乐业。他被调回省时,绅民含泪送别。为了纪念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二十六日,人民在县城北门外路东道旁立碑一座,叫刘公去思碑。
  同年(公元1851年)出生的名人:

卡西雅诺夫 (1851~1925) 欧洲俄罗斯
郑智勇 (1851~1935)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锁子 (1851~?) 陕西省延安黄龙县
徐守业 (1851~1925) 陕西省榆林子洲县
吴祥达 (1851~1914) 浙江省杭州淳安
+ 更多公元1851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