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璜(1856~1927),字渔溪,原籍江苏昆山,明中叶始迁祖顾方竹,因避难迁居江宁。其祖父,顾逊之,字子巽,为岁贡生。时任河南巡抚潘铎与顾逊之,既为江宁同乡,少时二人又同塾读书,因此邀他来课其子。顾逊之来汴一年,因病去世。临终曾留遗言,"葬吾汴梁郭外,后世子孙其勿离此"。顾家遂落籍开封。其父顾...[详细]
关百益(1882~1956.1),原名葆谦,曾用名益谦,字百益,后以字行,满族,开封市人。关家原住开封城内里城。关百益之父关魁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世。1922年5~10月,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10月,他下令遣散满蒙旗营,关百益一家从里城搬出,过平民生活。关百益的夫人田玉芝,是河南博物馆...[详细]
郭琨(1943.1~),开封市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吉林炭素厂、兰州炭素厂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1978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8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2月,任兰州炭素厂副厂长。1984年12月,任甘肃省冶金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86年8月,任甘肃省...[详细]
郭清晨(1937~),回族,东郊乡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郭清晨1970年以来,一直从事测井仪器的生产调校工作。1985年承担声波类测井仪器新产品研制工作,负责总体及电路设计。1989年获声测井仪实用新型专利权生产的SFS200超...[详细]
郭述文(1916.1~),开封市人。幼年家境贫困,读过4年旧书后插班进入正规小学,毕业后缀学2年,1930年春考入开封职业学校二年级图工科,1931年毕业。 自幼喜欢美术,在职业学校读书时,受到图画老师回族画家穆道元的课外辅导,学习中国画。1932年任开封县立第七小学美术教师。1935年任省...[详细]
郭宜甫(1913.10~),回族,顺河回族区乐观街人。1937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校体育科。1940年受开封师范学校校长陈士坪委托接办养正小学,继郭荩臣之后为第二任义务校长。1941年宜甫到开封体育场任体育指导员。1944年曾先后任开封师范学校、开封女师、开封女中体育教员。由于宜甫热爱回族教育事业...[详细]
郭治德(1906.2~),河南省杞县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0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049年前,在本县先后任地下交通员、三支队新兵连连长、副连长、师参训班排长、三十四团侦察参谋、连长、泗阳独立团副营长、运河特区大队长、九旋二十五团副营长、师参训班学员、宿蒙总队参谋长、涡北独...[详细]
韩达生(1905~1941),名绍棠,河南省杞县韩楼村人。少时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杞县甲种农校、开封第二中学。在求学期间接受了"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启蒙,与同学张海峰、吴芝圃、杜孟谟、马沛毅等组织反对旧礼教、旧文化的"杞县风俗改良会",他们阅读《向导周报》、《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又...[详细]
韩纪昌(生卒时间不详),陈留县果元村人。清朝武秀才。为人仗义疏财,性情暴烈,善打不平,当地村民都喜欢接近他。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入河南的消息传到祥符、陈留乡间,韩纪昌暗暗串-动贫苦农民响应,后他在本村西南搭帐蓬,插招兵旗,附近农民纷纷投奔。韩纪昌先率众砸了八里湾西头一家为富不仁的当铺,又罚了...[详细]
韩韦(1929~),开封市人。科教电影编导。1952年9月由解放军文艺工作团调到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先后编导科教片三十余部及科学杂志片五十多个主题。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银质奖章。1963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为农业服务奖"和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二等奖。1979年,《地壳运动》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详细]
韩学泽(1937~),南郊乡顺城东街人。高中文化程度,1955~1960年在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服役。在开山爆破修路工作中,勇猛顽强,抢挑重担,三次荣立三等功,出席沈阳军区立功授奖大会。 1962年韩学泽转入地方工作,先后曾任郊区武装部干事,南郊、西郊乡副书记,郊区乡镇企业局局长兼党支书记。19...[详细]
何春明(1896.10~1986.11),字朗亭,圣名司德望,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北西后街一个世代信仰天主教的家庭,系开封市近代最早信奉天主教的四家之一。 何春明7岁入私塾,后转入北仓学堂上学。少时即喜读天主教会所刊行的教义、教理书籍,酷爱《宗徒行使》、《圣人列传》。14岁入南阳县靳岗天主教初...[详细]
何福同(1892.1.2~1977.9.4),开封市人。自幼酷爱武术。清宣统二年(1910),从山东拳师薛阴美学太祖门拳械。他身高、膀阔、力大,加之勤学苦练,武艺日精,尤擅长春秋大刀。1922年5月,冯玉祥第一次主豫,任河南省督军,当时在省会开封省政府大门前广场举行的欢迎会上,何福同表演的春秋大...[详细]
何孟祥(1915.10~1983.5),河南省杞县人。著名拉面师。 1933年,何孟祥到开封尉庆楼学徒,出师后,他相继供职于馍头饭馆、公记饭庄、又一新饭庄。何孟祥为人憨厚,体格魁梧,强壮有力,学徒时因被师傅看中,遂以拉面技艺为终生职业。他制作的拉面具有光滑筋香的风味特色,被食客誉为"馍头家拉...[详细]
郦禾农(1857~1940),原名嘉谷,字禾农,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开封。郦自幼在开封生活,说一口地道开封话。1915年5月至1916年7月任河南辉县知事,颇有惠政,曾获四等嘉禾奖章。1916年7月20日调省城开封,曾被聘为督军署及省长公署顾问。他协助王德懋等地方名士,在事关民生疾苦及地...[详细]
侯宝贤(1901.8.20~1971.6.20),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延寿寺街。家境贫寒,祖辈以拾粪、熬盐为生。早年,3个妹妹先后染病因无钱医治而亡,遂发奋自学医术。1910年春至1912年,在开封十二祖庙街读私塾,并从外祖父习正骨、伤科。1912~1919年,在开封辘轳湾读私塾并习正骨科。20岁...[详细]
侯殿卿(1903一1951),又名如屏,地主出身,开封县陈留镇李郑庄人。候幼年曾上学,20岁在当地任保长一年。1934年任李郑庄乡联保主任兼区队长,1938年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某支队副支队长,不久升任支队长,拥兵两千余人,驻防通许、开封两县交界处一带。1943年,侯部被日军打跨,遂投靠日军,任日...[详细]
侯连瀛(1892~1968),字步仙,河南省通许县孙营村人。他幼读私塾,后就读于河南陆军小学、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6年入保定军校,主攻军事工程学,尤善射击,有"枪打飞鸟,弹无虚发"之说。在校期间,结识了邓演达,开始接受孙中山主张,思想先进。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曾任工兵营排长和孙...[详细]
华翰磊(1934~),女,又名花含蕊,开封市人。豫剧演员,工旦行。1942年在西安入"狮吼儿童剧团"学戏。50年代初到郑州市豫剧团当演员。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演员一等奖。她嗓音宽厚,善于运用中低音,戏路宽,既能演幽静温柔的少女,又能演英俊威武的武生。代表剧目有《红娘》、《谢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