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邦彦 (1897-1970),又名孙杰生。山东省蓬莱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充伪营口、锦州地方检察厅长。后任哈尔滨地方检察厅长。日本投降后被我政府逮捕,1970年死于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周一粟 (1897~1934) ...[详细]
孙本枢(1930~1985年),山东省蓬莱县崮寿店四甲村人。少孤,14岁进工厂当学徒。民国35年(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卫生员、班长、见习军医等职,曾荣立三等功、四等功8次,获得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奖章。 孙本枢于1951年转业地方工作。1954年...[详细]
孙春林(1906-1941)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原名纯令。男,1906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考入军阀刘珍年创办的军官学校,开始接触中共地下工作者。1929年春毕业,奉党组织的派遣,进入国民党海阳县司马区民团,任大队长。1931年,经党组织安排...[详细]
孙陵 (1911-1983),又名孙虚生,笔名小梅。山东省黄县人。少年到哈尔滨,就读于法大夜校。"九一八"事变后,在中东铁路三岔河车站邮局任职,后调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邮局。与著名作家杨朔友好,从事古体诗词写作,发表于哈尔滨《五日画报》、《国际协报》、长春《大同报》等副刊。1935年担任长春...[详细]
孙运璇 (1913- ),山东省蓬莱县人。6岁进入县城国民小学读书。1925年,12岁时遵照父亲旨意,来,到哈尔滨求学。当时其父亲在外县做事,把他交朋友王旭东照顾,准备学习俄文。当时,最好的学校是专为在哈尔滨的俄侨子弟办的俄侨实业中学,全部课程都用俄文教学,不收中国学生。王旭东找到哈尔滨...[详细]
孙振旺,1956年4月12日出生在山东省黄县龙口公庄廒上村。60年代中期,全国上下普遍开展群众性学雷锋的活动。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激荡着少年孙振旺的心灵。他把雷锋的画像恭恭敬敬地贴在书桌对面的墙壁上,鼓励自己:“我要和他一个样。” 中学时代,孙振旺最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将保尔·柯察金...[详细]
王德滋 (1879-?),字润之,号目空。山东省福山县人。1912年7月1日,伙同前滨江厅禁烟所长尹连元(捷卿),在哈尔滨招股5000元,创办《新东陲报》。他任总,尹任发行人。该报确定“以向导国民,提倡实业为宗旨”。但仍同原《东陲公报》 《远东报》的办报方针。1913年11月5日,袁世凯政...[详细]
王法敏,1964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马格乡一个农民家庭。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就出生在这里。从记事起,英雄的名字就在他心中烙下了印记。小时候他就立志学英雄,当英雄,像英雄们那样干一番业绩。从小学到高中,他是优秀学生干部,并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投身部队报效祖国是他从小就萌生的愿望。1981年10...[详细]
王军 (1916- ),曾用名王书功。山东省掖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任掖县十区青救会主任。1939年调入山东抗大分校学习。1940年任西海地委社会部特务大队政治指导员。1942年冬,奉中共山东西海地委派遣到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其间,在哈尔滨发展了王初旦(又名王...[详细]
王孝庭 (1876-1969),字秉先。山东省掖县人。18岁进北京东南牌楼福星斋酱肉铺学徒,5年满徒,到北京后门外天宝楼酱肘铺当伙计。1909年,来到哈尔滨。1910年与旧友宋文治在傅家甸东南大街合伙开设酱肉铺。后来,仿照北京古老的传统作法,故取名"京都正阳楼"酱肉铺。开业初期的产品主要有...[详细]
杨介人,山东省蓬莱县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警卫队教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五十五团参谋,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十九旅教导队队长,第五支队司令部一科科长,山东省第三军区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作战科科长,第十六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详细]
姚锡九(1881~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北砂姚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原籍读过两年书。生前住道外南十道街姚锡九大院(现道外教委办公楼址)。姚锡九为人狡诈,善于投机。他初来哈尔滨时,开始经营小买卖。之后,稍有积蓄,便积极钻营,逐渐与当时0各种势力拉上关系,贩卖-,开设伎馆,设, 抽头,聚敛各...[详细]
叶永年 (1901-1951),曾用名叶永春、叶松龄、叶松明、叶兆祥。山东省海阳县人。1916年来东北,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俄国人办的格瓦斯火锯厂做工。1926入伍当兵。1929年任东北军第二十六旅三十六团上尉副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与该团团长刘汉章密谋投靠日本侵略者,他...[详细]
尹发奎,1948年出生于山东省莲莱县城关乡李家村。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抗美援越斗争,之后在海军五四七部队当潜水员。1972年10月18日奉命随小分队来五常县龙凤山水库协助排除电站闸门故障,10月22日下午2时45分,在水下作业时不幸遇难。省、地、县委...[详细]
于寄吾(1915—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 又名于己午,原名于纪武,字志新。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上庄镇人。1924 年在本村上小学,1930 年考入烟台八中,1934 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倾向革命,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详细]
于七 清初山东栖霞、宁海等地农民起义领袖。栖霞人。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率众起义,以锯齿山为根据地。七年,进攻宁海(今牟平),杀知州刘文淇。后曾降清,任栖霞把总。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派旧部邢小泉占据锯齿山反清,攻克福山。次年,清军三路围攻锯齿山,激战至次年春,他突围入海,不知...[详细]
于希海,1962年3月5日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牛牾村。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还有爷爷、奶奶。父亲在村里当干部10余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母亲善良朴实,勤劳贤惠,里里外外操劳不息。家庭中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家风,深深影响着于希海幼小的心灵。 1970年8月,于希海入牛柳小学读书。197...[详细]
张勃生 (1917-?),原名张明德,化名张维新、迟照辉。山东省蓬莱县人。幼年随父来哈尔滨读书,1931年肄业于哈尔滨第二中学,193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学校。1935年秋去西安,在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骑兵十师参谋处任准尉司书。1937年受训6个月,调平汉路警备师任中尉参谋,上尉书记等。...[详细]
张复生 (1887-1953),原名张涛。山东省掖县人。清朝末年,因参加革命党,曾下狱两年。1909年在北京任上海《新申报》特约记者。民国成立后来东北,在沈阳主办《简报》和《亚洲日报》。后到日本人主办的《盛京时报》和大连《泰东日报》作。1916年应《大东日报》之聘,充该报总。鉴于日俄在东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