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宝 [公元1893年-1983年]

  • 李尧宝(1893~1983年),又名国富,泉州龙会铺棋盘园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二月生。父亲李九史,是油漆彩画艺人,兄长李琦会刻纸。李尧宝12岁读私塾,课余练习作画,还用心临摹《古今名人画谱》,在绘画技法上打下厚实的基础。 李尧宝18岁时跟兄长学刻纸,善作交枝缠草图案。继承艺术传统...[详细]

李一石 [公元1903年-1979年]

  • 李一石(1903~1979年),泉州打锡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祖父和父亲都是泉州著名的银匠。李一石13岁跟随祖父学艺,到青年时代学就一套高超的雕刻工艺技术,驰誉海内外。 民国15年(1926年),兴泉永镇守使孔昭同令李一石雕刻一对“东西塔”。他经30多个昼夜雕成,而孔昭同故意...[详细]

李寓西 [明][公元1522年-1572年]

  • 李寓西,晋江安平今安海镇人。明嘉靖、隆庆间(1522~1572年)著名海商。 明代,安平商人足迹遍及海内外,他们“贾行遍郡国,北贾燕,南贾吴,东贾粤,西贾巴蜀,或冲风突浪,争利于海岛绝夷之墟”(明李光缙《景璧集》)。特别是在明代禁海期间,安平商人依藉安海港海外交通的有利条件,私贸海外,奔逐于...[详细]

李载鸾

  • 李载鸾,乳名德锵,东平乡冷水村人,生年未详。民国初年到南洋谋生。他体魄强健,好拳击,拜干德源为师,学有所成。他对少林、武当刚柔两派兼收并蓄,并继承和宏扬中医伤科治病之术。对西方拳击技艺,也作过专门研究,深明中西技击之秘要。曾作腹部重压石条3000多斤及汽车辗腹表演,因而被群众称为李大力士。曾任柔...[详细]

李昭言 [公元1895年-1951年]

  • 李昭言,字敬慎,安溪县在坊里(今凤城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祖父李明,县衙刑役。父李业炳,管粮库的户房。昭言有兄弟3人,他居中。 昭言先就读于福州中学。民国6年(1917)毕业于上海东亚体校。回乡后受聘任安溪县敦仁小学校长。时值民国初,留长辫子的尚不乏其人,昭言对此看不顺眼,...[详细]

李周 [清]

  • 李周,惠安崇武镇峰前村人。因身材短小,时人称他“瓮仔周”。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世代以打石为生。 李周双亲早殁,家境贫寒,十几岁即到福州石店为徒。习石雕工艺。他资质聪颖,尤喜绘画,在为师傅烧水煮饭时,常用木炭在地板、厨房壁上习画。不多时,因所画的图画形象逼真,引起师傅的注意,...[详细]

李子芳 [公元1910年-1942年]

  • 李子芳(1910~1942年),乳名清心,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晋江永宁岑兜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 子芳8岁入银江小学读书,因父母早逝,家境日蹙,中途辍学。民国12年(1923年),子芳跟随乡亲旅居菲律宾马尼拉,先在店铺里当学徒,后入中西学校半工半读。旅菲期间,正值国内大革命蓬勃发...[详细]

李宗文 [清]

  • 李宗文,字延彬,安溪县湖头人,光地曾孙,清植子。少承家学,读书强记而能通其要。清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典试广东,旋升侍读。十八年充《大清会典》纂修,转右庶子。二十一年典试陕西,提督河南学政,因对学官失察被削职。二十六年复充中允,旋擢侍读,累迁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详细]

卢明堂 [公元1910年-1936年]

  • 卢明堂 (1910~1936年) 卢明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二十日生,乳名卢添火,化名卢敬仲,涂寨镇祠堂村人。 明堂系独生子,父母爱如掌珠,把全部慈爱、关怀、希望都倾注在他身上。7岁时,父亲便把农事交给老伴独力担代,将明堂带到县城惠安公学就读,自己则在东门外桥仔头借住亲戚...[详细]

罗曼·王彬 [公元1847年-1912年]

  • 王彬(1847~1912年) 罗曼·王彬,又名王罗曼,晋江县清芒乡(今属晋江池店乡清濛村)旅菲华侨王翼彬的次孙。1847年2月28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后街仔。幼年就读于马尼拉私立英文学校。长大后在父亲的蜡烛店中协助经商。1882年承接父业,在马尼拉洲仔岸开设EL82商行,经营百货、油漆、木匠...[详细]

骆日升 [明][公元1573年-1623年]

  • 骆日升 (1573~1623年) 骆日升,明万历元年(1573年)生,字启新,号台晋,张坂镇埕边村人。父骆廷伟,曾任福建邵武府府学教授、广西提刑按察使、提督学政佥事等职。母亲郭氏是县内白奇回族名流郭廉夫的次女。 骆日升自幼聪敏颖悟,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勤敏好学,且务求理解,“不为训诂...[详细]

吕达民

  • 吕达民,南安水头朴里村人,民国元年(1912)出生。吕家有兄弟4人,达民居长,民国23年承接父业水头长顺杉行,后由杉行转营粮食,改店号为东南行。嗣后其弟超民、振河、振万相继参与经商,商务由国内发展到海外。经过几十年的开拓奋进,达民昆仲鸿图大展,亦商亦工,在香港建立名闻四海的建南财团系列机构,经营...[详细]

吕惠卿

  • 吕惠卿,字吉甫,宋明道元年(1032年)生于晋江县开建乡仁孝里西垵村(今属安海镇),幼随父居泉州相公巷。父吕□,精明廉能,不畏权贵,历官光禄寺卿。 嘉祐二年(1057年),惠卿登进士第,授真州推官。秩满入京,枢密院使曾公亮荐为集贤殿校勘,时王安石直集贤院,两人经常研讨经义,遂为莫逆之交。熙宁...[详细]

吕渭生 [公元1885年-1950年]

  • 吕渭生,字俊周,南安诗山苏美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其父吕尚科以农为业,三位哥哥先后南渡菲律宾谋生。其三兄吕双合,后来成为马尼拉航海业的巨子,还参加同盟会,任该会在菲律宾的筹饷委员,筹款支援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后,渭生入福建省立法政学堂攻读,毕业后从政。在反袁运动...[详细]

吕文俊 [公元1918年-1994年]

  • 吕文俊(1918~1994年),字细超,泉州东湖仁风东禅村人,民国7年(1918年)元月生。吕文俊于省立晋江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泉州、厦门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后又转入福州福建师范学校乡师科学习,民国26年毕业。民国32年到江西中正大学深造。 吕文俊爱好文艺,每到一校,常利用课...[详细]

吕夏卿 [宋][公元1015年-1068年]

  • 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泉州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生。庆历二年(1042年),吕夏卿和他的哥哥吕乔卿同榜登进士,他被任命为广南东路(今广东省)高要县主簿,又调任江南东路(今江苏省)江宁县尉。当时,宋祁、欧阳修正在编写《新唐书》,就推荐吕夏卿参加。 吕夏卿对唐朝的历史...[详细]

吕振山

  • 吕振山,又名太,原籍南安朴都,后移居安溪县感德里桃州乡(今桃舟乡桃舟村),约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父早逝,生性放荡,不务正业,经常干些偷鸡摸狗勾当,甚至抢劫行凶,婚后仍不洗手。乡里人极为恼怒,声言要从严治罪,他听了害怕,逃奔民军高义部当团长李玉树的护兵。高义失败,李玉树护送高义回大坪...[详细]

马侨儒 [公元1889年-1925年]

  • 马侨儒(1889~1925年),惠安人,出生于华侨家庭。在同美、养元、敦化3所学校担任教师。他参与发起组建厦门通俗教育社,大力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民国8年(1919年),他目睹厦门商业日盛而权操外人,慨然有创立商业学校、培养商业人才之志,遂择址霞溪路口创建双十商科学校,设商业、新闻两科,自任校长。...[详细]

马香缎 [公元1943年-1987年]

  • 马香缎(1943~1987年),女,民国32年(1943年)4月生于泉州东街。1958年初中肄业,曾到泉州油厂做工。 香缎自幼酷爱南音。1960年参加泉州民间乐团,聪颖好学,通过三年培训,演唱、演奏技艺深受海内外弦友赞誉,为乐团较有造诣的青年演唱员。1963年首次应邀赴上海演出,获得上海文艺...[详细]

妙月 [公元1883年-1944年]

  • 妙月和尚(1883~1944年),俗姓邵,讳腾朗,号铁罗汉。晋江县安海镇邵厝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少年因久病,母亲送他去洋南乡斋堂长斋奉佛,身体竟康复转健。于是到厦门朝天宫剃发,拜觉明上人为师,在南普陀寺从喜参和尚受戒,向妙释寺愿意老人学法,精读《金刚经》,嗣继曹洞正宗。19岁回安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