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人物

卢明堂

[公元1910年-1936年]

卢明堂为[公元1910年-1936年]

  卢明堂
  (1910~1936年)
  卢明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二十日生,乳名卢添火,化名卢敬仲,涂寨镇祠堂村人。
  明堂系独生子,父母爱如掌珠,把全部慈爱、关怀、希望都倾注在他身上。7岁时,父亲便把农事交给老伴独力担代,将明堂带到县城惠安公学就读,自己则在东门外桥仔头借住亲戚一间小屋做点削竹筷、钉鲎勺、编竹笠等小手艺谋生,以微薄的收入供明堂作学习、生活费用。
  明堂从小勤学好问,聪颖过人,学业成绩优异,对学业较差同学,则以诱导、启发方式,帮其跟上,素为师长、同学所称道。日间他抓紧时间攻读,完成作业;夜里则帮其父亲操作,分担父母的辛劳。
  民国15年(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惠安县城;12月中旬,中共惠安公学支部成立。在中共的领导下,明堂勇敢地投入反-、打土劣的斗争,经受锻炼和考验。民国17年秋,他考入惠安县立中学后不久,即由张季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18年春,县学联会重新选举时,明堂被选为宣传委员。他利用公开身份在校内发动同学反对学校当局对学生的种种限制和破孩,要求言论结社自由。在校外,他协助陈平山在东关、东张一带发动群众,组织面业工会、互助会、读书会等赤色组织,号召学生和工农一道,进行反苛捐杂税,反-腐败斗争。同时跟同学一起秘密编印《火花》、《洪流》、《爆破》等小书报,揭露反动派-求荣、镇压人民、残杀革命志士的滔天罪行,介绍国内外革命斗争的大好形势,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增强革命信心。
  是年9月,在陈平山的直接指导下,中共惠安县立中学支部成立,卢明堂为书记。尔后,支部在县立中学接二连三地发动以“反捐税、反-、反腐败”为中心的-,有力地推动全县“五抗”斗争的开展。
  民国19年“惠安-”时,卢明堂正病重卧床。病愈后,他以未能亲身参加为憾。惠安-失败后,-笼罩全县,上级组织为了保存力量,调卢明堂到晋江安海可慕村琼林小学任教。他到可慕后,办夜校、组织农会,深入青年农民中宣传革命道理。5月,他参加晋南中心县委在南安官桥岭兜召开的扩大会议,听取批判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传达报告。7月,厦门中心市委指派卢明党到石狮、永宁一带,以卢厝村卢江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化名卢哲,办夜校,演话剧,宣传革命,组织群众,成立卢厝党支部,恢复石狮、永宁一带农会组织。
  民国21年春,卢明党调任共青团惠安县委委员,在家乡赤埕办群策小学,并以此为交通站。6月下旬,上级派彭德清为团惠安县委书记,卢明堂为宣传委员。7月4日,反动民团包围群策小学,彭德清腿部被枪击伤,卢明堂夤夜背他至赤土尾村杨其昌家中隐蔽,延医诊治,一个来月才痊愈。
  赤埕事件后,卢明堂又被调任晋江石狮区委委员。他与卢彬郎以卢江、启智小学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初,中共厦门市委委派卢明堂为晋南特派员。他往来于晋江下辇、陈埭、南下美和南安下恭、官桥、岭兜一带,栉风沐雨,忍饥挨饿,常工作至深夜,写下不少革命诗歌,揭露反动统治,激励农民革命斗志。由于明堂多年活动于晋南一带,1936年初他的处境十分困难,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当时有同志建议他到安南永边区去工作,他坚定地说:“干革命哪能怕危险?组织已决定,刀山也得上!”仍然坚持工作。由于叛徒出卖,5月31日卢明堂在南安下慕村被国民党反动军队第九师谢辅三旅驻水头部队逮捕,押往水头-。组织上通过其亲戚、朋友用金钱贿释未成。反动派对他威胁利诱,严刑酷打。他始终没有动摇,遂被押往永春旅部。同年6月20日在永春体育场英勇牺牲。
  明堂就义后,其父因悲愤交集而发疯溺毙,其妻悲恸身殉,其母为抚育幼孙女长年以泪洗面勉强渡日。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