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人物

吕惠卿

吕惠卿为

  吕惠卿,字吉甫,宋明道元年(1032年)生于晋江县开建乡仁孝里西垵村(今属安海镇),幼随父居泉州相公巷。父吕□,精明廉能,不畏权贵,历官光禄寺卿。
  嘉祐二年(1057年),惠卿登进士第,授真州推官。秩满入京,枢密院使曾公亮荐为集贤殿校勘,时王安石直集贤院,两人经常研讨经义,遂为莫逆之交。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权,极力举荐惠卿。他对神宗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之者,独惠卿而已。”是年,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王安石都与惠卿商量计议,有所建请,章奏都请惠卿起草。不久,升太子中允,历任崇政殿说书、集贤殿校理、判司农寺等职。惠卿主管司农寺时,施行常平、农田水利、免役、保甲诸法,成绩显著,进对明辩,得到神宗的赞赏。神宗说:惠卿言农事甚善,然只司农寺,管理的面太小,如果让他司理农司,天下事就大定了。
  惠卿初露锋芒,便遭到保守派代表司马光的极力攻击,司马光要神宗“徐察之”,要王安石“提防之”。适惠卿父吕□去世,惠卿回家守制,居太湖山。服除,召为天章阁侍讲,-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
  惠卿主持监务期间,积极建议学校挑选贡举,应选通经术、谙政事的人主判大学,以有学行艺术者为教授;自京师至诸州皆建学校,取以经义,策以时务,殿试专用策问。王安石接受他的意见,罢停制举,整顿学校,从中央至地方,学官、教授全改由经过中书或国子监选择的人充任。
  惠卿判国子监期间,又与王安石之子、太子中允王雱-《三经新义》,兼知谏院,为翰林学士。当时正大力推行新法,保守派抓住河北推行青苗法时有强配现象,大加指责。神宗对新法产生怀疑,发生动摇。王安石也因新法屡遭阻碍,称疾家居。惠卿一面辩明得失,一面发动监司、郡守,向朝廷奏明-。使神宗决定继续推行新法,支持王安石继续执政。
  熙宁七年,保守派掀起一场全面围攻变法活动。四月,神宗在太皇太后、皇太后及朝野的压力下,罢王安石相,让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绛为宰相,惠卿仍参知政事,遵行新法。保守派讽刺韩绛为“传法沙门”,吕惠卿为“护法尊神”。
  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复相,以其子王雱为龙图阁直学士。王雱辞,惠卿劝神宗允其请。王雱由此怨恨惠卿。八月,御史中丞蔡承禧罗织惠卿罪状上疏。惠卿自请居家待查,听候处理。王雱趁机暗示御史中丞邓绾弹劾惠卿兄弟借秀州富民钱购买田地,与华亭县张若济以非法手段牟利。惠卿被贬,出守陈州。
  华亭之事,经置狱讯问,不能成案。王雱背着王安石,私下与门客吕嘉问、练亨甫共议,取邓绾所罗织惠卿罪状,参杂其他书信,交给鞠讯官。省使至陈州讯问,惠卿如实驳辩,以为此事是王安石所为,因上 书自辩云:安石尽弃所学,变成纵横家之流,欺君罔上,并指摘王安石曾书“无使上知者”为证。守旧派抓住这一点,用最恶毒语言毒骂惠卿。王安石自知过失在自己,当神宗把惠卿的辩辞交给他看时,罔然不知,归家责问王雱,始知实情。王安石严词责斥。王雱羞愤,背疽暴发而死。王安石揭发邓绾奉迎巴结,替他子弟求官,又荐婿蔡卞于朝等罪。于是,-大白,邓绾与练亨甫皆被罢斥。
  案情澄清后,惠卿以资政殿学士转知延州。延州常受西夏侵扰,而镇边帅臣都“养威持重”,采取错误的治军方法,如把汉兵和蕃兵分开,各自为军,每次战斗都以蕃兵为先锋,而留汉兵守城,等待有利时机出战争功。惠卿废除这一做法,把汉蕃兵合一,先补充兵员,再从中挑选精锐出战,同时定立规约,坚持在驻扎地就地选拔守将。因此遭到那些因循守旧老将极力反对。西夏军屈全乜将侵犯边境,惠卿亲率将兵巡视边防,从东郊出师,经绥德,抵无定河,前后18日而还,稳定边境。
  元丰五年(1082年),加惠卿大学士,知太原府。入朝晋见,神宗本想命他仍镇守鄜延,惠卿事先探知,见面时奏说:陕西的军队,不但不可以攻,也不可以守,关键在大造形势。神宗听罢大为不满,斥责惠卿“轻躁矫诬”,令其出知单州,改派徐禧至鄜延。结果西夏大举进攻,徐禧死,神宗始悟。惠卿复知太原。
  元丰八年,神宗薨,哲宗即位。保守派主国政,敕令边疆官吏不得侵扰外界。时西夏屯兵聚星湖,准备犯边,惠卿遣步骑2万袭之,斩首600级。保守派乘机攻击惠卿挑起边衅。元祐元年(1086年),贬惠卿为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
  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薨,十月,哲宗亲政。十二月,复惠卿官。绍圣元年(1094年)入为资政殿学士,本当预政,却为时相章惇及蔡京等人百计阻挠,遂转徙外任,先知大名府,后加观文殿学士,再知延州。
  惠卿复知延州,道出西都。著名学者程颐见其行状,感叹道:“从者数百人,马数十,能使悄然无声,驭众如此,可谓整肃矣。在朝虽多可议,而才调亦何可掩也!”
  惠卿至延州,修米脂诸寨,坚壁清野,加强守备。夏人复入寇,欲攻则城不可近,欲掠则一无所得,欲战则诸将按兵不动,欲南下则恐腹背受敌,围城二日,拔栅离去。惠卿加筑威戎、羌姜二城以御边。旋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授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易惠卿为镇南节度使。因惠卿与时相曾布有宿憾,遂转徙杭州。崇宁元年(1102年),曾布罢相,惠卿迁武昌节度使,知大名府。
  崇宁四年,蔡京当政,排斥惠卿,命致仕。崇宁五年,重新起用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府。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利用“妖人”张怀素谋反狱事,陷害惠卿子吕渊。吕渊被发配沙门岛,惠卿被贬为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大观三年,蔡京罢相。大观四年,宰相张商英荐为观文殿学士,充醴泉观使。时朝臣何执中、郑居中联合攻击张商英。政和元年(1111年),张商英罢相,出知河南。惠卿也以本官致仕。不久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敏。
  惠卿才思敏捷,学识精深。著作有《孝经传》1卷、《道德经注》4卷、《论语义》10卷、《庄子义》10卷、《吕吉甫文集》100卷、《新修吏部式》2卷、《吕吉甫奏议》170卷、《县法》10卷、《弓试》1部、《建安茶记》2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