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殊(生卒不详),字崇礼,将乐县人。他精工楷书,被朝廷录用。明永乐四年(1406年),升兵科给事中。后降职荣河县丞。洪熙元年(1425年)后,历任户部照磨、工部主事、刑部郎中、广信知府等。他为官多年,始终布衣素食,廉洁奉公。李70岁辞官回乡时,两袖清风,受人敬重。他曾奏请朝廷减免将乐粮差,率先...[详细]
黎振旺(1894~1945年),槐南乡大龙逢村五丘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出生在五丘仔山垇里的佃农家里,世代靠租种土地和种植油茶为生,过着清贫生活。 民国27年(1938年),闽中游击队员陈郁文遭国民党追捕躲藏在他家里,黎振旺待如亲人,为他隐藏脱险。民国30年,陈郁文介绍黎振旺和...[详细]
罗昕(1893~1941) 罗昕,字晓楼,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时天资聪敏。及长,为人机警敏捷,有胆识,有策略,为乡人所称赞。 罗毕业于广东讲武堂,为推翻清王朝,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任民军大本营挺进大队上校大队长。在战斗中沉着指挥,勇敢作战,屡立战功。不久...[详细]
罗博文 (1116~1168年) 字宗约、又字宗礼,沙县城关人。殿撰罗畸之孙,因罗畸的奏请补将仕郎,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管理仓库时,严格出纳制度,尽除过去弊病。调任静江府观察支使。幕府以往办事无能,罗博文到任后,从容裁决,不见疾言厉色。而处事无不得体,因被推荐为右宣义郎,任赣州瑞金县...[详细]
罗春俤(1925~1990年),女,出生于尤溪县西滨镇七里村贫苦农民家庭,原籍梅仙镇谢坑村。当过童养媳,家里无力供其读书。 1950~1953年,罗春俤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任乡妇女代表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县人民代表、贫农代表。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谢坑生产...[详细]
罗畸 (生卒年不详) 字畴老,沙县城关人,罗从彦的同祖父堂兄弟。少年时代便蜚声太学。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任福州司理,因得罪上司派来的使者辞职返乡。翌年出任滁州司法。绍圣初(1094年)废除制策。改设词科,罗畸应试中选,授华州教授,后又应召出任太学录,随即任太常博士,后任兵部郎...[详细]
罗骏(1896~1985年) 罗骏,字钰光,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清光绪廿二年九月初十出生。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民国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民国8年春,罗骏回...[详细]
罗君纬(1874~1960年),名国驹,号线良,洪田乡水西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延平府六县联考,他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二十七年,他在水西办一讲经书斋,永安、宁洋两县先后前来从师学习的有数百人。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最后一次县学考试中,他的学生有3人考取秀才...[详细]
罗克涵 (1864~1932年) 字泳初,号雁秋。沙县城关人。17岁入县学,两次乡试不中后,即在家开设塾馆授徒,为当时县内著名塾师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贡生。同年出任县立两等小学堂主任教习。民国3年(1914年)参与发起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并任该校教员。民国5...[详细]
罗兰花(1910~1982年) 罗兰花,女,出生于本县洪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城内私立淑明小学。1927年嫁到洪村。1930年前后,在马坪、西溪口当小学教员。 新中国建立不久,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激烈的斗争中,她带领当地妇女投入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积极工作,被选为洪村妇女主任。 ...[详细]
罗令纪,又名毓政,号维纲,黄连镇人,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年)。父念忠,由沙县徙居黄连峒,协同巫罗俊率众垦荒辟土,致力开发黄连。乾封二年(667年),黄连建置为镇。 令纪开拓治理黄连功绩卓著。当时徭役捐税苛重,人民困苦,不少-背井离乡。而黄连镇却是民勤地肥物丰,百姓安居乐业,有“世外桃源”之...[详细]
罗明祖(1600~1643年),字宣明,号纹山,永安贡川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幼年好学,有时没有油灯照明,他就到古庙的灯火旁读书。明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出任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按旧例,每年送给知县的“市利”达“万金”。罗明祖上任后,即革除这一“旧例”,自动放...[详细]
罗南生 (1608~1661年) 正名如熏。夏茂人。明末县学廪生。清兵入闽后,与残明隆武帝(原唐王朱聿键)的御史、桐城钱澄之在夏茂秘密建立武装,拥戴明皇室后裔德化王,建号新建,共图反清复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间,高桥里胥陆顺也向县衙举报罗南生暗藏国犯(钱澄之)阴谋造反。罗南生带...[详细]
罗南星(1648~1724年)字柳次,号榆园,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永安贡川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考取拔贡。清康熙十三年,藩王耿精忠在福建叛乱,其下属曾企图要罗南星出任伪职,他就举家躲避到柳城山庄里隐居,待到康熙十五年耿乱被平定之后才回家。旋即赴京入国子监学习,被留在国子监担任教...[详细]
罗瑞珍(1911~1934年),乳名乞丐古,安砂江后村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他家靠租种地主的田为生,因地租太重,生活艰难,有一年大旱,所收粮食还不够交租,父亲忍痛将他的两个弟弟卖掉。他12岁时因父母双亡,当了乞丐。成年后当长工,22岁在石碧村入赘。 民国23年(1934年)2月,红军解放安砂...[详细]
罗英笏 (1709~1778年) 字榗抡,号茂溪,沙县夏茂人。18岁时,入武学堂学习,精通用兵谋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调任抚标参将,承办军务,筹谋划...[详细]
卢兴邦(1880~1945年) 原名卢文梁,字正栋,俗名卢梁,尤溪七尺朱源里(今团结乡七尺村朱源里)人。原为著名土匪头目,后相继被粤军许崇智部、北伐军何应钦部收编。民国16~24年(1927~1935年)间率部驻防沙县等地。 民国4年起,卢兴邦部即开始在沙县、尤溪交界处勒饷派款,溪南一带...[详细]
卢兴荣(1896~1950年) 卢兴荣,字光宗,原名文材,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六都朱源里人,后迁住今团结乡安洲岭。 卢兴荣幼年读私塾,粗识文字。民国元年(1912),财主黄名扬诬告其堂兄兴邦为匪,他受株连被通缉,因而随兴邦上山结伙,改名兴荣,成为“十兴同盟”的成员之一,任头兄卢兴邦的护兵...[详细]
马传经(1872~1933年) 马传经,字敬铭,今城关镇水南人。清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能文善诗,尤长书法。民国12至16年(1923~1927)协修《尤溪县志》。他长期在开山书院任教,谆谆善诱,桃李满门,享有声望。 民国15年11月,师长卢兴邦委任马传经为尤溪县县长。他为政清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