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三明市> 尤溪人物

卢兴荣

[公元1896年-1950年]

卢兴荣为[公元1896年-1950年]

  卢兴荣(1896~1950年)
  卢兴荣,字光宗,原名文材,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六都朱源里人,后迁住今团结乡安洲岭。
  卢兴荣幼年读私塾,粗识文字。民国元年(1912),财主黄名扬诬告其堂兄兴邦为匪,他受株连被通缉,因而随兴邦上山结伙,改名兴荣,成为“十兴同盟”的成员之一,任头兄卢兴邦的护兵。有一次外出路遇北洋军,他单枪伏击,全歼六敌,收其枪械。从此,为头兄赏识,授给“连长”职街,积极参与派款派粮杀人放火的活动。卢兴邦受编为国民革命军后,他屡建战功,成为卢兴邦的得力助手。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民国19年1月6日,他主谋同福建省防司令林忠、海军马江要塞司令萨福畴等绑架福建省政府委员5人和水上-长,造成“一·六”事件。同年末,他率部到永安、清流、归化、宁化等地,多次攻打红军,但屡战屡败,溃不成军。
  民国23年,卢兴荣在尤溪发行“华通汇兑券”纸币。后来,华通券以四折收兑,造成当地商民经济上重大损失。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卢兴荣的部队参加抗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为第十集团军上海战区总预备队。在上海大场战役和坚守苏州河阵地上,顽强作战,4000余人为国捐躯。战后,卢兴荣晋升为七十六军副军长;后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民国36年,卢兴荣在尤溪县当选为全国-代表,参加选举总统的-。
  民国3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此时,他因肺病正在福州私立协和医院治疗,中共福建省委城工部秘密工作人员屡次找他及其亲信,劝导他起义。他逐渐趋向开明,暗中以黄金、武器、军装资助中共闽中游击队的革命活动。
  民国3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平县城,卢兴荣决心策动尤溪县军政人员投诚起义,适逢尤溪县长胡嘉会逃跑,他向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推荐旧属罗骏为尤溪县长,并一同回尤溪积极准备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洽谈和平解放。不久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南平城防司令王根培取得联系,请其进军接管尤溪。6月,他接受中共闽西北游击队代表交代的任务,送去部分武器弹药。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与南平军分区部队进军尤溪。他派儿子卢玉堂与城区群众出城迎接。次日,他扶病晋见解放军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人。第四天,他即令旧属将全部武器、弹药及军用品造册上缴,为和平解放尤溪起了积极作用。
  1950年12月,卢兴荣病逝于安洲岭私宅,终年54岁。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