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敬(?-1402年),字惟恭,瑞安卓岙人。明朝著名的才子,少时聪颖绝伦,博学多才,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廷对第二,授户科给事中。靖难之役后被逮捕,后被杀害。遗著有《性理发明》10卷、诗文50卷。明末李维樾、林增志编其文集《忠贞录》3卷、附卷1卷、遗书10卷。 ...[详细]
蔡敬则(151-222)字文庄,生于东汉元嘉元年辛卯(见《上望蔡氏谱》),卒于三国,吴黄武 元年壬寅(见《旧县志,赐谥之年》)。系瑞安人,建罗阳县之前已是本地土著。历经东汉桓 帝、灵帝、少帝,献帝及三国东吴等朝生活时代。 会稽永宁(今温州市)人。通经术,负气节。东汉灵帝光和(178—184)...[详细]
陈铁君(1917年-1961年),浙江平阳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南独立团团长,闽浙军区、闽浙抗日游击总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坚持了闽浙边三年游击战争。1939年后,任新四军军部科长、福建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1952年后,历任-训...[详细]
池彪 池彪,浙江瑞安县人(生卒年不详),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民国27年(1938)任清流县县长,民国29年离任。任职两年,办事有胆识,民国36年《清流县志》称其为“良吏”。 任职期问,池彪年30余岁,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温文尔雅。针对民生疾苦,他果断地从安定社会秩序入手,发展教育事业...[详细]
董每戡(1907~1980) 董每戡,永嘉横屿头村(今瓯海区潘桥乡)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民国16年,任北伐军第十六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该年“四·一二”事变后,逃亡上海。民国17年年底,一度到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文学院攻读戏剧一年。民国18年底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中国...[详细]
侯庭训,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县)人,进士。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分巡漳南道。当时漳南道辖汀州和漳州两郡。从漳州到汀州只有东路从龙岩经过,路程较远,且路途峻险,往返耗费大。侯到任之前,曾有人议论改辟西路,但并未实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分巡道驻上杭时,驿传铺舍均设在东路...[详细]
姜立夫(1890—1978),谱名培垧,学名蒋佐,生于浙江平阳(今龙港市麟头村)。6岁丧父,入祖父家馆学习。10岁丧母,由兄嫂抚养长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杭州府中学堂。宣统二年(1910)六月考取游美学务处庚款第二批留学生。翌年九月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4年,获理学士学位,接着入哈佛...[详细]
林环岛(1904—1941),又名林栋,化名和笔名有乐乐、凡朵、太史公等,玉环北岙(今属洞头)人。青年时期就读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6年,在上海暨南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到福建参加国民革命第一军,任总政治部监察署秘书。1927年1月,为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委员。四一二-政...[详细]
林心平(1919-1942)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 原名梁玉。女,1919年2月2日出生,浙江平阳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参加革命,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详细]
刘节,号子植,浙江永嘉人。其父刘景晨,民国初年曾任知县。 民国15年(1926),刘节由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随名师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学习,发表《洪范疏证》和《好大王碑考释》,在古史研究方面崭露头角。《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刘节对其著作年代提出疑问,为之疏证,得...[详细]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出生于永嘉梧埏上田村(今属瓯海区)一书香家庭。自幼熟读经史子集,爱看戏曲、小说。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以反对“二十一条”、-被退学。后转入瑞安中学,与同村戴家祥一起借住孙诒让家,得览玉海楼藏书,受前辈治学严谨的熏陶。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文...[详细]
王佑硕,1992年12月20日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主演第一部网络喜剧《快乐ELIFE》。 2014年,主演古装爆笑网络剧《冷宫传》。 2015年2月,因在青春爱情电影《栀子花开》中饰演司文一角而受到人们关注 ;同年7月参加江苏苏卫视公益闯关...[详细]
吴景荣(1915—1994),平阳昆阳镇人。11岁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又入清华研究院深造。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故里,与清华、南开、燕京大学几位返乡同学一起,在鳌江创办平阳临时中学,对学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省教育厅以莫须有罪名勒令停办,怀着悲愤的...[详细]
谢文锦(1894—1927),1894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17年毕业于省立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到上海,在《新青年》杂志社任职。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谢文锦与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人被党派遣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详细]
张 冲(1903-1941),字淮南,又名张崇,浙江省乐清县人。国民党进步人士。 1925年7月,张冲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为出国深造,8月来到哈尔滨,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张冲被选为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执...[详细]
张鸣镛(1926~1986年),浙江永嘉县永强人。少年时就读于永强小学、温州中学。民国31年(1942年)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为苏步青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浙江大学任助教。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教授,曾当选福建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在多重解析函数、...[详细]
白承恩(1833—1862),原名失考,以字行,因排行第三,又称白老三,平阳腾蛟湖窦人。出身贫苦,豪侠尚义,拳勇有谋。早年流落江湖,以星命卖卜为生。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市),草泽英雄纷纷响应,承恩投奔天京途中,加入侍王李世贤部,勇敢善战,深得李世贤赏识、重用。八年,太...[详细]
白仲英(1892—1973),原名文埙,字仲英,以字行,祖籍平阳,生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出身中医世家。父鹤洲,是《医方论注》作者,精通医理;大哥良玉和二哥文俊也都是中医师。受父兄熏陶和影响,年轻时就立志作一个名中医。故从东汉名医仲景和清代温热病学家王孟英两人名中各取一字为己字。 年2...[详细]
鲍叔廉(?—1276),乐清旸谷岙人。南宋末,文天祥等驻扎温州江心寺,号召组织勤王之师,叔廉以布衣应召,陈中兴大事十条,深得文天祥赏识。命率当地义勇,防守温台交界处。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大举进袭,婺、处、台等州相继沦陷。叔廉在温台交界之盘山佛岭设防。散家财,备战具,结寨七十处,元军屡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