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人物

陈铁君

[公元1917年-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陈铁君为[公元1917年-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陈铁君(1917年-1961年),浙江平阳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南独立团团长,闽浙军区、闽浙抗日游击总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坚持了闽浙边三年游击战争。1939年后,任新四军军部科长、福建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1952年后,历任-训练部处长、副局长,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浙南平阳县游击队队长,浙南独立团团长,闽浙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闽浙抗日游击总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教员,第二科科长,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副参谋长,新四军第一纵队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副参谋长,第七兵团副参谋长,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训练部军事计划训练局第一副局长,代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铁君,曾用明陈子良。1917年生于浙江平阳县桥墩五岱山十三亩(今苍南五凤乡)。
  1932年,就读瓯海中学,半年后转读杭州安定中学。后离队回乡。
  1933年,考入南京国民党军政部学兵队;冬,到福建任十九路军翁煦垣部见习排长,不久参加蔡廷锴发动的“闽变”,失败后离队。
  1934年冬回故乡,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与叶廷鹏等组成武装队伍,成立浙南红军游击队,任队长。
  1936年5月,中共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任军事委员。9月,与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会合。冬,与童启文等领导红军游击队收缴土匪王世雅武装;攻打水头镇,击毙区长楼钟声;奇袭宜山八岱宫团防局,连续取得三次重大胜利,队伍发展到百来人。
  1937年5月,与吴毓、董启文代表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闽赣浙皖四省边区主任公署代表进行第一次和平谈判。和谈中辍后,在青田境内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关押衢州监狱。七七事变后出狱,再次参加与国民党浙江地方当局第二次和平谈判,达成协议。10月,由刘英、粟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挺进师改名“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铁军任副队长兼参谋长。
  1938年3月,随游击总队赴皖南,编入新四军,先后担任教导总队教员、军部参谋处侦察副科长。
  1941年皖南事变中,战斗至弹尽粮绝,最后与-科长夏征农突围,历尽艰辛,3个月后抵达苏北盐城,参加新四军军部重建工作,任军部教育科科长。次年,任一师二旅副参谋长、十六旅副参谋长、参谋长。
  1942年4月起,分别任新四军军部第五科科长、第七科科长,第1师2旅参谋长。
  1945年,任苏浙军区一纵队、二纵队参谋长。参加了天目山战役和华中地区1945年对日军-作战。
  1946年12月,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教育长,次年1月任教育长。1948年8月,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副参谋长。
  1949年2月起,任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副参谋长,第10兵团副参谋长兼福建军区副参谋长。参加了胶济路反击战,兖州、济南、淮海、渡江、福州、漳厦战役。
  1952年后调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军训部组织计划处处长,军训部军训计划局第一副局长、代局长。
  1955年,任训练总监部计划和监察部副总长,获少将军衔。
  1961年6月23日,陈铁军将军病逝于北京。   经历历史事件: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皖南事变 (公元1941年)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陈仁洪 (1917~199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陈力 (1917~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曾庆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杨思禄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齐钉根 (1917~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更多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省黄石阳新
程悦长 (1911~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李纪才 (1888~1961)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
刘文伯 (1893~1961) 陕西省咸阳乾县
冯子明 (1888~1961)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萧求贞 (1890~1961)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 更多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