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夫人 [汉]

  • 昭烈帝糜夫人 汉东海朐人,安汉将军糜竺之妹。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袭下邳,虏刘备妻子,刘备转军于广陵海西,糜竺于是进妹于刘备为夫人,献奴客二千及金银货币以助军资。...[详细]

沈保舒 [公元1920年-1941年]

  • 沈保舒(1920-1941),东海县驼峰乡后坞墩村人,1938年3月,18岁的沈保舒怀着报国救民、寻求光明的志愿离开家乡,去西安寻找领导全名族抗日救亡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抗日战争罪艰苦的岁月中,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沈保舒在平东峪井岩村执行扩兵任务时英勇牺牲。抗大校刊《抗大之...[详细]

王同祥 [清][公元1877年-1911年]

  • 王同祥 (1877-1911),字吉人,墟沟人,他醉心于清末维新运动,天天忙着举办地方公益。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和地方士绅于东街第藏庵(即现在的墟沟小学)内,办了一所经正小学,不久即告停顿。紧接着又于是年冬在墟沟南城头自家的宅院里自费办起了崇正小学,天天督促工匠打课桌,修教室,废寝忘食...[详细]

吴书 [公元1916年-1951年]

  • 吴书(1916-1951) 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曾在家乡担任小学校长。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革命队伍。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3师独立旅新2团政委,率部队进军东北,参加辽沈战...[详细]

吴通玄 [隋]

  • 吴通玄 海州人。与弟通微皆博学善文章。父道灌,以道士诏授太子诸王经,故通玄等皆得待太子游,太子待之甚善。始,通玄举神童,补秘书正字,有擢文辞清丽科,调同州司户参军。德宗立,弟兄踵召为翰林学士,顷之,通微迁职方郎中,通玄起居舍人,并知制诰。凡帝有撰述,非通玄笔未尝慊。与陆贽、吉中孚、韦执谊并位...[详细]

徐宣 [三国][?-236年,三国时曹魏大臣]

  • 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详细]

张筠 [唐]

  • 张筠 海州人也。世以资为商贾。筠事节度使时溥为宿州刺史。梁兵攻溥,取宿州,很筠,爱其辨慧,以为四镇客将长直军使,累拜宣徽使。末帝分相,澶、卫三州为昭德军,以筠为节度使。由是魏博军叛附于晋,晋王攻相州,筠弃城走。后以为永平军节度使。梁亡,事唐,仍为京兆尹,从郭崇韬伐蜀,为剑南,两川安抚使。蜀平...[详细]

张学瀚 [公元1868年-1940年]

  • 张学瀚 (1868-1940年),字百川,清海州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秀才。光绪二十五年被举为贡生。宣统元年(1909年)废科举办新学,张学瀚自筹经费在家乡新县兴国禅寺兴办蔚云学堂。张学瀚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民国3年,(1914年)家乡发生蝗灾,张亲自组织乡民扑灭蝗群,虫口夺粮,使...[详细]

赵和尚 [公元1872年-1948年]

  • 赵和尚、法号宜波 (1872-1948年),灌南县新安镇人(新安镇红庙当家和尚)。少时胸怀“学有所成、利济苍生”之志,刻苦钻研医学、针灸术。后来赴镇江金山寺受戒,深受精于医药的高僧所赏识,留寺两年多,得其精心传授。回庙后,在主持庙务中,对各科医术仍钻研不辍,精中医妇儿科,针灸等。尤以针灸术为...[详细]

仲兆琚 [公元1880年-1915年]

  • 仲兆琚 (1880-1915),行八,官河乡村人,幼孤贫,乞讨为生。13岁雇为灌云县匪首王某家童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拜“王太爷”为师入伙,甚得赏识,未久升为小头目,光绪二十六年离王家,结帮贩私盐,获利颇丰。某日,被盐防营截获,1盐贩被打死,仲八立即拔 报复,击毙盐防营官兵各1名,投...[详细]

周朝介

  • 周朝介1924年出生于东海县曲阳乡赵庄村,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新四军9旅警卫3连连长、26团炮兵排长、参谋,21军63师司令部作战部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第二炮兵第二研究所副所长。现居北京。 受堂哥周晓江影响13岁少年加入了抗日先锋...[详细]

朱路 [公元1856年-1929年]

  • 朱路 (1856-1929),字任庵,东海县平明乡平明村人。10岁随父到同宗撂车沟朱德先家蒙馆读书。读书刻苦,聪明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台子少傅。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曾两次出使日本。 朱路为人刚直,目睹朝廷腐败,于清末毅然...[详细]

陈伟达 [公元1916年-1990年]

  • 陈伟达(1916—1990年),原名王金纬、又叫王经纬,灌云县宁海乡清河村人。他先后就读于响水口第五小学、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东海中学高中部(即海州师范学校前身),1935年,考取上海暨南大学物理系。在此间,他积极参加并领导进步-和抗日救亡运动,是“一二•九”-的上海领导人之一。1937年春加入...[详细]

陈锡恩 [公元1919年-1945年]

  • 陈锡恩,1919年出生于原花园乡陈刘村一个较为富有的塾师家庭。自幼随父读私塾,他勤奋好学,为人机灵。1937年秋考取灌云县新安完小,一直读到毕业。 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腐败无能,陈老庄地处涟水、灌云两县的交界处。这个边缘地区官匪勾结,横行霸道,残害人民。1933年,陈锡恩14岁那年的一个深夜...[详细]

陈学春 [公元1943年-1997年]

  • 陈学春(1943—1997),出生于灌云县白蚬乡合兴村,1964午10月入党。1961年4月应征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坦克第三三O团坦克营二连排长,第二OO师坦克三三O团司令部参谋、坦克第八师司令部作战参谋、第三十一团三营营长、团作训科科长、坦克第三十团副团长、第四十六军司令部装甲兵处...[详细]

戴茂斋 [明][公元1920年-2004年]

  • 戴茂斋,江苏省灌南县百禄镇人,1920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戴茂斋1943年9月起先后任江苏解放区涟东县公立朱头庄完全小学老师、校长;1944年4月起任涟东县教育科科员,在县委宣传部办报;1947年3月起先后任华东军区卫生部第六医院政治处助理、...[详细]

丁文斋 [公元1922年-1996年]

  • 丁文斋(1922―1996),原名丁五和,出生于灌云县板浦镇。 1940年冬,他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队伍,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海县委负责人宋云龙的警卫员、东海县大队警卫团排长,新四军第三师连长、第三十九军一一师炮兵团团长。1950年11月,奉命赴朝作战。归国后,从第三十九军调到炮兵...[详细]

顾乾 [明]

  • 顾乾,晚明海州人,自号“苍梧野史”。他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岁贡,任繁昌县(属安徽省)训导,后为山东乐陵王府教授,不久便回家乡云台山读书。著有《云台山志》、《云台山三十六景诗》、《东海志》(当时云台地区为东海县)各一卷。 晚年回海州刊印历代的云台山诗及自己的著作,在云台地区影响深远。  ...[详细]

惠铭永 [公元1924年-2017年]

  • 惠铭永同志是江苏省灌南县人,194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部警卫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1师1旅政治部文书,华野四纵队教导团政治队学员、班长,补训师3团连副政治指导员,三野23军67师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详细]

江恒源 [公元1886年-1961年]

  • 江恒源(1886—1961),字问渔,号蕴愚,灌云县板浦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秀才。1915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在私立朝阳大学、中国大学任课务。历任江苏第二厅视学、省立第八师范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处主任等职。积极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