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午 [公元1889年-1957年]

  • 林卓午(1889~1957年),字叔卿。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福安康厝苏坂村人。父元恺,清举人。当过知县。卓午11岁随父去南昌,在熊氏英文学塾就读,结业后,考入北京邮电学院,不久即加入邮政协会。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投身革命,在武汉大元帅府交通部工作。民国2年(191...[详细]

林滋秀 [清][公元1778年-1833年]

  • 林滋秀(1778~1833年),号纫秋,字兰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于福鼎县桐山流美村。自幼聪颖,5岁从父授读,9岁能吟“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之佳对。10岁应童子试,16岁以《兰花赋》府试夺冠,18岁中举。 嘉庆初年,滋秀三试进士不第。嘉庆八年(1803年)应聘为相国梁...[详细]

林祖成 [清][?-1743年]

  • 林祖成,字庆维,号曲泉,县城西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父开燧,系走方郎中,颇有名气,著有《活人录》1卷。祖成小时随父学医,生性好武,长大后身材魁梧,膂力过人,一心练武求取功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取举人。康熙五十七年,中武进士,选为蓝翎侍卫,赐花翎。雍正元年(1723年),擢升为乾清宫一...[详细]

林作玉 [公元1925年-1951年]

  • 林作玉,1925年12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县(今为普兰店市)皮口镇石固村大柱屯的一个贫苦家庭。9岁那年,林作玉给地主当了放牛娃。他多么羡慕那些上学读书的孩子啊!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是供人驱使的奴隶吗?世道的不平,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画上了问号。 1945年8月,平地一声春雷,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了这个偏...[详细]

李然妹 [公元1912年-1936年]

  • 李然妹(1912~1936年),女,又名李寿资,化名李秀英,民国元年(1912年)生于福安县溪潭乡马山村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就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革命先行者马立峰、詹如柏以及陶铸等在马山领导贫苦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然妹在当地中共支部书记郭...[详细]

李荣昉 [元]

  • 李荣昉,(②清康熙《松溪县志》卷七《职官志·宦迹》。)山东汶上人,是一位革除弊政、关心百姓疾苦的廉吏。元至大二年(1309)任松溪县尹。他鉴于宋元以来,松溪地方三遭兵灾,百姓逃亡,田园荒芜,加上富豪官吏勾结,弄虚作假,贿赂公行,造成赋籍混乱,虚假赋额甚多。全县每年应交纳赋米三千多石中,有赋户无人...[详细]

李如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如洪 国务院原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李如洪是江苏江宁人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政治教育助理员政治教员机要秘书科长东北军政大学学员第三大队政治委员兼党委-长东北军区军工部机关党委书记中央重工业部人事司副司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详细]

李若初 [公元1893年-1974年]

  • 李若初(1893~1974年),名景沆,号凤林山人,杉洋乡夏庄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十个月丧父。寡母余氏立志抚孤,授以《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本。至11岁,若初入塾就读,师事当地秀才余良俊习书作画。民国元年(1912年)入省城罗山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霞浦作元中学、福州三一...[详细]

李绍先 [公元1905年-1930年]

  • 李绍先(1905——1930),乳名田园,原名祚志,曾用名登甲,化名赵旗。1905年6月16日出生于蒲圻县白石团新塘角李家(现茶庵岭镇白石村)一户富裕农民家庭。1926年2月考取黄埔军校,在军校学习期间入党,毕业后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政治宣传员,参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昌后,李绍先离开部...[详细]

黎盛东 [公元1909年-1981年]

  • 黎盛东,字紫宾,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宁化城关。父黎景曾,清末恩贡,能诗善文,才华出众,盛东自幼受其熏陶。 盛东秉性聪颖,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宁化模范小学、鳌山高小、福州省立第二中学、第一高中。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初任国民党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学习书记...[详细]

李师道 [唐][?-819年]

  • 李师道(?-819年),唐朝地方割据军阀,高句丽人。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子。元和元年(806年),继兄李师古为帅拥有十二州之地。十年,与成德王承宗要求朝廷停止讨伐淮西吴元济,被拒,遂遣人烧河阴仓,又遣刺客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裴度。淮西平后,惧而表示愿听命朝廷,十三年,请献沂、密、海三州,旋又反悔。...[详细]

李师古 [唐][?-792年]

  • 李师古,唐将李正己之孙,李纳之子,累奏至青州刺史。贞元八年,纳死,军中以师古代其位而上请,朝廷因而授之。 起复右金吾大将军同正、平卢及青淄齐节度营田观察、海运陆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成德军节度王武俊率师次于德、棣二州,将取蛤及三汊城。棣州之盐池与蛤岁出盐数十万斛,棣州之隶淄青也,其刺史李长卿以...[详细]

李世熊 [清][公元1602年-1686年]

  • 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媿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父名近春,母唐氏,家道小康。 世熊自幼颖慧,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应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17岁乡试不第,20岁再应乡试,...[详细]

李舒 [公元1919年-1955年]

  • 李舒(1919-1955.5) 李舒,原名李铮,辽宁省新民县人。幼年孤贫,依赖母亲做佣人度日。1934年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学习。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李深入实际,善于总结推广经验。在台屯区发现周本生小组...[详细]

李天瑞 [公元1924年-1990年]

  • 李天瑞(1924~1990年),山西省高平县人,民国13年(1924年)10月生于农家。早年就读中学时,便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5岁入伍,投身抗日救国斗争。民国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天瑞随同八路军抗日政府在太行山平顺、黎城、壶关一带进行斗争。先后担任山西长治牺盟会中心...[详细]

李铁钧 [公元1899年-1960年]

  • 李铁钧 (1899-1960),原名李权。辽宁省营口县人。7岁开始读私塾。其父在日本留学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被清政府当局得知,家被查抄。他与祖母逃到大连,入大连公学堂读书。1914年来哈尔滨,考入哈尔滨吉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19年又考入天津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科。入...[详细]

刘宝生 [公元1901年-1986年]

  • 刘宝生(1901~1986年),原名细古,别号老林。福鼎县岭头下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贫苦农家。10岁当牧童,18岁当长工,后来当工匠。民国25年(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任中共岭头支部书记;同年8月参加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1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文书。民...[详细]

刘春海 [公元1886年-1984年]

  • 刘春海,原名映岚,字春海,宁化城关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 春海15岁考中秀才,继而考入汀州学堂,再转学福州三牧坊高等学堂,未毕业即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初入日本经纬学堂,学习二年,毕业会考名列第一,而后考入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 早在福州读书期间,目睹清廷腐败,他毅然参加林森、黄...[详细]

刘多荃 [公元1897年-1985年]

  • 刘多荃 (1897—1985),字芳波,辽宁凤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被提升为师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刘多荃...[详细]

刘海旺 [公元1949年-1994年]

  • 刘海旺(1949--1994),男,河北省丰宁县人,汉族,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参加公安工作,1994年任毕日嘎乡派出所所长,二级警督。 刘海旺同志工作的哈毕日嘎乡所在地庆丰村,地处锡盟锡林浩特市至张家口市207国道和集宁市至赤峰市公路交泄处,流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