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福鼎人物

刘宝生

[公元1901年-1986年]

刘宝生为[公元1901年-1986年]

  刘宝生(1901~1986年),原名细古,别号老林。福鼎县岭头下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贫苦农家。10岁当牧童,18岁当长工,后来当工匠。民国25年(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任中共岭头支部书记;同年8月参加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1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文书。民国26年2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代理书记,长期坚持在泰顺县东南区开展游击战争。
  宝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依靠群众,灵活运用-政策,在-和叛徒出卖中共地方组织的严重局势下,保存和发展了泰东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泰顺峰文大战后,粟裕率挺进师主力向浙西转移,宝生将仅存的5支枪和一些子弹献给粟裕。粟裕语重心长地叮嘱:“过几个月,形势定会好转。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提高信心,坚持下去。”于是,他隐蔽在地方坚持斗争。民国26年5月,宝生带领9名干部在西洋乡老鹰岩村准备转移时,被浙江保安三团1个营包围。在交战中,3人牺牲,2人被捕,刘宝生、廖义融等4人巧妙突围,先后转移到卢梨乡的水东洋、卢梨、杨梅垄等地,隐蔽在后坑水尾的一个山洞里。由于敌人-严密,饭菜无法及时送进洞里,忍受着饥饿、蚊叮、虫咬的折磨,在潮湿、阴暗的洞里苦度3个多月,一直坚持到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芦沟桥事变后,宝生参加由刘英、粟裕开办的“抗日救亡训练班”,学习后回泰东南区活动。民国27年1月,任中共泰顺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部长,兼中共泰东南区委书记。翌年8月,中共泰顺县委改组,宝生任代理县委书记兼泰东南区委书记。他紧抓时机,发展了大批党员,仅泰东南区就发展12名党员,建立4个党支部。
  民国31年2月,青景丽县委书记赵传斌自首叛变,带领便衣队到泰东南区抓捕。宝生化装为农民,与农民一起在田头劳动,躲过了敌人的搜捕。由于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常得群众掩护,故能长期与敌周旋,为泰东南区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
  民国36年7月,宝生任中共浙闽边区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任中共浙闽边中心县委执行委员,翌年8月兼任泰顺中心县委-部长。民国38年,他被任命为中共泰顺中心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
  民国38年5月泰顺解放后,宝生任泰顺县民主政府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同年9月任中共泰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冬,兼任中共泰顺县委-委员会主任。1957~1965年,任泰顺县副县长,并曾兼任泰顺县老区建设委员会主任。任上,他与群众情同鱼水,尤对革命烈士亲属和老区人民关怀备至,倍受泰顺人民尊敬。他传扬革命烈士业绩,搜集革命文物,创建泰顺革命烈士陵园,安排照顾革命烈士遗属。在落实政策时,他立党为公,大胆、客观公正地为一批干部证明历史。1960年粟裕大将专程到泰顺会访宝生。宝生于1972年离休,1978年回福鼎桐山定居。其间,他被选为福鼎县第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9月19日病逝,享年86岁。泰顺老区人民和福鼎群众闻此噩耗,潸然泪下。至今人们对他仍铭感至深。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卓剑舟 (1901~1953)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
陈细胡 (1901~1936)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
许少麟 (1901~1966)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
陈荫南 (1901~1984)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
郑长璋 (1901~1927)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
+ 更多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
邱继仁 (1909~1986)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
范式人 (1909~1986)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
陈守全 (1955~1986)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陈贵芳 (1918~1986)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
田泽林 (1922~1986) 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黄稷堂 (1903~1986)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
+ 更多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