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1905~1981年)原名林肇坚,别名林永祖。八都云淡人,贫民家庭出身。 林坚于民国23年(1934年)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民国26年12月参加新四军。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连长和管理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团后勤供给股股长、主任、军分区军需科...[详细]
林建宇,杉洋村人,生于民国18年(1929年)3月。18岁在芝南中学(现古田三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任党支部书记、交通员等职。民国37年初由党组织委派到福州协和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读书,组织-,创办《拂晓报》。 解放初期,建宇在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结业后,任南平地委党校政治指导员、生...[详细]
林建中,杉洋村人,生于民国17年(1928年)8月。少年就读于福州三一学校,17岁在福建协和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地下党支部委员,闽东游击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襄樊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六纵队敌工干事、新华社三兵团川东军区分社记者、等职...[详细]
林九弟,又名洛九,生年不详,甘棠南塘村人。少年时参加乡勇,见义勇为,立志保卫桑梓,为乡里所推重。 明嘉靖间,倭人骚扰闽浙沿海。嘉靖三十八年至四十年(1559~1561年),相继陷福安、寿宁、政和、宁德,焚烧三塘(官塘、外塘、南塘)。盘踞于宁德横屿的倭寇不时侵扰沿海村落。 万历四十年(16...[详细]
林鹏,1986年10月25日出生于辽宁大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大陆女演员。 2008年,就读大三的林鹏被张艺谋选中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表演。2010年,发行首张EP《我是林鹏》,获得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年度最佳新人 ;随后在首部电影《大兵小将》中饰演女主角歌姬,与成龙等人合作。201...[详细]
林秋光(1911~1938年)原名辉军,号菊人。宁德七都人。家庭小商贩。 林秋光幼时,在七都有源书院读书。民国12年(1923年),赴霞浦作元学校求学,与马立峰同学。在进步教师魏阿拾的教育下,接受马列主义真理。与马立峰一起,参加魏阿拾发动的冲击军阀十一旅的革命行动。林秋光还同马立峰等人组织学...[详细]
林秋玉,又名林星。女,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九日生。福安康厝苏坂村人。民国21年(1932年)7月,毕业于福安女子中学,任小教两年后考入福州职业学校护士班,3年后毕业,分配在省立医院当护士,后考取省社会军事干部训练所(以下简称“社训”)受训3个月。民国27年2月,被派回福安任社训总队少尉妇...[详细]
林爽,1985年3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 2004年,参加东方卫视《我型我秀》的比赛,获得全国八强。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比赛,获得杭州唱区季军、全国总决赛第11名 ,赛后推出首支个人单曲《寻情记》。2007年,拍摄首部电影《...[详细]
林顺佺,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溪柄镇北山村人。 民国20年(1931年)春,他在马立峰创办的赛岐宅里夜校上学,由此走上革命道路。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党组织指定他负责中共福安船民支部工作。不久,他组建船民武装纠察队,兼任队长。 民国23年,国民党当局为了扼杀闽东革命...[详细]
林遂,字元成,号石壁,安东乡传胪(今长春镇传胪村)人,生卒年月不详。 明正德九年(1514年)登进士,任南京大理寺评事。以审案公平,微服私访,平反冤案闻名,升左寺副。嘉靖初年(1522年),上疏提出“恒敬心、远邪佞、容戆直、公是非、重守令、择风宪、谨刑罚、修武备、革弊俗”等九项建议,得到赞扬...[详细]
林维海,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于屏南县路下村。少年时读过私塾,青年时务农。民国11年(1922年)出国到砂罗越诗巫垦荒种菜、种橡胶。 维海好解人之难。凡初到砂罗越的乡亲求助于他,均热情接待,或为之介绍工作。他踊跃参加“诗巫救国抗日赈济会”,任职员。除乐缴定额赈济金外,凡爱国团体临时劝募...[详细]
林维屏,字邦援,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年不详。 维屏少时拜师古(四川人)为师,精研经学,对《易》、《诗》、《书》三经造诣精湛,对“封建”、“藩镇”、“正统”、“五霸”、“春秋”等均有论述,所作《观物论》脍炙人口。因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论》,一度被称为“林无书”。 宋淳熙六年(1...[详细]
林文虎,原名林作兴,祖籍广东省普宁县,1920年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商家庭。林文虎青少年时期喜习拳击,经过拜师苦练,于1938年夺得泰国全国丙级组拳击冠军。这在尊崇拳击运动的泰国,拳击冠军意味着有了荣誉、地位和金钱。但是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林文虎在进步华侨老...[详细]
林宪杰,乳名钟瑞,后易名林枢、林一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大桥镇溪沙村。12岁时,其家与横洋村陈某因田地纠纷打官司,宪杰在衙堂据理力争而胜讼,名闻乡里。其父恐其长大后惹祸,强令辍学,而其童养媳之父极力支助他往古田私立超古学堂读书。民国8年(1919年),毕业后由美国传教士聂氏推荐至福州...[详细]
林用中,字择之、敬仲、号东屏。古田县西山村人。生年不详。幼年师事东南名士林光朝。后闻朱熹大名,改投其门,弃举业。 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归崇安五夫里办学,林用中诣门求教,朱熹赞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视为“畏友”,对其悉心教诲。用中深得朱熹理学精髓,与“闽学干城”蔡元定齐名。 ...[详细]
林永中(1917~1955年),乳名书松,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老洪,生于民国6年(1917年),福鼎县前岐龟岭村人。 永中幼年丧父,从小牧牛樵薪,祖母含辛茹苦供其就读于桐山育仁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义教师资培训班,嗣在前岐梅树湾小学任教。 民国27年4月,永中投奔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林肇基,原籍古田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于古田杉洋村。幼年丧父,家贫由寡母抚养。7岁为人放牛,民国3年(1914)由基督教会选送来建瓯培英小学读书,继而进福州三十一中学,仍由教会供给费用。民国12年毕业,返建瓯母校任教。民国16年再由学校保送至北京燕京大学文学系进修,民国20年毕业,回建...[详细]
林振翰(1884~1932年)字永修,号蔚文。宁德城关人。自幼勤奋好学,思想新颖。是我国第一个把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也是我国近代盐政专家。 林振翰出生在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林延伸,号理斋,清末举人,官罗源县教谕,是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的好友。后因时政日非,理斋弃官归里。在家乡,...[详细]
林枝峙,民国26年(1937年)生于屏南县前塘村。民国35年8月进前塘小学读书,中途因家境困难而辍学。1953年9月考进屏南中学。1956年2月加入共青团组织,继而被评为“三好生”,保送上高中。1959年9月考进南京航空学院无线电系,攻读导航专业。 1964年8月,枝峙南航毕业,分配到西安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