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古田人物

林用中

[宋]

林用中为[宋]

  林用中,字择之、敬仲、号东屏。古田县西山村人。生年不详。幼年师事东南名士林光朝。后闻朱熹大名,改投其门,弃举业。
  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归崇安五夫里办学,林用中诣门求教,朱熹赞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视为“畏友”,对其悉心教诲。用中深得朱熹理学精髓,与“闽学干城”蔡元定齐名。
  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偕用中等门人赴潭州张栻处,讨论《礼记》、《中庸》,史称“岳麓会友”,为宋理学界大事。途中用中陪朱熹登南岳衡山,得诗149首,编成《南岳唱酬集》传世。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又带用中等门人应吕祖谦之邀,到江西铅山鹅湖与“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兄弟辩论道学。“鹅湖之会”是宋代理学史上的盛会。经二次随师论学,林用中的学术进入新的境界。
  “鹅湖之会”后,林用中返回古田,在其年轻时读书处欣木亭设馆授徒,倡导朱熹理学之风。绍熙末至庆元初年(约1193~1195年),林用中以授徒收入倾囊资助朱熹在建阳同文书院刻印著作《论孟精义》、《小学》、《童蒙须知》和朱熹与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等。庆元二年(1196年),权臣韩侂胄诬朱熹理学为“伪学”,制造“庆元党案”。朱熹-遣散门人避祸。这时林用中等古田籍门人不怕牵连,力请朱熹到古田讲学。朱熹于庆元三年离开考亭,潜往古田,以杉洋蓝田书院为讲学之所,同时又兴建溪山书院等8个附属书院。林用中主讲溪山书院。
  庆元三月十二月,朱熹得知韩侂胄要加害于他,在杉洋不能久留,在用中等古田门人护送下,安抵宁德长溪。
  开禧间(1205~1207年)林用中逝世。生前著有《东屏集》、《草堂集》等,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