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浙东的刘胡兰]

  • 李敏,原名李雅琴,1923年12月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小港乡青峙李隘村(今属北仑区)。9岁那年,父亲好不容易在上海谋得了一个职位,李敏得以实现了读书的愿望,在上海读至小学三年级。在她12岁那年,父亲失业,李敏不得不随之辍学。为了弥补家庭的收入不足,幼小的她不得不随母亲到一家日本人开的纱厂当童工,每天...[详细]

李明武 [公元1911年-1938年]

  • 李明武 (1911-1938),曾用名李洁吾,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30年7月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受同班同学共产党员马升芳的进步思想影响,常向马升芳借阅进步书刊。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毕业后,入北铁机务段就职。此后,他以公开职业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宣传和发展组织工作...[详细]

李明信 [公元1927年-1946年]

  • 李明信 (1927-1946),原名李中亮。河北省内丘县人。12岁拜内丘北良屯金钱九官大道中九宫王恩祯为师,道号智生选。王是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特务,以传教为掩护,为日本侵略者搜集情报。满徒后,到内丘县传道,为县伪保安队搜集情报。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投靠驻守临洛关的国民党中央"忠义救国军先...[详细]

李明远 [公元1878年-1945年]

  • 李明远 (1878-1945),本名李安辉,字明远。河北省乐亭县人。1893年,只身徒步到东北谋生,先到长春一家染坊学徒。1909年,应武百祥之聘,来到哈尔滨。被武百祥聘任同记商场经理,成为武百祥得力助手。1921年,被推选为滨江县商会副会长。1926年担任商会会长,后又多次连任会长。任职...[详细]

林铎 [公元1915年-1941年]

  • 林铎(1915-1941)八路军第115师卫生部政治委员 原名桂五。男,1915年出生,辽宁辽中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考入东北大学俄文系,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第2战区民族革命大学第4分校学习。毕业后曾在山西政治保卫队51团、第115师独立支队任职。1...[详细]

林湜 [宋][公元1132年-1202年]

  • 林湜,字正甫,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兴二年(1132年)生。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任富阳县(今属浙江省)尉。翌年冬,金兵南侵,当地土豪乘机贩运私盐或公开抢劫,林湜率弓手把守关隘,阻击金兵,严惩0、抢劫罪犯,以功升任泉州晋江知县。时恰遇州官下达建造战船任务,费用巨大,林湜不忍心向百姓增...[详细]

林樾 [公元1924年-1948年]

  • 林樾,字竹秋,笔名中虚,城坊区西街(今松城镇中乘街)人,生于民国13年(1924年)3月。天资聪颖,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霞浦初级中学、三都中学和福安师范学校简师科。得大哥林椿熏陶指导,致力于画和木刻,经常随身携带速写本,画其所见山水、人物、虫鱼、花鸟,寒暑不移,勤学苦练,打下...[详细]

李纳 [唐][?-792年]

  • 李纳(?-792年),第二任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之子。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行军司马。779年,淄青(又称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消息,自领军政。田悦(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叛乱失利后,向李纳和李惟岳(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详细]

林爱 [公元1899年-1934年]

  • 林爱(1899-1936),原名林步圆,又名林阿圆,福建省柘洋特种区(今柘荣县)城关上城人。1928年6月只身前往福州谋生,1931年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受命返回柘洋开展革命活动,组建秘密农会和“红带会”(赤卫队)武装。1933年11月任柘洋党小组组长。1934年4月率赤卫队配...[详细]

林爱民 [明]

  • 林爱民,字子之,城坊西街(今松城镇)人,生卒年月不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进士,初授户部主事,被派往九江府征收关税,他规定,商船一到,立令启关,使船家和商人都有“舟至如归”之感,还规定打捞失水货物者有赏,救人者奖赏加倍。回京,升户部员外郎。 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鞑靼入侵,京师-,朝...[详细]

林城 [公元1919年-1982年]

  • 林城(1919~1982年),又名林建神,民国8年(1919年)生于杉洋村一牧师家庭。民国15年,入杉洋培英小学就读。民国21~27年间,分别在古田县史荦伯初级中学和福州三一中学读完初、高中。 民国27年秋,进福建医学专科学校(址于今沙县,民国28年后改称福建省立医学院)。他兴趣广泛,才华出...[详细]

林椿 [公元1913年-1951年]

  • 林椿(1913~1951年),字桂秋,城坊区西街(今松城镇中乘街)人,民国2年(1913年)生。幼聪慧,喜绘画。民国19年,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始学素描,继修油画,两年后,进入著名的中国画家汪声远画室,画技大进。民国23年毕业后,漫游大江南北,搜寻名山胜迹,挥毫写生,积稿数百,在上...[详细]

林慈金 [公元1916年-1955年]

  • 林慈金(1916~1955年)七都村人,出生贫农家庭。从小丧父,孤儿寡母,靠砍柴换粮,捞海菜、挖苦菜度日。13岁时,家遭火灾,寄居邻舍。 1949年,林慈金在土改中分到土地、房屋。1952年,林慈金组织7户贫农办起互助组,并任组长。年底又吸收几户中农,发展到11户。林慈金爱组如家,关心组员,...[详细]

林聪 [明][公元1415年-1482年]

  • 林聪(1415~1482年)字季聪,号见庵,宁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赴京应试,中进士。八年,拜刑科给事中。林聪秉性刚直,骨鲠诤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上任伊始,林聪就针对明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的宁德宝丰银矿劳动条件恶劣、劳役艰难、课银额重等情况,上了《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详细]

林德铭 [公元1916年-1949年]

  • 林德铭(1916~1949年),民国5年(1916年)生于福鼎县城关。少顽劣。18岁时小学毕业。 民国24年,福鼎县教育科公开招考校长,林德铭借故要挟,教育科长无奈便委任他为茭阳国民小学校长。民国27年,县民政科有3名乡长候补,教育科欲排挤他,趁机向民政科推荐。他接到桥亭乡乡长的委任状,额手...[详细]

林栋 [清][公元1859年-1921年]

  • 林栋,字德如,号隆山,四都(武曲乡梅洋村)人。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八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辛亥革命后,当选为福建省闽海道复选区众议院议员,出席过国民议会第二届常委会。晚年归里后,在梅洋漳湾搭盖山寮,营造杉、松、榛、茶、竹上千亩。 栋生活简朴,在礼部任职,常徒...[详细]

林高名 [公元1852年-1923年]

  • 林高名(1852~1923年)宁德霍童人。是霍童老牌“仁记”剪刀生产的继承和发展者。最先由其祖父林元封于清嘉庆年间,师从泉州名匠后,回霍童设炉生产,并取名“仁记”剪刀,其产品颇受欢迎。元封卒后,林必通继承其父生产工艺继续生产剪刀。而后再传至儿子林高明之手。 林高名聪明好钻研,大胆改进祖传工艺...[详细]

灵祐 [唐][公元771年-853年]

  • 灵祐,俗姓赵,长溪县(今霞浦县)人,唐大历六年(771年)生。贞元元年(785年),灵祐15岁,在城东建善寺出家,后到浙江杭州龙兴寺剃发受戒,广究大小乘经律。贞元九年,云游江西,参谒高僧百丈怀海,留在怀海身边学佛、劳动,后被选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百丈山寺典座。 元和初年(806年),怀海派...[详细]

凌福顺 [公元1912年-1936年]

  • 凌福顺(1912~1936年),化名庞飞虎,莲地村人,民国元年(1912)2月生于端源村。家境贫苦,全家住在他人破败的旧屋里,父亲凌建保靠打短工维持家庭生活,后因贫病交加双目失明,生活无靠,母亲方娇带着襁褓中的福顺,求乞度日。福顺13岁,母亲病故,从此便开始打零工、当学徒谋生,在困苦的生活中磨炼...[详细]

林光荣 [公元1898年-1988年]

  • 林光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二十四日生于屏南县路下村基督教家庭。他青年时代先后毕业于古田私立初级中学、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书院、福建私立道学院(基督教)。继而在英华书院任教员。民国19年(1930年),由教会资助到美国都鲁大学学习。民国21年获硕士学位。民国22年回国后,与福州华南女子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