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智 [公元1907年-1972年]

  • 王怀智(1907~1972),字乐亭,横山县韩岔乡范家河村人。弟兄五人,排行为三,人称“三先生”。 他出生在一个殷实农家,自幼勤劳俭朴,问学于老农,求教于典籍。 民国初,他就读于横山一高,发愤上进,成绩优良。他能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偕校友王东皋、高岗、石作崎等,反对--。高小毕业后,...[详细]

王丕年 [公元1915年-2013年]

  • 王丕年,1915年生,陕西省横山县人。1935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担任少共(共青团)延安县特支少年部长,负责全县少年先锋队工作。1936年12月至1938年任少共延安县委书记(青年救国会主任)。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至1946年4月任延安县参议会参议...[详细]

王庆云 [公元1875年-1961年]

  • 王庆云(1875~1961),字缦卿,号横山野人,或称王老曼,横山县党岔乡王家坬村人。 庆云7岁从师贡生齐登榜、翰林院庶吉士张祥龄、进士高植卿,孜孜以求,几年后能文善诗,乡里誉为佼者。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榆林道初试,后赴省乡试未中,家道维艰,在怀远等地教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详细]

汪洋 [公元1920年-2001年,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 汪洋(1920—2001),曾用名汪占洋,横山县武镇黄城山村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汪洋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在米脂县龙镇小学、绥德四师上学,参加四师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1937年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上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学习,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详细]

王月明 [公元1903年-1971年]

  • 王月明(1903~1971),又称铁匠王师,河南省孟津县北马屯乡东达宿村人。 月明早年丧父,家境贫穷,15岁与兄新明从师名匠胡丑,刻苦学艺。不满三年掌握造形、钢水诀窍,成为巧手,闻名乡里。 民国九年(1920)王随兄逃荒流落横山高镇庙合沟揽工。几年后重做铁活,打制锄、镢、耙、耩,因地造形...[详细]

王子庄

  • 王子庄(1907—),曾用名王临轩,横山县殿市镇张家湾村折家圪崂人。原甘肃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18年至1919年在本村上私塾。1920年至1921年在殿市小学上学,1922年至1924年在横山高小及汾阳铭义高小上学,1926年考入汾阳铭义中学后转榆林中学就读,榆林中学上学期间,受到革命思...[详细]

韦世多 [公元1913年-1981年]

  • 韦世多(1913-1981),横县校椅乡那罗村人。壮族。高小文化。1947年参加横县起义,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起义前,曾任国民党政府青桐、东圩、石井、校椅等乡副乡长、乡长,国民党区分部书记。1944年冬,日本侵略军入侵横县。他在共产党组织影响下,率领群众在陶圩附近阻击日军,随后又参加四...[详细]

吴满有 [公元1893年-1959年]

  • 吴满有(1893年—1959年),陕西横山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后因被俘而身败名裂。 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 1942年...[详细]

吴生秀 [公元1910年-1985年,吴生秀]

  • 吴生秀(1910~1985),横山县殿市镇吴岔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后入县立高小。 民国十四年(1925)生秀参加 ,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民国十七年(1928)横山大旱,官府豪绅加倍压榨,饿莩载道。生秀目睹惨状,慷慨解囊,受到家庭责备,愤然出走,浪迹天涯。 民国十九年(1930)...[详细]

吴亚雄 [公元1903年-1936年]

  • 吴亚雄(1903~1936),原名伟华,横山县横山镇古水村人。 亚雄幼年聪明好学,常彻夜苦读,举家节衣缩食,筹资供其上学。民国十年(1921)考入横山一高,品学兼优,思想进步,接受革命思想后,与高岗、曹动之,结为挚友。 民国十二年(1923)亚雄一高毕业,因家道陵夷,被迫辍学,受聘于靖边...[详细]

武志升 [公元1910年-1979年]

  • 武志升(1910—1979),横山县石窑沟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七岁开始揽工,后因富豪逼债无奈离家外出流浪。1935年参加陕北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赤卫军队长、游击队长、支队党支部书记,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独立营营长、志丹县(保安)大队长、警备三团副团长、关中分区南线指挥部指挥、西北...[详细]

吴志祥 [公元1908年-1934年]

  • 吴志祥(1908~1934),横山县五龙山乡白家湾村人。 民国十三年(1924),志祥在绥德读书时,就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探索革命真理,从事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由白怀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桓任横山县白家湾村支部书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志祥任横山县委书记。在-中...[详细]

谢承元 [公元1905年-1931年]

  • 谢承元(1905-1931),横县附城乡浩塘村人。20年代曾到省立梧州师范就读,毕业后回本县乡村当小学教师。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底,中共横县党组织建立县委会,被选为第一任县委书记。 1931年8月,中共横县县委发动的地方民团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到处通缉中共党员。在这-下,他毫不...[详细]

谢大养 [清]

  • 谢大养,字行惠,清代人,住附城仙桂坊,性情诚实,经商,家中资财不多,但好做好事,城南十五里铁岭村外,过去有一条名叫下屯桥,被水冲塌,后来随便架上木条,行人过往很危险,他见到此种情况,就大力提倡建石桥,号召捐款,后捐款所得无几,不够建桥所支费用,但他立志要把石桥建成,就独自一人负责完成建桥任务,...[详细]

谢东山 [公元1884年-1951年]

  • 谢东山(1884-1951),原名谢子兴,横县附城乡白花村人。少时为乡村无赖和酒 徒,绰号“咸湿鬼”。其大哥绰号“独眼龙”系打家劫舍的土匪头目,于1915年被捕杀。 谢东山于1916年在广东当宪兵,后任广东宪兵部队中尉排长。1920年充任驻粤桂军林虎部中尉排长,不久升少校团副。新桂系统一广西...[详细]

谢文样 [公元1916年-1986年]

  • 谢文样(1916—1986),横山县大水沟村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病饿交加早逝,母亲改嫁,从小孤苦伶仃,给富豪揽工放羊谋生。1934年参加了陕北红军游击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刘子丹警卫员、连指导员、连长,参加解放陕北六县战斗和崂山战役、东征西征战役,作战勇敢,指挥机智。在...[详细]

覃雄 [公元1915年-1968年]

  • 覃雄(1915.5-1968.8),原名覃贵儒,横县新福乡彭村人。1927年7月,开始入学读书。 1934年7月,考上横县中学简师班,后到横县独竹乡中心小学(今新福乡平恩中心校)当教师。 任教期间,他经常利用课余饭后到附近村庄同贫苦农民促膝谈心,了解民情,引起了当地地主恶霸的恐惧和仇恨,...[详细]

杨开山 [公元1905年-1980年]

  • 杨开山(1905~1980),小名成羔,大名启春,后改名兆春、明春,自称“庄户人”。横山县横山镇杨家山村人。 杨出身富农家庭,10岁入私塾,15岁转入横山高小,18岁毕业。民国十二年(1923)春到北京补习,秋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翌年,怀抱习武济国心情,经杨瑞亭、于右任引荐,进黄埔军校学习,参...[详细]

杨世忠 [公元1906年-1966年]

  • 杨世忠(1906~1966),排行三,人称杨三,横山县五龙山乡王树峁沟村人。 世忠祖传七代木匠。祖父士英,手艺精湛,建造五龙山法云寺塔,古朴大方,气势宏伟。父则林,修造乐楼,技术精湛,别具一格。 世忠出身贫苦农家,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心灵手巧。自幼刻苦学习木工,量、锯、砍、刨、装,技术娴...[详细]

杨增占 [公元1919年-1964年]

  • 杨增占(1919~1964),横山县武镇杨老庄人。 增占出身农民,体态魁伟,力大,有胆识,人称“杨大”。他过惯农村生活,且有农民的义气感,见豪绅欺压穷人,总想抱打不平,讲到红军打天下,则津津乐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地革命风暴席卷武镇,杨凭着智慧勇敢,为红军引路、放哨,传送情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