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横山人物

吴满有

[公元1893年-1959年]

吴满有为[公元1893年-1959年]

吴满有
  吴满有(1893年—1959年),陕西横山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后因被俘而身败名裂。
  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
  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人物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作者莫艾),得到朱德的称赞。他被命名为全边区的“劳动英雄”。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作者为李锐,李因此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号召全体边区农民开展“吴满有运动”,“向吴满有看齐”,大力开荒生产,提出了“吴满有方向”。因为当时吴“雇有两个长工和一个拦羊娃,农忙时还雇短工”,已经属于富裕农民。这篇社论曾经受到质疑,指“吴满有方向”是富农方向。但受到高层肯定,吴也被视为值得提倡的当时“先富起来”的农民(新富农)的代表。农业上的“吴满有方向”与工业上的“开展赵占魁运动”一起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
  1943年春节后,《解放日报》又发表吴满有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提出要为毛泽东代耕(当时边区政府所有人都有耕地或者织布任务),因此成为毛泽东的座上客。同年2月24日后(一说同年8月边区庆祝军民大生产胜利庆功大会上),又应战安塞县劳动英雄杨朝臣,展开劳动竞赛。此事引起中央高层和边区政府高度重视。朱德电令全边区部队积极响应竞赛倡议。林伯渠、李鼎铭联名发出指示,要求开展生产大竞赛。吴满有因此在边区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担任过边区参议员、延安南枣园乡乡长等职务。
  他的名字在《毛选》、《邓选》中被多次提及,还写入了-。边区农业战线的“吴满有运动”和工业战线的“赵占魁运动”,使两人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两面旗帜。吴满有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亲笔为他题词:“天下有名".
  1946年春节后,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特意指定吴满有担任毛岸英的农业大学老师,让后者跟随吴学习种地。
  1947年青化砭大捷后的祝捷大会上,吴满有自愿加入解放军后勤部门,任王震任司令员的二纵 部副部长。1948年5月8日在宝鸡战斗中被俘,是俘虏中级别最高的干部,被押解到南京。同年7月20日他在中央社和电台广播中发表了叛变声明。(注:此处有争议,另一种说法认为吴满有并没有叛变)1949年,吴满有返回延安。同年10月,被开除党籍。几个月后,举家迁回老家横山。1959年因病去世。
  2006年吴的侄子吴凌云筹资修复了毛岸英拜师学农时居住的旧居。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