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善主,1924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贫寒的童年生活,给赖善主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其嫉恶如仇,坚贞不屈的性格和品德。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参军入伍。 1947年国民党向沂蒙山区大举进犯,妄图实现其重点进攻山东的战略计划。我华东野战军右翼兵奉命围歼...[详细]
雷建席(1915—1967),又名雷洪,黄陵县店头镇人,出身贫苦家庭。解放前务农,店头解放后,参加民兵,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担任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忠于职守,不辞劳苦,协助-门抓获各类罪犯甚多。1953年带领民兵在深山搜捕-的-匪徒,持续27昼夜,将匪徒全部抓获,...[详细]
原海军学院政治委员。 李改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学习。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任干事、科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山东鲁中区1942年冬季战役,1945年秋淄博战役、津浦路阻击吴化...[详细]
李国杰(1921—1977),阿党乡南河人。7岁入私塾,解放前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抓丁。1947年经人介绍在国民党洛川公署为抄写书记员。解放后,曾在县政府和隆坊区政府任文书,1952年回家务农。向洛川李新要学习园艺。归后不顾父兄反对,在自家10亩好川地植上苹果。黄陵苹果即始于此。3年后收成颇丰。后来...[详细]
李瑞成(1910—1937),共产党员,黄陵县隆坊镇尺。1927年春,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任石谦旅护兵十连连长,与谢子长合作出《告父老乡亲》一书。同年9月,中共发动清涧起义后,部队向宜川守敌代旅长康子祥展开激战,得到由延川、清涧赶至的起义部队的配合,康败退,三支起义部队会合于宜川。李象九旅长...[详细]
刘桂云,乳名铁脑,1911年3月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江乡诸目村。幼年丧父,7岁便以放牧谋生。1926年茶陵的工农运动兴起后,他要求加入农会,因年龄小,没有被批准,他就悄悄跟着农会干部转,看人家干啥,他也干啥,大家叫他“候补委员”。直到1929年,江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后,他先参加少先队,随后又参加...[详细]
刘含初(1894~1927)名翰章,字含初。陕西中部(今陕西黄陵)人。1917年西安三秦公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科。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19年五四反帝-爆发,刘积极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被北京政府逮捕,经校方与进步力量营救获释。1920年...[详细]
刘翰章,(1894—1927)。字含初,陕西省黄陵县备村人,出身地主家庭,7岁进私熟,14岁毕业于省立三秦公学。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刻苦好学,善于思考,并酷爱国文。历史、书法成绩也很好。常与同学探讨救国救民之道,颇得师友赞赏,为李大钊所器重,在陈独秀、李大钊等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详细]
刘树信(1920—1968),黄陵县太贤乡备村人,七、八岁时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10岁上小学,经常读一些进步刊物,时值刘志丹领导游击队路过村子,宣传革命,在树信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1935年刘树信小学毕业,毅然离开家乡,到陕北绥德师范上学,1937年上半年,红军进驻绥德,刘树信对革命有了初...[详细]
刘天章(1897~1931)又名刘望,字云汉。陕西高陵人。1914年在西安三秦公学留日预备科读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北大化学系。是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火烧曹(汝霖)宅的斗争,并主编北大学生会会刊。“六三”后曾被警察逮捕,不久释放。 1920年...[详细]
刘佑,字伯启,河南鄢陵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南安知县。 刘佑一上任,就着手修葺城池,县署及学宫等,面貌一新。 南安离泉州郡城不远,清初战乱,甲第右族多侨居郡城,田赋难清,多方请托,企图避税。刘佑催缴不留情面,曾将欠缺税赋的贵人的姓名写在纸条上...[详细]
刘作孚,原名清树,字忠本,号谷成,1911年1月25日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太常乡困草坪村。 1929年春,刘作孚考取湖南省第八联合中学。就在这年夏天,他家里的房屋被土匪烧光了。社会的动荡,生活的困窘,迫使他发奋求学,以期有所建树。1932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平民国学院免费生。在校期间,他积极...[详细]
李雪瑞,又名小署,1914年5月20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齐心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一生务农,农闲时做点小生意;母亲是家庭妇女,生养两个儿子。李雪瑞排行老大。因为穷,李雪瑞幼时就给别人放牛,12岁跟父亲到夏头冲一户人家做长工。他年满14岁时,经人做媒,在高陇镇石冲村找了一个农家女子,准备入赘。...[详细]
李永珍(1922—1958),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幼时聪颖,8岁开始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小,后去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中学时代,永珍上进心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3年,入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读书。1944年回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这所学校在陕...[详细]
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 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第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详细]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 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积累...[详细]
宁福连,1948年3月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七地乡枧田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宁冬元早年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而致残;母亲周冬娥是位农家妇女,生有五个儿子,宁福连排行第三。解放前,全家无田无地,生活无着,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与-。 宁福连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入小学读书后,学习用功,成绩很好。 宁福连...[详细]
牛书申(1913—2007),男,开国少将,陕西省黄陵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核工业战线优秀领导干部、原二机部副部长(正部级)。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详细]
任仲文1963—1984),黄陵县桥山镇南城村人。1976年考入黄陵中学,198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次年加入共青团。 仲文自幼敬慕革命英雄的光辉业绩,常以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模范自勉。他待人赤诚,急人之难。同村七旬老人张有发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痴呆,行动艰难。仲文帮他们担水劈柴,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