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人物

李雪瑞

[公元1914年-1951年]

李雪瑞为[公元1914年-1951年]

  李雪瑞,又名小署,1914年5月20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齐心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一生务农,农闲时做点小生意;母亲是家庭妇女,生养两个儿子。李雪瑞排行老大。因为穷,李雪瑞幼时就给别人放牛,12岁跟父亲到夏头冲一户人家做长工。他年满14岁时,经人做媒,在高陇镇石冲村找了一个农家女子,准备入赘。
  1930年,土地革命风暴波及茶陵城乡。湘东地方武装领导人陈韶带领队伍来到火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16岁的李雪瑞要求参军保卫苏维埃。因他体格瘦弱,身体矮小,政府领导只让他参加儿童团。1931年1月,参军心切的李雪瑞只身跑到高陇镇找到陈韶的队伍,情真意切地陈述了自己参军的要求,最后,终于被留下当了警卫员。同年,他加入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李雪瑞在红十七师五十团一营一连任班长,后升排长。不久,组织上送他到红六军团政治部党训班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许多新事物,懂得了一些新道理,进步很快。结业后,李雪瑞回到连队,在几次战斗中立了功,很快提升为一连副连长。
  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李雪瑞随部队进行长征,于次年10月到达陕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红六军团改名一二○师三五九旅,李雪瑞编入第七一七团。民族危亡,山河破碎,李雪瑞恨不得立即开赴战场,用自己的热血捍卫民族尊严。是年秋季,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敌后。为了开展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政权,第七一七团调集一些干部奔赴晋南侯马、河北平山、山西盂县、崞县、神池等地区进行抗日宣传。11月,李雪瑞和部分干部组成工作团,分派到晋察冀四分区寿阳县,他任工作团主任。他带领工作团深入到穷苦农民家中,动员各阶层群众支援抗日,广泛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初冬,西北军冯钦哉部的八九十名散兵从前线溃退下来,路过牛村镇驻在牛村二高小里。情况反映到李雪瑞那里,大家认为这批散兵带有七八十支枪,很有可能由散兵变为土匪,由土匪又投降敌军,必须设法将他们留住。于是李雪瑞等人先将散兵“请”到牛村饭馆。正值酒酣,乘其不备,缴获了全部0。随即,李雪瑞等人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最终将他们收编为四分区地方武装队伍。
  1938年2月,李雪瑞被分派到四分区五支队任作战股长;8月任支队参谋长。1939年9月至1944年,李雪瑞先后任怀柔支队参谋长、正太大队大队长、四分区五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青年支队支队长等职务。1945年2月,李雪瑞调往冀热辽军区,任第十七军分区司令员。任职不久,日伪军出动数万人对分区进行残酷“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李雪瑞沉着冷静,组织反“扫荡”战役。是年2月至4月,分区机关直属第十四团在李雪瑞直接指挥下,打了几个漂亮仗,消灭日伪军770余名,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进攻。1945年4月18日,敌人集中15万余兵力,对路南地区进行疯狂“扫荡”,李雪瑞和分区领导亲临火线指挥战斗。李雪瑞骑着大白马,率部冲入敌群,展开肉搏。他在腿上五处挂花的情况下,仍然冲入敌阵。经过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此战歼敌500余人,缴获马匹300余匹,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敌人对路南的大“扫荡”,巩固了冀东路南抗日根据地。8月,李雪瑞率部对日军进行大-,一举攻占乐亭县城,扫除敌人的据点,扩大了解放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第十七军分区改编为冀东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李雪瑞任司令员。任职期间,7月13日,驻冀东留守营车站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七舰队第一分队的士兵黑尔登等七人,乘两辆汽车侵入昌黎县四区西河村,抢劫农民张志华家。第十三军分区昌黎支队闻讯后,立即派二连指导员郭丰兴,带部分战士赶来制止。不料,美军竟向当地民兵射击,进行军事挑衅,当即被冀东十三军分区解除武装,收容在十三军分区驻地。李雪瑞司令员随即呈报冀东军区。14日,秦皇岛留守美军以“搜寻失踪美国士兵”为借口,出动150多人和四架飞机,侵入昌黎沿河地区。17日,冀东军区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楚离急电聂荣臻将军,转电北平军调执行部,向美方提出 。北平军调执行部即派共产党、美军、国民党三方代表组成的特别执行小组,前往昌黎。
  7月20日,三方举行谈判会。在会上美方当即承认错误。24日谈判继续进行。李雪瑞提出释放美俘条件:一、美军当局必须向我方公开承认错误,正式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二、美军因特殊情况进入解放区,事先须经我民主政府或军队允许,办好入境手续。三、美国海陆空军,停止一切从海上、陆地和空中的摄影、绘图等侦察活动。四、交还七名美军时,须给我方开具书面收据。美方代表马亭对四个条件表示同意,然后交换美俘,签署收据。谈判0结束。经过两轮谈判,李雪瑞出色地完成了与马亭谈判的使命。这就是当时在中、英文报纸上登载的、震惊中外的“西河南事件”。
  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在侵华美军的帮助下,悍然对冀东地区发动全面进攻。在乐亭县等地,李雪瑞亲自掩护机关转移。12月12日,国民党第九十二军六十一团二三千人分兵两路向路南地区进攻,把广大群众压缩到沿海地区。当时正值天降大雪,冻死冻伤者颇多,地委决定部队出击敌人,解救被围群众。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李雪瑞机动灵活地采取“多出汗、少流血,敌进我退,和敌人大迂回”的斗争方针,亲自带领部队与敌人进行迂回战斗。经过半个月时间,李雪瑞率部最后突破敌人的层层包围,巧妙地将群众转移到敌人背后。
  第十三分区根据地处于狭长的渤海沿岸,北面是北宁路,被敌人分割,斗争十分尖锐。在残酷的斗争面前,李雪瑞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不断壮大自己力量,由一个团发展到13个团,以后这些部队被陆续编入野战部队。
  为收复失地,1947年6月23日,冀东军区命李雪瑞率部配合东北野战军的夏季攻势,开展滦东战役。李雪瑞率部与华东野战军第十一旅、冀察热辽炮兵旅及独立第九团一起,展开了对昌黎县城的进攻。经过三天激战, 歼灭敌军数千人,生擒敌交通警备总队中将司令汤毅生,解放了昌黎。
  1948年,李雪瑞率领第十三军分区所属部队参加辽沈战役,与冀东军区独立第四师一起,出色地完成了阻击唐山敌人向关外增援的任务,受到冀东军区的嘉奖。辽沈战役刚结束,上级命令李雪瑞相机夺取秦皇岛。这时,李雪瑞的爱人李光在昌黎县刚生下孩子,他从战场上回来路过昌黎却没有回过家,继续率领两个团的部队开往秦皇岛。
  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并建立秦(皇岛)榆(关)市,随即成立市委会,李雪瑞任市委常委。12月18日,奉冀察热辽军区转东北军区命令,建立秦榆市警备司令部,李雪瑞兼任司令员。
  1949年1月,李雪瑞率部参加平津战役。他带两个团进入滦河以西,配合主力夺取唐山。战斗一打响,敌人拼命地向天津逃跑,李雪瑞率部直追到天津。后来,李雪瑞部的任务主要是支援前线,维护治安,肃清流散的敌军。在当地民兵和广大群众支援下,李雪瑞部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3月,秦榆市改为秦皇岛市。冀东区党委决定由李雪瑞代理市委书记。6月,李雪瑞任华北军区独立第二一○师副师长。
  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同时还派飞机轰炸中国东北城镇和乡村,中华民族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家卫国,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此时,李雪瑞已担任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第六十七军二一○师的副师长。他一方面动员战士们作好赴朝作战的,一面自己向上级递交申请书,要求到朝鲜参战。作为一名老兵,他当然知道,在国内,解放战争已经取得胜利,基本上进入了和平环境;而在朝鲜战场上则正在进行浴血战斗,志愿军是以劣势装备抵抗着海陆空占绝对优势的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因此,赴朝作战,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再说,李雪瑞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老大才4岁多,最小的还只有几个月。然而,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安危,他毅然申请赴朝。
  1951年1月,上级任命他任第二○○师师长。1951年3月,他再次向上级请战。为了表示决心,他咬破手指,用血签名。
  李雪瑞的请求终于得到了批准。这年农历端午节前夕,他率领部队跨过鸭绿江,在火车上度过了难忘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李雪瑞率部入朝不久,就投入了紧张的战斗。7月18日,他在藏财洞召开师党委和团级干部会议,部署战斗任务。突然敌机来轰炸。李雪瑞走出洞来,抬头望了望天空,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望远镜,正在这时,一架敌机被我高炮分队击伤,从会场上空向六团驻地方向滑落。李雪瑞见此情景,告诉身边的作战科长“立即通知六○○团,要抓住敌飞行员。”话音刚落,那架敌机投下 ,李雪瑞隐蔽不及,不幸光荣牺牲。
  李雪瑞牺牲的噩耗传到军部,指战员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为他召开了追悼会。1951年8月,李雪瑞被安葬在沈阳市北陵公园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旁。1954年5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李雪瑞的英名深深地刻在了中朝两国人民心中。
  经历历史事件:

辽沈战役 (公元1948年)
平津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刘殿英 (1914~1956)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李平东 (1914~1944)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
吕光 (1914~1944) 云南省普洱思茅
吕明仁 (1914~1947)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
李林 (1914~1940)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 更多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
李凤英 (1925~1951) 内蒙古自治区
刘兰蕃 (1924~1951)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
林作玉 (1925~1951)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区
廖亨禄 (1912~1951)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马忠庆 (1921~1951)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张仲愚 (1899~1951) 浙江省绍兴嵊州
+ 更多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