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英 (1904~1985年) 女,侯官县人,家居杨桥巷,系福州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的后裔沈正镐的女儿。15岁时向父亲发誓,不出国、不嫁人,而要学习漆器工艺。沈正镐于是破例将技艺传授女儿。忠英很快学到了髹漆配方和上色技术。抗日战争期间,忠英的家庭作坊业停产,生活困难,也不肯将漆器售给日...[详细]
沈祖牟 (1909~1947年) 字丹来,侯官县人,世居宫巷,系沈葆桢的嫡玄孙。少年时代着手搜集乡邦文献、历史掌故及家乡风味食谱等资料,自编自印《四声月刊》。祖牟就读福州英华中学,受“五四”新文 动影响,从研究旧诗词转而创作新诗。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因该校发生“撕毁国旗事件”,祖牟愤而离...[详细]
施邦镇 字怡岩。侯官人,家住西门小西湖畔,后在南后街开“西林画室”。约生活在清乾隆初至道光中期(约1750~1835年)。自幼学人物画,乃弃科举,专门学画,技艺纯熟。凡来求画像的人,都认为邦镇画像逼真,风神气韵自然,有独到之处;尤精山水、花鸟和设色景物点缀,为当时丹青妙手;所作小诗,亦风致可...[详细]
施景琛 (1873~1955年) 字涵宇,晚号泉山老人。祖籍长乐县,后迁城内泉山之麓贡院里(今鼓楼区中山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泉山学校(民国后改为女子职校),不久,任教于福建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公立苍霞中学堂监督,...[详细]
石美瑜 (1909~1990年) 号可珍,闽县人,家住东街。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民国21年,在江苏省高等法院刑事庭任推事,期间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名列榜首。民国34年,日本投降,在审判大汉奸陈公博、缪斌等时,执法严明,深受好评。翌年2月,出任直属-南...[详细]
施挺钦 (1911~1987年) 字仁深,闽县人,家住东门。挺钦生于业医之家。在省立福州一中毕业后,拜福州平民医院名医林文基为师。民国23年(1934年)起,先后进福州市中医社和福建医校深造。后由福建省卫生处派往建宁卫生院任医生,历松溪、建瓯等县,后任建瓯县医院院长。闽北山区,山岚瘴气,...[详细]
孙浩铭 (1909~1975年) 字家宪,家居善化坊,七代从事中医妇科的中医世家。浩铭毕业于福州中医学社,在福州南街大生-店开诊施治。浩铭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愈许多妇女的疑难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浩铭任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特约医师。1957年,受聘为福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先后当选...[详细]
孙石溪 (1886~1942年) 生于福州市城内善化坊一个医学世家。祖辈六世为医,擅治妇科。石溪秉承父业,认为妇人疾病多端,医理既深,医亦多术,宜随证用功,辨证精详,才能药到病除。石溪临床实践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同治的原则,常获奇效。石溪学术上善于运用脏腑学说,认为妇科病与脏腑的...[详细]
王凯 (1901~1970年) 闽县人。早年求学,追求进步,民国12年(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奉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民国14年回国,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上海总工会干事兼工人夜校校长。次年起,从事党内交通工作。民国17年,在上海被捕入狱,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被国民党法庭判...[详细]
王冷斋 (1892~1960年) 闽县人,曾居黄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再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民国6年(1917年)7月,参加讨伐张勋;后弃武从文,在北京自办“远东通讯社”和《京津晚报》,因抨击曹锟贿选总统,报社被封,逃往上海。民国24年,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详细]
王庆云 (1798~1862年) 字家镮、贤关。闽县人,家住城内灯笼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5次赴京会试均落第。苦读10年,于道光九年(1829年)成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详细]
王寿昌 (1864~1926年) 字子仁,号晓斋,闽县人,祖居仙塔街。早年肄业于福建船政前学堂,以优异成绩入选留学法国,专攻法律学。归国后任船政学堂法文教习。寿昌爱好文学,兼擅诗、书、画。清光绪二十三年(1997年)夏,见好友林纾中年失偶,憔悴寡欢,为其口译法国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问...[详细]
王应山 (1531~?年) 字懋宣,号静轩,侯官县(今鼓楼区)人。博览群书,无意功名,足迹遍历八闽。先于福州、建宁教授《春秋》,后在南京礼部尚书林燫家塾执教。林燫纂修《福州府志》,多请其裁定。明万历九年(1581年),应山编成《闽大记》。万历四十年(1612年),犹以82岁高龄,在《湖山...[详细]
王助 (1914~1941年) 闽侯县(今鼓楼区)人。民国19年(1930年)入福州英华中学念书,加入中共的 组织“反帝大同盟”。翌年夏,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反帝大同盟远东大会。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秋,考入北平(现北京)燕京大学。因领导-,组织--,引起学校当局注意,党组织调他...[详细]
魏瀚 (1850~1928年) 字季渚,侯官人,家住东门塔头街。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学习造船,毕业后留船政任职。光绪元年(1875年),随日意格到英、法国参观学习。光绪三年(1877年),奉派到法国,进削浦官学学习造船,成绩“屡列上等”,曾受聘于法国皇家律师公会,获得...[详细]
魏本唐 (1791~1857年) 字又瓶、富春,又字燮馨。侯官人,家住省城东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省试第一。道光六年(1826年)大挑一等,以知县录用,发往直隶候补。次年,往广东教读。道光十四年(1834年),复往直隶候差,后调任永安县学训导、台湾县学。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详细]
魏秀仁(1819~1874年) 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侯官县东门外(今福州郊区洪山镇东门村塔头)人,清嘉庆十四年(1819年)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 秀仁屡赴礼部试,皆不第,遂绝意进取,游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作官府幕僚。后主讲于渭南(今陕西渭南县)、成都(今四川成都市...[详细]
翁敬棠 (1884~1956年) 字剑洲,侯官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福建全闽大学堂,后留学日本,入法政大学法律系。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考取法政举人,入司法界工作,先后兼福建法专、北京法专、朝阳大学、天津法商学院、福建学院等校教授。民国元年(1912年),任福建...[详细]
翁良毓 (1905~1926年) 字子濯,号一赤,闽县人,家住城内雅道巷。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省立福州师范学校。民国12年到上海,受到李大钊的教导。同年秋,“民导社”成立,出版《民导报》,良毓以福州师范学校为阵地,积极参与编写油印小报,宣传马列主义,成为“福建学生联合会”的骨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