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人物

王冷斋

[公元1892年-1960年]

王冷斋为[公元1892年-1960年]

  王冷斋
  (1892~1960年)
  闽县人,曾居黄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再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民国6年(1917年)7月,参加讨伐张勋;后弃武从文,在北京自办“远东通讯社”和《京津晚报》,因抨击曹锟贿选总统,报社被封,逃往上海。民国24年,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不久,接任宛平县长。民国26年元旦,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当时日军驻华北特务机关企图扩建兵营、机场,派员到县政府,要求按其图纸办理割让土地手续,冷斋严辞拒绝。7月7日,在宛平东门外演习的日军派3个军曹,以日兵志村菊次郎失踪为由,要求入城检查,被守城-拒绝。冷斋由北平电话通知“各派代表三名到现场调查后再作处理”。深夜,日方再次胁迫冷斋,让其进城检查,冷斋正颜厉色拒绝。日方突然袭击平汉铁路桥守军,轰动中外的“芦沟桥事变”发生。冷斋称“效法张睢阳,此其时也”,坚决抵抗。援军赶到,迅速收复阵地。日方先采取缓兵计,后大举攻城。国军奉命撤退,宛平失守。冷斋扼腕浩叹,隐居香港。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任大同银行监察。抗日战争胜利后,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历数日军侵华罪行。民国35年定居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冷斋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芦沟桥事变始末记》、《芦沟桥抗战纪事诗五十首》等。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王灼祖 (1892~1983)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
僧证亮 (1892~1978)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高铭网 (1892~195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庄材鳅 (1892~1957)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王丙丁 (1892~1956) 福建省
+ 更多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
宋子云 (1921~196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严骥 (1883~196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蒋以麟 (1890~196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刘梧桐 (1895~196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高参上人 (1886~196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楼胜利 (1900~1960) 浙江省金华浦江县
+ 更多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