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人物

翁敬棠

[公元1884年-1956年]

翁敬棠为[公元1884年-1956年]

  翁敬棠
  (1884~1956年)
  字剑洲,侯官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福建全闽大学堂,后留学日本,入法政大学法律系。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考取法政举人,入司法界工作,先后兼福建法专、北京法专、朝阳大学、天津法商学院、福建学院等校教授。民国元年(1912年),任福建闽侯地方检察厅检察长。福建政务院院长彭寿松暗杀同盟会会员蒋筠、《民心报》主笔黄家宸,敬棠呈报拿办凶手,被搁置不理,愤而辞职。民国3年,任北京地方检察厅检察官。民国5年,升北京总检察厅检察官。民国13年,段祺瑞接受法国贿赂,敬棠主办此案,写成检举书万余言,提供确凿证据,投寄各报社,一时舆论大哗。民国16年,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成立,敬棠任刑庭庭长。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调任最高法院一庭庭长。民国21年,出席全国司法会议,负责起草全国司法会议宣言。民国26年11月,上海被日军占领,各国驻上海领事主张两审终结。敬棠赴上海全权处理,筹组上海特区分庭,任庭长,兼第三审,民刑审判。民国29年3月,汪记汉奸政府对司法界人员威胁利诱、暗杀绑架,敬棠仍忠于职守。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奉命筹设闽浙赣分庭,移驻福建永安,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南京任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着手订立规章,明确职掌,严肃纪律,执行法纪,惩治不法官员等,但以国民党政治腐败,无法实行,遂于民国37年辞职返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敬棠被选为福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受聘为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福建省文史馆第二副馆长、省政协委员等职。著有《刑-》、《公司法释义》等。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