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松辉 广东省东莞市人。1956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当电焊工期间,他与日本高级焊工共-复南海三号钻井平台桩腿齿条时,用他制造的土工具——电弧气刨进行切割,两小时完成两天的切割量,赢得了日本焊工的信任。他负责培训的焊工有85名考取美国(ABS)6GR证书或美...[详细]
任兆光,1957年1月29日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金美管理区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2月,任兆光参军入伍。1977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2月,任兆光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并荣立二等功。1980年他脱下戎装,又穿上 ,成为东莞县常平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 1990...[详细]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出身于清末书宦世家,容庚从小受到长辈的熏陶,对他一生的治学影响极大。民国2年(1913),容庚开始研习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和桂馥的《缪篆分韵》时,即荫发补辑之意。民国6年中学毕业后,留母校东莞中学任教,担负文字学课,业余仍继续...[详细]
阮文裴 越南河内人。1921年在河内火车工厂当车工,1946年在湛江电力厂当技工,1952年在湛江建筑公司加工厂任车工组长、副厂长。1955年在湛江建筑公司加工厂工作期间,他将人力锯木机改成电动锯木机,提高工效8倍。1956年,他利用旧废材料赶制了一台简易起重机,将预制件吊上楼安装,减轻了笨...[详细]
石辟澜,乳名尔平,又名海清、鸣球,笔名石不烂,1942年起化名余清,直到牺牲均用此名。1910年7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石琢之,忠厚老实,善做手工艺品和布鞋,曾与几个兄弟合办小本鞋庄,不久因海外胶鞋业兴起的冲击生意凋零,卒之倒闭。迫于生计,弃妻儿、别乡井,到香港谋生。不...[详细]
寿山 (1860-1900),袁氏,字眉峰。明袁崇焕六世孙。父富明阿历任副都统、都统、署漕运总督、吉林将军等职。他自幼好学。1892年,富明阿病故,他袭骑都尉世职,以三品衔补用郎中候补员外郎,居官北京,"折节读书,欲以功业自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动请缨,单骑驰赴奉天。遵照黑...[详细]
舒宗鎏(1894~1976) 舒宗鎏,字勉斋,满族,祖隶满洲镶红旗。出生于广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黄埔海军学校攻读,年仅17岁。辛亥革命发生时,省城各社团召开“满汉融和”会议,其父出任会议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响应辛亥革命,舒宗鎏亦协助做了有益工作。袁世凯称帝期间,舒因涉嫌反帝制而被...[详细]
司徒慧敏(1910~1987) 司徒慧敏,广东开平人,出生于广州。父亲是归国华侨。民国12年(1923)就读广州第一中学。十五六岁时参加广州进步学生团体新学生社。民国14年加入共青团。“四·一二”-政变后,离开学校开设书店以掩护革命工作。民国16年由周文雍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详细]
司徒乔(1902-1958),原名司徒乔兴,开平赤坎镇塘边村人。生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 童年时代,他在塘边村鹤鸣小学读书。1914年,其父司徒郁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工作,因此,司徒乔也转学岭南大学附小,一直读到岭南大学文学院,曾与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日本著名诗人草野心平同窗共读。1924...[详细]
徒赞(1900~1978) 司徒赞,字子襄,广东开平人。出生于小贩家庭。幼年只在家乡私塾读了3年书。 清宣统三年(1911)司徒赞出国,到马来亚吉隆坡投靠叔父,在中华学校和华英书院接受中英文教育。民国4年(1915)毕业回国,先后进上海公学和浦东中学学习,两年后以优良成绩考进专为归国华侨...[详细]
宋铭黄(1877~1940) 宋铭黄,女,广东番禺人。幼年曾读家塾,略通文理,善刺绣。嫁广州西关某富家子,婚后数年丈夫病逝。她经同盟会人士介绍,入广州河南洁芳女校任刺绣科教员。后在该校图画教员、同盟会骨干潘达微和高剑父影响下加入同盟会,并捐出私蓄作同盟会活动经费。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详细]
苏观生(1602~1646) 苏观生,字宇霖,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一说1599~1647)。明崇祯五年(1630)考中秀才,后经荐举,出任河北无极县知事,晋永平同知,升户部员外郎。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北京被清兵攻陷,苏逃抵南京。五月,福王朱由崧称监国,擢苏任户部郎中,往苏州催饷。...[详细]
苏建中(1958—1979),平原乡逆流村人。他在高中毕业后的1974年冬,被安排到饶平、大埔交界处之大埔林场工作。1975年和1976年均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于1976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7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州军区某部72分队当报务员。他虚心刻苦地向老...[详细]
苏杰民(1909 ~ 1955),镇安镇石坳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镇安超明高级小学、云浮中学。民国21年(1932 年),考进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民国25 年毕业后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两年。民国27 年回国,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报到,分配江津编译馆工作。 民国33 年9 月中旬,国民党云浮县...[详细]
孙艹贲(1338~1394) 孙■艹贲,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出生于广州。早年已擅长诗文,与好友王佐、赵介、黄哲、李德相聚于广州南园抗风轩,共组南园诗社,广交省内外文士,人称“南园五先生”。元江西行中书省(元代行政区划,含今广东省,治所在广州)行政长官何真慕名聘为幕僚,颇为倚重。朱元璋...[详细]
孙孺(1914~1987) 孙孺,原籍广东兴宁,出生于新加坡。父母都是侨居马来亚、新加坡的手工业工人。他于民国18年(1929)秋回国,在梅县读中学。毕业后回新加坡,从事文学创作。处女作是以“炉火”为笔名,发表在新加坡华文报纸上的诗歌《生命的旌旗在我手中飘扬》。此后还以流冰、高扬、夏风、刘宾...[详细]
苏招 广东省电白县人。1951年参加海康盐场工作,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生产组长。他带领全组职工20人搞技术革新,成功完成了该组盐田的走水风沟、制齿池和结晶池等工艺改革项目,使该组18公顷面积的盐田起了飞跃性的变化。他被誉为“粤西盐区的铁牛仔”、“盐场的好管家”。1989年9月28日,...[详细]
汤相,字少莘,号石埭,广东归善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三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553~1562),在龙岩任知县九年。 嘉靖三十三年,主持兴修水利,自马坑沿山作圳,逶迤三十里,引小溪之水抵蔡坑,圳宽、深均0.5米,可灌溉荒熟田三十顷。岩人谓圳名“汤侯圳(渠)。” 城南临溪,每逢雨季,城墙常被...[详细]
汤泽光(1899~1985) 汤泽光,广东新会人。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文理系,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学士学位。民国18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民国20年到广州光华医学院任教。 汤泽光一贯重视临床实践,认为临床是一个天然的“试验室”,要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