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贤成(1914—1993)孝昌小悟田家湾人。1930年参加赤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参加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4支队7团及9团营副官、连指导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干校工作指导员,淮南路东地区6合支队参谋长,新四军2师军事科长,淮南舒贻...[详细]
晏桃香(1914—1996) 女,孝南朋兴乡和平二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晏出身贫寒,1952年丈夫病逝,留下4个孩子,她勤俭持家,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除维持一家5口人的生活外,还略有结余,成为全国勤劳节俭的模范,爱社如家的榜样。1958年1月23日,《...[详细]
唐纳(1914—1988),出生在苏州,原名马骥良,曾用名马季良、马继良、马耀华,在上海从事电影评论后开始用笔名罗平。唐纳则是他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之一。1988年唐纳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74岁。 在求学时,写影评、剧评,在《晨报》、《申报》上刊载,有相当知名度,曾参加夏衍主持的影评人...[详细]
苏直明(1914~1979),又名直平。万宁县北坡溪边村人,30年代于琼海中学(现海南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当小学校长。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乐万县民主政府秘书,北大乡委员、乡长、万三区委员、万宁县民主政府秘书等职。1946年主持创办万宁第一所革命根据地小学——北大小学兼任校长。1950至...[详细]
苏青(1914年~1982年),女,原名冯和议,字允庄,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上世纪40年代,上海日据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详细]
孙毅民(1914—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分区政治部主任。 原名孙景彦,曾用名孙国英,1914年1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望腾乡大田庄。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933年,考取冀县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孙毅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蒋介石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和对人民实行--深恶痛绝...[详细]
史立德(1914~2000)清苑人。1932年考入北平(今北京)中国大学文史系。1935年,参加“一二·九”-。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交际部部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率领保定后援会及清苑县部分民工,往返于窦店前线,运送伤兵、弹药给养达20余日。...[详细]
沈尔七(1914-1942),原名沈庆炬,福建省晋江县池店镇清濛村人。一九三○年前往菲律宾谋生,期间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三四年加入菲律宾共产党,被选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组织部长,领导菲华工人运动。一九三六年初宋庆龄在上海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沈尔七担任菲律宾分会秘书长,组织旅菲华人开展抗日救亡。一...[详细]
阮肖远(1914-1936),福建省福安县甘棠镇人。1930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福安地下党组织酝酿发动“甘棠-”,积极参与-的前期准备工作。甘棠-后当选福安南区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4年4月任共青团福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详细]
丘家源(1914-1934),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庐丰乡少年先锋队队长。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任上杭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3年调任红十二军24师72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详细]
齐庆祥(1914~2001)蠡县王家庄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省立第六中学党支部书记。1932年夏,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爆发 ,中共保属特委委员大部分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护校斗争,特委书记李之道为加强对-的领导,组织中共保定中心支部,任命齐庆祥为书记。齐庆...[详细]
裴月山(1914—1944)江西贵溪县人。16岁(即1930年)参加红军,后因“AB团”问题接受组织审查,1934年重新编入红十军,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4月,主管磨盘山游击区的军事工作。1937年5月,任赣东北工农红军游击大队司令员。1943年3月,因叛徒出卖,游击队在黄土岭被敌打散...[详细]
马信(1914-1998) 回族,察哈尔省宣化县人,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二分区任参谋、科长、武工队长等职。后任围场县县委书记、县支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调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58年10月,调宁夏历任计委主任、银川市委书记、银川市市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主席...[详细]
李祖恩(1914—1937),山东省平邑县人。1933年春夏,由鲍天仇、唐军介绍,和唐嘉庚等人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夏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1936年10月重新入党后任费县工委宣传部长。1937年7月任费县师范讲习所党支部书记,后到朱田小学教学,并领导支部工作。是年11月,他领导部分共产党...[详细]
李兆翔,男,汉族,1914年生,吉林长春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北京大学肄业。历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指导员、司令部秘书,吉林军区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干部科科长、警卫团主任、独立八团政委、164师490团副政委、航空学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新中国成...[详细]
刘志汉,1914年5月生,云南易门人。曾用名力群。1935年11月在大学期间参加革命,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遣去苏联学习军事技术,1938年春回到延安。任中央社会部电台台长、机要科科长、通讯联络科科长。1945年11月进军东北,任嫩江省委社会部副部长、黑龙江省公安处副处长、第四...[详细]
刘云生(1914~1942)又名刘镇昌。安国马固村人。15岁高小毕业。1929年考入保定志存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军阀、反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刘云生投笔从戎,在于学忠部一一八师督察处做文书工作。他精明干练,能书善画,颇受张庆余器重,不久被提升为少尉参谋。部队纪律松驰,扰民事...[详细]
刘雪初,湖南宁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冀察热辽军区团政委、第四野战军兵团政治部秘书长。建国后,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坦克局局长,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南京工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教育部、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是第六...[详细]
柳无垢(1914~1963)女。江苏吴江人。柳亚子次女。哥哥柳无忌、姐姐柳无非都是翻译家。民国16年(1927年)9月随父亲-日本。民国17年9月重返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54年后,参加了宋庆龄文集《为新中国奋斗》的翻译工作,还以郑留芳的笔名撰写了《美帝对台湾的侵略》等书。 个人生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