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安国人物

刘云生

[公元1914年-1942年]

刘云生为[公元1914年-1942年]

  刘云生(1914~1942)又名刘镇昌。安国马固村人。15岁高小毕业。1929年考入保定志存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军阀、反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刘云生投笔从戎,在于学忠部一一八师督察处做文书工作。他精明干练,能书善画,颇受张庆余器重,不久被提升为少尉参谋。部队纪律松驰,扰民事件时有发生,他常对士兵讲:“百姓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是兵不是匪,吃百姓穿百姓,就要救护百姓。”1933年,中日《塘沽协定》签订后,于学忠部一一八师奉命改为冀东保安第一总队,名义上属非战区专员殷汝耕管辖,实际指挥权仍属于学忠,抗日活动未受限制,刘云生继续在参谋处任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驻北平司令部调保安队攻打宋哲元部,刘云生、张庆余等以“ 口对内,恕不从命”拒绝。日本人欲以保安队通“匪”罪将其消灭。得知这一消息,保安队发动通县暴-动,刘云生率参谋处官兵活捉了汉奸殷汝耕等数十人。保安队撤离途中,遭日军飞机轰炸,部队溃散。刘云生辗转到达北平(今北京),因日军悬赏捉拿难以立足。1937年10月,返回安国,参加抗日工作。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安国县农会主任,积极领导减租减息斗争。1939年4月,任中共安国县委宣传部部长。1940年4月任县委书记。在残酷环境下,带领全县人民坚持抗战,同日伪军进行殊死斗争,成功运用伏击战、麻雀战、挑帘战打击敌人,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政权和抗日武装。冀中七分区授予安国“抗日工作模范县”称号。敌人对刘云生无计可施,将他全家老少7口抓到定县,企图迫其投降,并许以“要钱给钱,要官给官”。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刘云生表示“就是老少七口全牺牲了,我也要抗日到底”。
  1942年11月12日,刘云生在大户村进行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住处被日伪军包围,面对重敌,警卫员孙书本倚窗与敌激战。突围时,刘云生中弹负伤,他命令警卫员“我掩护,你突围”,不容警卫员分说,就爬进东草棚,猛烈向敌还击。日伪军凶残地点燃了东草棚。刘云生不顾火烧烟熏,顽强地向敌射击,直至柱倒棚塌,壮烈牺牲在熊熊大火之中。事后,县委召开追悼大会,将11月12日定为刘云生殉国纪念日。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