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则之,原名凌家增,字季瑜,又名凌松如,1911年正月生于四川省屏山县楼镇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9年秋,凌则之考入宜宾叙属联立中学第二十八班。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常获得学校减免学费的奖励。1930年秋,他用他三哥凌松如在宜宾县中毕业的文凭,到成都考入成都联中,其遂改名叫凌松如。毕业前,由于他...[详细]
林多奉,字有承,号鼎新,蓬壶镇西昌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父皇潜,佃耕农,兼做脚夫和打草鞋贩卖为生,但却勒紧腰带,让多奉入乡中育英、育美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多奉转入南湖小学高小班学习。他资质聪敏,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在全县小学生会考中名列榜首,被誉为“一日两行,过眼...[详细]
林白 (1911~1971年) 原名威廉,化名林泉、林二泉、老张、老李、王先生等,闽县人,家住玄坛庙街(今贤南路)。民国12年(1923年),入尚友堂旧制中学,后入私立福州东瀛学校日语专修科。民国17年,入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三团学员连,后在晋江 局、霞浦海军陆战队工作。民国21年,到十...[详细]
李明武 (1911-1938),曾用名李洁吾,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30年7月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受同班同学共产党员马升芳的进步思想影响,常向马升芳借阅进步书刊。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毕业后,入北铁机务段就职。此后,他以公开职业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宣传和发展组织工作...[详细]
李立楷(1911~1961)出生于原宜川县第六区益枝村(今属延长县罗子山乡辖)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他秉性刚直,八岁读私塾,勤奋好学,十六年(1927)毕业于宜川县第二高级小学(校址设在六区狼神山上,今罗子山)。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初中部三班(延安四中),因刻苦学习,成绩优良,办事稳妥周到...[详细]
李景波(1911~1944)名广年,字景波,1911年2月27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韭园乡李家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春,入陕北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就学。四师是陕北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方,1930年11月,李景波在这里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李景波入党后,更加积极地向乡亲们宣传革命,结合...[详细]
李家齐,1911年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现为长底乡)小德江村的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节衣缩食把他扶养大。虽家庭比较困难,但母亲还是东借西凑供他在本地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也无力支持他继续上学,他只有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下地种田。他从小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看不惯...[详细]
李剑光,乳名德涂,参加革命后取名剑光,达埔乡岩峰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家庭世代贫苦,至其父世辑到越南谋生,生活才逐渐好转。 剑光小时就读于岩峰达新小学。民国19年(1930),共产党员李南金介绍他入党,很快就成为革命的骨干。他平时好打鸟,练就一手好 法,经常到安(溪)南(安)永(春...[详细]
李厚坤,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县高基庙一个贫农家庭里。他从小跟着父亲到地里干活,断断续续念了三年私塾。 1930年9月李厚坤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江右军三大队宣传队任上士,同年8月,调红三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第二营六连任班长。...[详细]
李伯亭(1911~1936.4.28) 原名序泰,凤亭乡人。 民国21年(1932)毕业于省立七中(安康中学)。少时,同何振亚、沈启贤、文考亭在汉阴高小读书。19年(1930),在安康中学主办的《新秦先锋》第三期发表《汉阴通讯》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汉阴“毫无一线曙光”...[详细]
廖云武(1911—1985) 四川省奉节县青正乡龙水村人。11岁学裁缝,1930年10月被国民党拉兵。次年,在湖南河凤县五里墙战斗中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四师,在师部当通讯员,后在军部便衣队、监护队当战士,转战湖南、湖北。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七师二十五团五连二排长,...[详细]
梁林(1911~1944),原名梁仁,曾用名于飞,1911年4月出生于广西融县潭头乡(今属融安县)新桂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梁钟珀一生从事农耕,且勤奋自学,阅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颇有文化修养。伯父梁钟塘,知书识礼,平易近人,曾任地方官吏,从政廉洁,两袖清风,颇受世人敬重。梁林小时候常听父亲和...[详细]
雷振杰(1911~1941) 乳名新仓,化名天普,茶房米家塬人。初中肄业,喜读史书,仰慕忠烈,以大马金刀,扫尽不平为夙愿,入地方武装当兵。蒋介石嫡系公秉藩“别动队”(人称黄瓜篓子)路过茶房街,打人抓人,要粮要款,糟踏妇女。振杰带领表弟张德盛,在甘河沟口公路截击别动队散兵,夺得手枪两支、机枪一...[详细]
赖荣传(1911~1935),合溪乡汤湖村人。三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抚养成人。民国16年(1927年)夏,从长汀师范毕业回乡,就与赖际发等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次年秋,参加丰稔-。民国18年5月红四军入闽,他进龙岩红军学校学习,第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红军学校毕业后,历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和军政治部的...[详细]
孔飞,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自治区原主席、原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孔飞同志出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他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并领导“学生战地工作团”,先后担任西安东北大学党支部书记、西安党的学委委员,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7月...[详细]
柯凌登 (1911~1950年) 闽侯人,家居龙山巷。14岁到上海亲戚家,边打零工、边读书。后经同乡介绍,到海军“同济”号当水手。3年后提为海军少尉。因参与士兵反-行列被开除。民国27年(1938年)夏,经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在团、旅、师司...[详细]
金文哲 (1911-1939),原名金灿,曾用名金满成、张文哲、金哲。朝鲜族。出生于朝鲜镇南浦。1922年随父来中国北京通县定居,加人中国籍。1928年考入通县潞河中学。其间,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冬被派往朝鲜开辟工作。1932年9月被捕。1934年获释,1O月回到上...[详细]
晋文华(1911~1982),又名晋宝,原籍陕西省绥德县名州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逃荒到靖边,后定居于柠条梁镇西园子村。 晋文华自幼喜好民间器乐,尤其酷爱唢呐。十三四岁时,随父学祖传的小炉匠手艺。他不喜欢这个职业,常常不是溜走就是打瞌睡,因此屡遭父亲打骂。可晋文华一听到锣鼓乐声,便心明...[详细]
靳来川(1911—1987)河南省获嘉县人。一九三一年宁都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简介 一九三一年宁都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