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人物

李剑光

[公元1911年-1935年]

李剑光为[公元1911年-1935年]

  李剑光,乳名德涂,参加革命后取名剑光,达埔乡岩峰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家庭世代贫苦,至其父世辑到越南谋生,生活才逐渐好转。
  剑光小时就读于岩峰达新小学。民国19年(1930),共产党员李南金介绍他入党,很快就成为革命的骨干。他平时好打鸟,练就一手好 法,经常到安(溪)南(安)永(春)交界的舟山一带打猎,熟悉当地情形,结交了一批猎户和贫苦青年。这一年冬天,剑光率一支三四十人的游击队,成功地袭击了国民党驻守东溪的部队,揭开了安南永游击战争的序幕。为了发展武装,剑光通过打土豪筹款,派人到厦门 ,积极扩大游击队武装。第二年,他被选派到漳州游击队学习。回永春后,在开创游击区的斗争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屡次克敌制胜,成为出色的军事领导骨干。在特区书记李南金因身份暴露调往漳州工作时,剑光接任特区书记。
  剑光性格开朗,慷慨好义。当时斗争环境十分艰苦,经费困难,他总是倾其所有,支持革命,帮助同志。民国20年底,省委决定开辟安南永游击根据地,人员增加,工作区域不断扩大,经费困难更加突出。此时,剑光的活动日益公开化,生活飘忽不定,其祖母十分担忧,于是想从经济上控制他,断绝对他的接济,促使剑光脱离革命。面对这种矛盾,剑光顾不得老祖母的伤心疼爱,使出“ ”,让同志们押着他回家,声言自己犯了错误,要祖母取钱来“赎身弥祸”。
  民国21年春,安南永边区创始人李南金被捕牺牲。4月,成立安溪县委,剑光任书记。11月,厦门中心市委决定成立安溪中心县委,领导安、南、永、德四县游击战争,剑光担任中心县委书记。22年8月,改任安、南、永苏维埃主席。当时,厦门中心市委曾多次指示开展争取土匪工作,以打击敌人,壮大自己。国民党安南永“剿共”当局,暗中指使匪首王观澜制造接受游击队收编的种种假象。中心县委个别领导急于求成,丧失警惕,于9月间带领部分主要干部到安溪温泉乡与王观澜进行会谈,结果造成了发生“青云楼事件”的严重错误,李实(中心县委书记)、陈鸿伍(二支队政委)、李世全(二支队支队长)等12人被逮捕杀害。事变前,剑光在东溪开展工作,曾数次写信给李实,叫他不要过分相信土匪的话,要警惕。李实不但未接受劝告,而且写信催他和翁成金(二支队政治部主任)速往王观澜驻地参加“结拜”。他和成金对这种轻率的做法深为疑虑,并紧急改变游击队驻地,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损失。事变后,敌人气焰嚣张,对东溪根据地进行八路围攻,妄图一举扑灭革命力量。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剑光召开了中心县委扩大会议,重新组建领导机构。他临危受命,代理中心县委书记和二支队政委,采取对策,挫败敌人的围攻,扭转了“青云楼事件”后的危急局势。
  剑光一向以身先士卒、英勇善战著称。民国23年3月,二支队夜袭夹漈泰和堂。刚一交火,泰和堂的守望队就缩进炮楼,剑光命扛来长梯,率先攀登,迅速解决战斗。8月4日,国民党驻守达埔的一个营奉命开拔,游击队当即设伏截击,剑光冲锋在前,直逼敌巢,乘胜解放了国民党“剿共”的主要据点达埔。后来敌人探悉此事系剑光率队所为,恼恨之下,标封了他的家。
  经过三年艰苦奋战,二支队粉碎了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武装的反复“围剿”,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到民国23年,已发展到4个大队500多人,开辟了3000平方公里、拥有30多万人口的游击根据地。这一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从闽西调来李延年第九师第二十六旅,驻扎在仁庄村(现石鼓乡凤美村),与永春特区区委的驻地新溪村(现达埔乡新溪村)仅隔数里。在十多倍于游击队的敌兵围困下,二支队频繁作战。24年3月,剑光率队在达埔仙洞与敌激战后,和支队长尹利东带领精干手 队30多人,从安溪转战晋(江)南,计划从同安打通到漳州的路线,与红三团取得联系。但由于敌人-严密,无法通过,只得回师安南永根据地。4月18日晚,队伍分两批从同安出发,剑光在前,尹利东在后。午夜过后,行至梧峰龙根山顶,叛徒苏天时假称腹痛,发难不走,拉长了行军距离。剑光闻讯,从队伍前头折回,正待查看究竟,不幸被苏天时开 击中。待尹利东赶到时,他已倒卧在血泊之中。剑光牺牲时,年仅24岁。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