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人物

林多奉

[公元1911年-1935年]

林多奉为[公元1911年-1935年]

  林多奉,字有承,号鼎新,蓬壶镇西昌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父皇潜,佃耕农,兼做脚夫和打草鞋贩卖为生,但却勒紧腰带,让多奉入乡中育英、育美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多奉转入南湖小学高小班学习。他资质聪敏,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在全县小学生会考中名列榜首,被誉为“一日两行,过眼不忘”的神童。16年秋,他从省立十二中学转学南湖中学。当时有位老师姓傅,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多奉从傅老师那里阅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经常与几个进步同学谈论时事,评议政局,联系到耳闻目睹的社会现象,思想境界不断提高。18年秋,多奉在南湖中学毕业,回到家乡西昌小学任教。翌年秋,由李南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在壶中、杰山、锦斗、长坑等小学任教,经常对师生和周围群众灌输革命思想,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多奉文才横溢,口齿流利,还善于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宣传革命真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成立后,多奉在蓬壶、达埔、锦斗等地,发动各村农会开展锄奸、打霸、减租活动。民国22年9月,安溪“青云楼事件”发生后,多奉任中心县委委员兼永春特区书记。他足迹遍及蓬壶、达埔、锦斗、玉斗、坑仔口等乡的穷村僻壤,深入发动群众,发展农会组织,建立赤卫队,配合二支队开展游击战争。23年2月,任安溪中心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这时,厦门中心市委和安溪中心县委决定加强对敌开展“ ”工作。多奉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同乡亲友关系,启迪国民党兵觉醒反戈。对驻扎蓬壶三角街的永春民团第三中队,实行“掏心战术”,协助组织奇袭蓬壶三角街战役。翌年2月,又策动林树、林科兄弟弃暗投明,配合二支队夜袭岵山保安队。
  民国24年7月,安溪中心县委派尹利东、林多奉到永春开辟新区。9月20日,多奉等200多人在达埔乡道场被敌人包围。几经苦战,终因力量悬殊,决定分两路突围。这时,多奉身染重病,带病突围至仙岭村时,疟疾发作,只好暂住一户农民家里。由于坏人告密,于9月23日被捕。多奉被捕后,敌人妄想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破获整个组织。他们先找来多奉的同学故旧,企图引诱他“自新”,多奉义正词严,一一给予驳斥。敌人见诱降不成,就刑讯逼供,要他交代出组织和关系人的名单。多奉凛然回答:“与我一起活动的人,是我邀他们来的,有我承担,不累他人。”敌人气急败坏,遂以砍头相威吓,多奉镇定地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多奉为革命,头断志不移”,“只要有革命存在,来生我仍然要投身革命”,表达了义无反顾的革命气节。
  民国24年9月26日,年仅24岁的林多奉在达埔慷慨就义。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