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范元辉 [公元1908年-1986年]

  • 范元辉(1908~1986年),又名富煌,出生于福建永定县金砂乡上金村农民家庭。民国16年(1927年)8月初中毕业后回村当小学教员。在张鼎丞引导下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同年加入共青团并加入农民秘密武装组织“铁血团”。 民国17年范元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奉张鼎丞之命率领一批青年参加永定武...[详细]

樊文德 [公元1908年-1935年]

  • 樊文德(1908~1935) 化名老苏、老霍,樊家圪坨村人。9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书,14岁到葭县螅镇小杂货铺当店员,3年后返家务农。 1927年,赴榆林谋职,在井岳秀部当兵二年。他厌恶国民党军腐败堕落,欺压百姓,遂回家务农。1930年,本村樊锦堂介绍他参加共产党。 1932年,他到安定县...[详细]

董云阁 [公元1908年-1933年]

  • 董云阁(1908~1932年),又名董光泰,曾用名董光华、董奕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永宁后山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其父早年往菲律宾经商,生意兴隆,家境颇宽裕。 云阁童年入家乡董氏开办的“四合成”药铺附设的私塾念书。民国9年(1920年)随父往菲律宾,在马尼拉继续就学。 ...[详细]

董策丞 [公元1908年-1972年]

  • 董策丞(1908~1972)又名金书。陕西凤翔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兴起,长城内外的热血青年纷纷奔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场。将近而立之年的董策丞,联络西府一带的爱国志士,在凤翔建立起一支有200余人的抗日队伍,准备开赴华北前线。然而,蒋介石虽然在七七事变后发...[详细]

丁学浚 [公元1908年-1936年]

  • 丁学浚(1908~1936) 丁家圪坨村人,家庭富农,自幼上学,在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名列前茅。 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习认真,思想进步。1926年冬,参加共产党。毕业后回吴堡小寺子、川口、丁家圪坨,葭县李家弯等村教书,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1934年,在本村群众会上带...[详细]

邓文钊 [公元1908年-1971年]

  • 邓文钊(1908~1971) 邓文钊,广东五华人。其先祖邓焦六,于清道光年间,在香港文武庙附近设元昌石行,承开石塘嘴至西营盘石山,承建筲箕湾、湾仔道、上环街市、石塘嘴等处楼房、马路达30多年,成为香港早期建筑业巨富。邓文田、邓文钊兄弟继承祖业,和睦相处。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派廖承志赴港,设...[详细]

邓金鎏 [公元1908年-1973年]

  • 邓金鎏(1908~1973) 邓金鎏,广东开平人。民国17年至21年(1928~1932),他在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后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26年毕业,留在协和医学院任儿科医师。民国28年任儿科助教。期间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蔓陀萝中毒》及《儿童急性脑炎十例》的论文。他还主编《...[详细]

陈卓莹 [公元1908年-1980年]

  • 陈卓莹(1908~1980) 陈卓莹,广东南海人。他幼年由祖母和姐姐抚养,7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香港东方商业银行当杂役。民国14年(1925)入粤剧班周康年班为学徒,不久离班赴上海,先在汇生牛奶公司当小工,后任职俭德储蓄会粤乐团。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前返回广东,旋即往台山县立...[详细]

陈之迈 [公元1908年-1978年]

  • 陈之迈(1908~1978) 陈之迈,广东番禺人,生于天津。是岭南名儒陈澧曾孙。民国17年(1928)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赴美国攻读历史与政治,翌年获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文学士学位。民国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翌年加入以胡适为首的独立评论社,协助编印《独...[详细]

陈颖焇 [公元1908年-1987年]

  • 陈颖焇(1908~1987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鹤塘乡溪边村。幼年失怙,母改嫁。民国9年(1920年),跟随继父学习竹编技艺。此后30多年一直在古田城关开篾店,潜心钻研竹艺。 解放后,颖焇的竹编艺术终焕发出异彩。1956年9月,他加入古田县特艺社,旋任社长,兼指导创新技术组工作...[详细]

陈桐雨 [公元1908年-1982年]

  • 陈桐雨 (1908~1982年) 又名实怿、沁,侯官县人,祖居桂枝里。其家六世行医。民国19年(1930年),进入福州中医学社学习3年。民国24年起,在祖居桂枝里开诊。桐雨继承祖传中医,兼学西医,总结临床经验,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尤以医治小儿麻疹闻名。1950年夏,一...[详细]

陈培英 [公元1908年-1967年]

  • 陈培英,字养才,建瓯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父为清末举人陈碧山,培英幼承父教,笃实勤学。民国15年(1926)以榜首成绩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民国22年毕业于河北唐山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学士。由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分派到粤汉铁路工段服务。民国27年,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他撤...[详细]

陈剑平 [公元1908年-1992年]

  • 陈剑平(1908—1992),板榄乡龙纳村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先后在柳州、南宁、天津等地任中学教师和桂林陆军学校指导员。1943年至1946年任广西省政府督导员,1947年任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组训组长,并被选为国民-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1948年任来宾县长。...[详细]

程学玉 [公元1908年-1978年]

  • 程学玉(1908——1978)又名开建,号作璋,湖北麻城人。生于1908年8月13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十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陵分校、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三期毕业。1938年后历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湖北站通讯员、息烽训练班教育长、武汉办事处副主任。1940年任中央训练团武汉分团总务处处长、...[详细]

陈国清 [公元1908年-1980年]

  • 陈国清(1908~1980) 陈国清,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荆溪乡光明村。父陈秀琛在香港经商。国清幼时在乡中念私塾。民国11年(1922)陈秀琛在福州仓前山岭后望耕里盖楼房,全家迁到仓山定居,他也于同年进福州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7年从英华书院毕业,翌年考进燕京...[详细]

陈波 [公元1908年-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第二炮兵后勤部原顾问。 陈波是河南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副营长、参谋、副团长、科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反“六路围攻”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团参谋长、...[详细]

柴汉生 [公元1908年-1968年]

  • 柴汉生 (1908~1968)原名柴浩,字汉生,府谷县院家峁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高小毕业后考入山西太原斌营中学骑兵科。1931年,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党的地下交通工作,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是年七月,党的地下组织在山西平定县高桂滋的驻军中发动兵变,拉出一部分组成红二十四军,由河曲渡...[详细]

曹华山 [公元1908年-1992年]

  • 曹华山(1908~1992),名增录,字华山,代号子房,峪口乡大页岭峰村人。1920年考入榆林中学,参加了轰轰烈烈的-。1929年5月在榆中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受党组织委派在乌镇高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师生写标语、散传单,发展党团员。1930年任葭县北区常乐堡区委书记、游击...[详细]

曹鸿碧 [公元1908年-1974年]

  • 曹鸿碧(1908~1974) 原名崇学,本县双湖峪镇曹家坪村人,九岁入双湖峪小学读书,十五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米脂三民二中,毕业后又到绥德师范就读,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绥师被查封停办后,曹鸿碧等十多人考入北平新办的政治大学。在那里,他除了刻苦学习外,还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并受党组织的安排,积极...[详细]

蔡孝固 [公元1908年-1984年]

  • 蔡孝固(1908~1984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石狮塘边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 孝固小时在家乡读私塾,民国13年(1924年)往台湾,以叔父蔡种来处学习经营布业。民国15年,回大陆家中;翌年往菲律宾,初半工半读。民国19年,返乡结婚;婚后重往菲律宾,在马尼拉市创办义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