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五华人物

邓文钊

[公元1908年-1971年]

邓文钊为[公元1908年-1971年]

  邓文钊(1908~1971)
  邓文钊,广东五华人。其先祖邓焦六,于清道光年间,在香港文武庙附近设元昌石行,承开石塘嘴至西营盘石山,承建筲箕湾、湾仔道、上环街市、石塘嘴等处楼房、马路达30多年,成为香港早期建筑业巨富。邓文田、邓文钊兄弟继承祖业,和睦相处。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派廖承志赴港,设八路军办事处,邓氏兄弟甘冒风险,将自己经营的崇德堂进出口庄,作为办事处的通讯、联络站,接收、转运侨胞和国际友人捐赠的款项、物资,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民国30年(1941)中共在港创办《华商报》,邓文钊出钱租房为报社社址,并提供部分办报经费;邓文田出任督印人兼总经理,并资助4万元自办印刷厂,使报纸顺利出版。
  邓文钊,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大英银行华人经理、华比银行华人副经理。抗日初期,参加宋庆龄为首的保卫中国大同盟,任司库,尽力操劳,募集大批经费,支持共产党抗日。民国35年(1946),国共两党谈判破裂,重庆《新华日报》-停刊,毛泽东电示中共广东组织复办《华商报》,邓接受委托,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亲任督印人、董事长,使报纸顺利复刊。同时,千方百计为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提供大量汽油,为解放海南岛协助进口大米7万吨。
  50年代后,邓文钊协助政府组织港澳工商界人士回国观光,带头与港澳侨领发起集资,于1951年春在广州创办公私合营华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引进外资的企业,亲任董事长,将所得利润投资建成最新设备的南方针织厂、东莞淀粉厂、徐闻和清远华侨糖厂及信宜等5间松香加工厂等一批企业,填补省内空白,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同时,冲破帝国主义的-,为国家提供大批军用、民用急需、紧缺物资,影响和带动部分港澳华侨工商界回穗参加经济建设。
  邓文钊历任广东省商业厅副厅长、省侨委副主任、民主建国会广东省工委委员、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71年在广州病逝。
相关院校:

剑桥大学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