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1901年—1987年),又名罗善培,广东省大埔县人。早年就读于集美学校师范部,在中共广东区委的指导下,与李觉民等人在校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星火社”等进步团体,创办《星火周报》,传播马列主义,多次发动和组织- 。1925年9月,加入共青团组织,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1926年初,毛...[详细]
鲁安一 (1901--1941),字肇初,号惠卿,洵阳县神河天池岭人。家道富裕,幼读私塾,继就读县立高等小学三年,又回家入私塾深造。1929年至1937年在小神河口、神河街学校任教,1932年任小神河村村长,1933年任南区区长,数月后因区级建制撤销离任,居家理财。生性刚直,不畏权贵,好抱...[详细]
李子健(1901~1966)原名秉乾。陕西三原人。1922年渭北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1月,受共青团中央派遣回三原,协助在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的共青团员姚志哲建立团组织。2月23日,三原的共青团员在李的指导下开会,正式成立...[详细]
李卓儒(1901~1987),原名李鸿绪,康家港乡李家湾村人。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五。少年时在县实业学校上学,后考入榆林中学。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陕从事教育工作。1929年任延安四中教导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进步学生一起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曾被捕入狱。20世纪30年代,先后...[详细]
李永 (1901-1973),吉林省永吉县人。1917年随父到哈尔滨谋生。1918年到1936年,先后在哈尔滨铁路检车段、机务段当小工、修车徒工、工匠、司炉和学习司机。37岁当上机车司机。日本投降后,他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工作,1947年初当选为劳动英雄,参加铁路局群英大会。同年6月9日,担...[详细]
刘宝生(1901~1986年),原名细古,别号老林。福鼎县岭头下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贫苦农家。10岁当牧童,18岁当长工,后来当工匠。民国25年(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任中共岭头支部书记;同年8月参加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1月,任中共泰东南区委文书。民...[详细]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 岁与柳直荀结婚。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 岁与柳直...[详细]
李荣(1901-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男,1901年出生,四川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曾在中央红军大学学习,参加长征。1935年8月调任红军左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后任第33军参谋长。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谋。1938年夏调第1...[详细]
李秋岳(1901--1936),女,朝鲜族,原名金锦珠,别名张一志,外号小黑李子。1901年,生于朝鲜平安南道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黄埔军校工作。1927年8月,党组织派她去苏联学习。1930年春回国后,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担任过县委委员、妇女部长、镇北区委书记...[详细]
林珠光(1901~1975年),又名聚根。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早年就读马尼拉中西学校,后继父业,成为当地富商。民国9年(1920年)捐资在家乡前埔创办以其父名命名的云梯学校。民国12年,捐助4万银元扩建厦门双十中学校舍,并每年资助经费5000银元,长期任该校董事长。在菲律宾曾任中华青年体育会会...[详细]
林英藩(1901~1974) 林英藩,字见楼,人称森元英,又称英英,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福州郊后坂乡中医世家,祖辈五代行医。英藩自幼严承家训,6岁起即在父严督下学习经史,13岁起从父学医。英藩自幼聪颖,学习勤奋,较好地掌握祖传的医术。19岁时父亲去世,翌年,英潘开始独自行医,他出手...[详细]
林宪杰,乳名钟瑞,后易名林枢、林一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大桥镇溪沙村。12岁时,其家与横洋村陈某因田地纠纷打官司,宪杰在衙堂据理力争而胜讼,名闻乡里。其父恐其长大后惹祸,强令辍学,而其童养媳之父极力支助他往古田私立超古学堂读书。民国8年(1919年),毕业后由美国传教士聂氏推荐至福州...[详细]
林维邦(1901~1951年) 林维邦,原名林以文,别名林士木,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初八,大田县谢洋乡草垅崎人。先后任民军小首领、大田县民团营长、宁洋县知事、漳平县县长、福建省政府咨议员。解放前夕,任宁洋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宁洋县维持会主席等职。 林维邦青年时期,适逢军阀混...[详细]
林泗水,字向曙,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二十七日生。祖父林景卫,字文国,清光绪年间福建水灾捐赈有功,钦赐“奉政大夫”六品州堂卫。父林芳定,务农兼乡村医生,热爱家乡公益事业。泗水童年读私塾,后就学集美师范。在校勤勉好学,又好书法。对生物一科尤感兴趣,致力于达尔文所著物种...[详细]
林惠祥(1901~1958年),字圣麟,又名石仁、淡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十五日生于晋江蚶江(今属石狮市蚶江镇)莲埭村一个商人家庭。曾祖父在台湾经商,事业发达,至父亲林毓鉴时家道已衰落,仅经营小商业。惠祥自幼随父在台湾生活,至宣统元年(1909年)回故乡蚶江入私塾读书。民国元年,考...[详细]
李明秋,1901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石坳乡一贫苦农民家庭。25岁那年,他见家乡的农-动搞得轰轰烈烈,便瞒着老实忠厚、谨小慎微的父亲,参加了秘密的农民协会。1929年,他担任了石坳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员;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裁判部长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详细]
李来通 (1901~1954)字达聪,本县黄甫人。出身医学世家。8岁入私塾,受父亲中医启蒙教育,18岁起开始行医。 李来通在长期的医务生涯中,刻苦钻研,探究医理,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擅于妇、儿疾病,对急危重症尤有独到见解。有一年高而瘫痪的妇女,0生蛆,衣、被、炕、地到处都有,经他用偏方治疗3...[详细]
李道宗(1901~1928),字太和,名章保,号踏峨,今石陶乡排下村人。民国3年(1914),投考安化培英堂,名列第一,免费入学。民国5年,培英堂毕业,因家贫,辍学助耕。民国9年,房亲李秀仁资助八吊铜钱,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以勤敏过人,屡获优绩优遇。八吊铜钱读完一师,被乡人传为美谈。民国13年...[详细]
李卜(1901~1966)祖籍山西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盐湖区),5岁丧母,由其父养大,因家贫自幼学做木工、瓦工,稍长外出谋生,流落陕西。1929年在富县娶妻成家,落户定居。 李从小酷爱戏曲演唱。在蒲城县因打莲花落唱小曲忘记了做木活,受到主人的责难。此后,干脆丢弃木工家具,跟随戏班演唱戏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