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林泗水

[公元1901年-1974年]

林泗水为[公元1901年-1974年]

  林泗水,字向曙,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二十七日生。祖父林景卫,字文国,清光绪年间福建水灾捐赈有功,钦赐“奉政大夫”六品州堂卫。父林芳定,务农兼乡村医生,热爱家乡公益事业。泗水童年读私塾,后就学集美师范。在校勤勉好学,又好书法。对生物一科尤感兴趣,致力于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等植物学说的研究。
  民国13年(1924)6月,泗水师范毕业,即到安溪县国民党党部筹备处任秘书兼公立安溪中学教务主任。14年7月,奉调任省党部组织处调查干事。17年春,任崇德中学训育主任。是秋,回家乡,任魁美小学校长兼蓬莱小学校长。领导有方,工作认真,颇著成绩。
  32年7月,泗水任集美学校教员兼三青团集美分团干事。时安溪县长陈拱北兼-青年团福建支团安溪分团筹备处主任,调泗水任安溪分团干事兼书记。后任安溪分团干事长。
  33年春,泗水兼任知识青年从军集训队教育长,集训一个月后,他带着青年军到江西黎川,由青年军208师接收,编入623团。6月,他被选为安溪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翌年11月,正式被选为议长。
  35年5月,泗水和归侨陈丙丁及旅厦人士许子晖、叶采真等倡组复路委员会,泗水被推为主任,于龙门设办事处,筹资修复因抗战遭破坏的安(溪)同(安)公路。是年冬,全线通车。
  35年下半年,泗水和王兆畿竞选“行宪-”代表,各成立竞选班子,组成“拉拉队”,轰动全县。王瑞璧支持王兆畿竞选获胜,后王瑞璧任县长,因而县长与议长、县党部与三青团之间加深了内讧。
  38年8月,泗水看到安溪大部分已解放,8月20日带其如夫人和幼子避居厦门。10月14日,解放厦门的战斗已打响,泗水仓皇离厦往台。在台湾,他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三组总干事,专门委员。后又到“革命实践研究院台湾省建设问题研究班”第三期受训。在台从事华侨工作。
  1964年4月间,泗水被选为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理事长。1965年以后,他把由大陆带去的县情资料加以整理,作为附编刊在重印的乾隆版《安溪县志》之后,合成一书,于1967年11月问世。1968年以后,泗水在乡亲间奔走劝募,历时4年,筹足资金,于1972年6月间,在台北市购置大楼一座,作为安溪会馆。
  泗水治学不倦,书法有名于时,著述有:《中国十五大书法家》、《北魏书法导论》、《青春期之卫生》、《达尔文学说一脔》、《遗传学概论》、《食用植物学》、《昆虫学概论》、《人生之体验》、《中国国民党在海外》、《安溪县志增撰附编》和《安溪同乡会特刊》等。其中《北魏书法导论》一书于身后获台湾“中山文艺创作奖”。
  1974年10月3日林泗水病逝于台北市。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