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仓山人物

林英藩

[公元1901年-1974年]

林英藩为[公元1901年-1974年]

  林英藩(1901~1974)
  林英藩,字见楼,人称森元英,又称英英,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福州郊后坂乡中医世家,祖辈五代行医。英藩自幼严承家训,6岁起即在父严督下学习经史,13岁起从父学医。英藩自幼聪颖,学习勤奋,较好地掌握祖传的医术。19岁时父亲去世,翌年,英潘开始独自行医,他出手不凡,第一诊以一剂真武汤治好商人李依白阳虚感寒,神昏谵语症;第二诊以景岳金水六君煎加沉香平陆永乐老人气喘病;第三诊以附子汤加肉桂、童尿治愈老人陈治瘴阳脱之症。
  此后,“森元英”医名初扬,但英藩深感祖传医术未全学到手,行医之余潜心攻读祖传医书医案,终于在医学理论上掌握祖传医术之秘,使自己的医术不断提高,病人接踵求医,门庭若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藩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51年他加入福州市卫生协会、中国红十字会为会员,1953年加入福州市中医学会。1956年他从后坂乡到仓山区行医,与郑孙谋等人在仓山下渡共同组建福州市第一联合医院,1958年改名为仓山区中心医院。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英藩打破“林家饭碗不可外传”的祖训家规,将祖传的《伤寒》、《金匮》、《六经辩证》、《六经运用治疗》等医籍贡献给省卫生部门出版。1958年省卫生厅特发奖状予以鼓励,后来他又将家传单验方3集和一部10万多字的《和斋医案》公诸于世。
  英藩精于内科,擅长妇科、儿科,对肺、胃、肝、肾的难症别具治验,一生中治好无数疑难病症。患者李依美患糖尿病21年,至全身浮肿而求医。英藩依舌脉断为“阴虚水泛”。投方济生肾气加肉桂引火归原。2剂后患者开始小便,3剂后目能张开,5剂后肿胀见消,诸症平息。林家祖传自制的“胃痛蒌薤丹参饮”,历代沿用治疗各种胃病有良效。经英藩多年临床实践,变一方治一病为治多病。据不完全统计,仅1961年,就用此方治疗重症胃痛等消化道病人达2500多人次。
  1959年英藩当选为仓山区人民代表,1960年被评为省卫生先进工作者。60年代初被评为省名老中医(五级中医师)。他撰写的主要医学著作有《新医理论解释家传秘方》、《谈<伤寒>心得与<六经本义>》。此外还写《见楼医话集》、《见楼医案集》、《自制胃苓痛泻合剂治胃肠型感冒疗效介绍》、《胃病验方“蒌薤丹参饮”的辩证治疗》、《阴阳两亏咳血症治》、《尿血治验》、《酒疸》、《湿热内蕴发黄》、《肝炎的中医辩治》、《高血压病中医辩治》等。
  1974年,林英藩病逝,享年73岁。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