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悔尘(1900—1957) 女,大涌南文村人。出生于华侨家庭,其父携眷赴美经商,两姊弟均在美国加省大学读书,其读教育,弟弟江河读医科。其弟本有学成归国致力祖国医疗事业的抱负,但不幸在毕业那年因车祸身亡。其悲怆之余,决意完成弟未竟的愿望,在美华侨中筹集30多万美元,于民国11年(1922)回...[详细]
向达 (1900—1966)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湖南省溆浦县人,土家族,1900年生于溆浦县麻阳水乡一个小官吏家庭。曾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长沙明德中学、东南大学文史地部。1924年考上商务印书馆临时暑期,凭着文史与英文的过人学识,得以留任英文见习,直...[详细]
吴克坚 (1900-1986) 《新华日报》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湖南省平江县城关镇人,1900年11月生于平江县城关镇一个理发工人家庭。早年就读长沙岳云教育专科学校,参加爱国-,发起组织乐群书社。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受党组织委派去武汉、上海、广州等地...[详细]
伍蠡甫 (1900—1992) 伍蠡甫,笔名敬庵,新会麦园人。父伍光建,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少受家训,天资聪颖。早年先后在北京汇文附小、上海青年会中学、上海圣翰大学附中、复旦大学预科及文科就读,成绩名列学子前茅。继而以优异成绩留学伦敦大学,潜心钻研西方文学理论。 30年代初归国。民国期间...[详细]
吴不忧(1900-1971),祖籍福建龙岩。20世纪初,曾是中共领导人邓子恢的同窗好友,在邓的影响下,参加福建农民起义活动,因被当局通缉,逃亡流落到南雄定居。1933年,吴不忧联络福建同乡集资创办农工米机厂,班产大米十吨,为新中国成立前南雄最大的粮食加工厂,对国计民生颇有裨益。 1947年,...[详细]
文士桢 (1900-1981) 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人,1900出生于益阳县一个渔民家庭。少年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就读于益阳县箴言书院,曾学习绘画雕刻。1923年考入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师范部学习,担任学生会干部,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详细]
泾渭(1900—1960) 曾用名其猛、鼎。香山县人。民国16年(1927)考入广东航空学校。1929年毕业后参加过中原大战,任广东空军第二中队分队长?第一中队分队长,第六中队副队长、第七中队队长。1936年7月北飞投蒋(介石)。后参加抗日,曾任南京空军第二十九中队队长,广东航空总站站长、航...[详细]
王子俊(1900—1990),本市白庙乡王家岭人。1924年中学毕业后,学习中医,从事医疗工作。对内科、妇科、小儿科颇有见地,治疗疑难杂症更有奇效。解放后,在中医联诊所当医生,联诊所组建为市中医院后任院长,1960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陕西省群英会,受到省人民委员会的表彰。“文革”中处理回家。党...[详细]
王则鸣 (1900-1928)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湖南省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队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0年11月生于湘乡县第二十五都德田乡一个农民庭。1917年春考入湘乡驻省中学第三班。通过同乡蔡和森结识了毛泽东、彭璜等,并受其启发,坚...[详细]
王力(1900—1986) 原名王祥瑛,字了一。博白人。生于书香家庭。自小聪颖好学,五六岁即诵读唐诗、学习书法,11岁考入博白县高小就读,成绩优异。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一边任私塾教师,一边精读见到的藏书,学问日长。1920年应聘到县内有名的新学李氏开国学校任教。1924年得资助,到上海考入南方大...[详细]
宛旦平 (1900-1930) 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新宁县人,1900年12月27日出生于新宁县杨溪宛家岔一农民家庭。1922年,由其舅父和宗祠族产资助,考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读书。在长沙求学期间,得到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共产党...[详细]
涂正楚 (1900--1928) 中共湖南省委委员,长沙市委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人,原名涂正初, 1900年1月出生于一贫苦农家。3岁随全家迁往安源煤矿。12岁辍学到煤矿机修厂当学徒。学徒期满后到长沙考入湖南兵工厂当机械工。他看到自己修理的-,不是用来抵...[详细]
闫生荣(1900~1987) 商州人。8岁时拜商县沙河子张某为师,学习练功。11岁拜丹凤县茶房水沟李新茂(李氏“三蛮”后裔)为师,习练武术拳械。由于勤奋好学,深受其师宠爱,先后对“撞锤”、“枝子”、“抄手”、“豹月功”和少林拳术的“太子红”、“大小青龙战锤”等学得样样精通。对“黑龙拳”、“双...[详细]
阮云光(1900—1991) 原名文光,别名煜或旭,沙溪圣狮村人,民国9年(1920)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美术科,与安堂乡林介如(中山名画家)同班,两人往来密切。适逢名画家高奇峰、高剑父任教,遂将岭南画派的韶光尽收腕底。1926年其入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3年,毕业后回家乡在龙...[详细]
区瑞芝(1900~1994 年),原名尧楷,字宗钰,笔名风流记者、我是忠义乡人、忆燕楼主。原籍新会,世居佛山镇青云大街,是资深报人,佛山掌故、民俗、街史等著名作家,人称“佛山通”。区瑞芝少时家境尚算宽裕,其父区森,在佛山镇大新街开设义和家用铜器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区瑞芝在谭伯衡私塾读...[详细]
屈仁则(1900—1964) 原名增荣,字德裕,绰号“佛爷”,小榄屈家庄人。行伍出身,自幼丧父,曾在广州黄埔军校受训,与袁带有故交。民国13年 (1924)3月任广东陆军第一军第五混成旅司令部少校副官。民国20年(1931)4月任中山警卫常备队第九大队少校大队长。民国27年至28年(1938...[详细]
丘鉴志 (1900-1951),又名丘允文。大源乡菖蒲塘村人,父早丧,由母钟氏抚养成人。 民国 3 年 (1914),考入乐昌高等小学。民国 6 年在省立工校读书。期间曾参加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领导的广东-。民国 11年,工校毕业后,丘与同学创设“新学生社”,参加谭平山、彭湃、杨安...[详细]
欧阳钦 (1900——1978)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委-。 湖南省宁乡县人,1900年8月生于宁乡县邓家冲。儿时父母双亡,由外祖父抚养。1915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18年7月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工科班学习法文和工科知识,结识了毛泽东。19...[详细]
莫廷森(1900-1948年),字子乔,三区那乌(今春湾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政科。学成回来得县长李伯振器重。民国15年8月出任阳春县立中学校长,把原来初中四年制改为三年制。 民国17-22年(1928-1933年),廷森先后任台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