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良(1900~1927)原名培基,字子善,化名银莲。陕西长安李下壕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少时在本村读书,1918年考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西安学生反帝反封建的-。后经常与在京、津、沪等地上学的好友雷晋笙、方仲如、陈雨皋、岳劼恒、唐得源、张锋伯等保持通信往来,相互...[详细]
李维屏(1900~1945)又名维平,化名党益民。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2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华县私立咸林中学。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魏野畴当时执教于咸林中学,向学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李在魏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初任青年团华县支部书记,随...[详细]
刘铁城 (1900-1952),字凤石。辽宁省辽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1924年应聘到大连铁路总医院工作。1929年应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教务长李希真的邀请,与张柏岩、贾连元等一道来到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市立医院内科主任,兼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教授。1935年该院由日本赤十字社接...[详细]
刘士武(1900--1936)珠河县(今尚志县)人,1934年8月,被中共珠河县委派来延寿,任中共延方特别支部领导,先任组织委员,后任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群众,以中和的天台山为根据地,配合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斗争。1936年4月,加信自卫团兵孟庆余去中和南山搜集抗日联军情报,被抗日联军抓获。刘士...[详细]
刘少山(1900~1988年) 刘少山,又名刘必鼎,福州市鼓楼区洪山乡西河村人。 少山早年随祖父刘景榕学医,历5年,熟背《伤寒论》113方397法,精读《医宗金鉴》、《温病条辨》、《傅青主女科》等,并把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名言作为座右铭。 民国15年(1...[详细]
刘洪翥(1900.10-1969.9) 刘洪翥,字文轩,原籍河北省三河县,后随父移居黑龙江省龙江县。1920年7月,在齐齐哈尔省高师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到呼兰任教。初任小学教员,后任兰东、北关、道文小学校长。刘擅长体操教学,他组织学生表演的器械操、罗汉操,使县人大开眼界,倍受称赞。1925...[详细]
刘攻芸 (1900~1973年) 原名驷业,以字行,侯官县人,家居光禄坊。父刘步溪为著名盐商。民国16年(1927年),攻芸在英国伦敦大学经济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讲授经济学。民国18年,任中国银行总账室主任,后改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又调任交通部邮政总局副局长兼邮政...[详细]
刘凤会 1900年生于牛家乡镶黄旗三屯,刘氏自幼家贫,身高胆大,性情豪爽,爱打不平,武功颇佳。青年时代,在山东省军阀张宗昌手下当马弁。后携张的七姨太乘火车潜返故里时,在沈阳为张手下军兵阻截,刘无奈弃张妾跳车逃回。 回家后,因生活窘迫,介身绿林。时日寇侵占东北。涂炭中国人民,刘义愤填膺,自号...[详细]
刘宝堂(1900~1941) 刘宝堂,字玉亭,本县顺宁乡桃梨坬村人。 青少年时在家务农。性刚直,讲义气,重交情。他看到地方官吏苛捐杂税,地主豪富重利盘剥,土匪四起骚扰,搞得老百姓无法安生,便思谋弃农从戎,自立山头,干一番大事。 1918年,刘宝堂在离家20多里的杨渠寨子竖旗聚集义士,...[详细]
李士豪,字俊卿,诸暨盛兆坞李村人。1915年,在绍兴第五中学就读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丧权辱国廿一条的-。1919年夏,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参加了“国耻图雪会”,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同年秋,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毕业后,回家。由于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思想的影响,于1926年赴广州参加...[详细]
林荣年(1900~1992年),平和人。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同年底任该医学部附属医院住院医师。民国19年起,历任杭州医院皮肤科、福建省立医院皮肤科主任,江西省立医专皮肤科教授,福建省立厦门医院、厦门市立第一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原厦门中山医院院长、厦门市立...[详细]
林清炎(1900~1938年),罗源县飞竹乡人。民国19年(1930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飞竹、塔里、三角洋、陶洋、马洋、下漈、斌溪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任赤卫队队长。同年12月,在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黄孝敏领导下,参与组织飞竹农民-。民国21年11月,林率队配合闽东工农游击...[详细]
林电岩 (1900-1938),原名林炯,字电岩,曾用名马良、王德、阿木村。浙江省临海县人。1924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下半年回国,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担任国际代表团翻译。1933年夏到哈尔滨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详细]
李居时(1900~1972) 化名老和,大石坬 人。8岁帮父干家活,15岁起念过3年冬书,l8岁起种田、扳船,20岁跟堂兄李和时学习中医内科,为穷苦人除疾。 1934年,吴堡人民闹革命如火如荼,李积极参加,于本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他任主席,组织赤卫队,搞土地分配。1935年3月,薛文桂介绍他加...[详细]
李金发(1900~1976) 李金发,现代著名诗人、美术家,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字遇安,又名淑良,笔名有金发、华林、兰帝等。14岁在梅县高小毕业,接着到香港罗马书院攻读英语。民国8年(1919)应上海复旦中学邀请,赴上海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同年夏到法国马赛、巴黎留学。翌年入法国国立美...[详细]
李洁之(1900~1994) 李洁之,原名清廉,字洁之,曾用名李濂,后以字行,又号子正,广东兴宁人。早年就读新陂小学。稍长与堂兄合作经营生意。他喜读班超、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传记,熏陶日久,并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便毅然外出从军,先后毕业于陆军步兵军士教练所、陆军步兵学校将...[详细]
李汉森(1900~1961),又名李嘉林,华安县华丰镇人。生于漳平县官田乡桂东洋村,因家境贫寒,3岁时就被卖到华安县华丰镇灰埕内李岸为子。中学在福建省立第九中学就读,以后又获北平法政大学毕业证书。 民国12年,李汉森随堂兄李玉如到漳平县政府任庶务,后又到连城县任警长。李玉如被红军处决后,他回...[详细]
李德(1900~1974)原名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在华期间的化名,笔名华夫。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支持左翼社会主义运动,后加入德国共产党。大战爆发后被奥匈帝国征集入伍,在与帝俄军队作战中被俘,俄国十月革命后参加苏俄红军,曾任骑兵团团长、旅参谋长。后返回德国,因参加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详细]
李大超(1900~1984) 李大超,广东五华人。少年时毕业于梅县省立第五中学,18岁考入北京大学。民国11年(1922)开始从事当地国民党的秘密宣传工作。民国13年被选为区党部委员。民国15年南返,历任汕头东路总指挥部第一军政治工作、闽军第十七军第二师-表、独立第二旅-表、新编第一军顾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