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照寰(1898~1968) 黎照寰,字曜生,广东南海小塘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兄资助赴美留学,先后获纽约大学商科学士、哈佛大学理科学士、哥伦比亚经济科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等学位。留美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参与创办了留美学人组织的中国科学社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详细]
李翥仪(1898~1948)女。陕西蒲城人。幼年随经商的父亲李思忠到成都。1913年入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次年越级考入女师附中,成绩优异,被编入留学预备班。1919年被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录取。因其母不愿女儿远离,当年未能入学;次年再考,又以高分被北京女师大录取,四川省宿辈吴蜀猷和陆慎...[详细]
刘英源 (1898-1978),河北省阜城县人。18岁时来到哈尔滨,在道外鸡鸭公司(今肉联厂)当钳工。1924年因被裁失业去沈阳,不久又返回哈尔滨市,经人介绍到新建的马家沟电业公司发电厂当工人。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后,民主政府接管了发电厂,他担任修机主任.在敌人-和哈尔滨断电的情况下...[详细]
李铁民,本名鍢,字原周,达埔乡岩峰村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幼读私塾,12岁进其父在乡开设的商店学习记帐写信。他聪颖敏悟,勤奋力学,尤其喜爱诗歌和小说,逐渐以能诗善文闻名乡里。 民国4年(1915),铁民到新加坡,在他父亲当经理的南春公司任职,业余读了一些民主思想的新书,接近一些革...[详细]
李馥清(1898~1972)女。名学菊,字馥清。陕西白水人。少时,就读于县立小学堂。1925年到西安,开始接触并阅读马克思著作和《新青年》《向导》等刊物。同年冬,由雷晋笙、王文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西安东九府街支部书记,参与西安妇女协进会领导工作。曾与王观政一起创办《陕西妇女》;组织西...[详细]
林温雅 (1898~1973) 字致如,号蔚人,乳名仲典,塔庄乡莲宅村人。民国8年(1919)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深造。民国10至18年先后在本县文泉中学、天儒中学、南平樟湖坂学校及福州英华中学任美术教师,勤奋执教,日渐驰誉画坛。民国19年旅居南洋,初在沙捞越诗巫各中学任美术教师,...[详细]
林天录,南平县(今南平市)樟湖坂溪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祖辈渔民,自幼在船上生长,未进过学堂。稍长,继承父业,撑船为生。他长期生活江上,对闽江河流情况了如指掌。闽江上游河床浅,暗礁多,水流湍急。三都口至双坑村的河道最为复杂,河床形似秤钩,俗称“秤钩湾(滩)”,明石暗礁毗连,且落...[详细]
林光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二十四日生于屏南县路下村基督教家庭。他青年时代先后毕业于古田私立初级中学、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书院、福建私立道学院(基督教)。继而在英华书院任教员。民国19年(1930年),由教会资助到美国都鲁大学学习。民国21年获硕士学位。民国22年回国后,与福州华南女子学...[详细]
李黎洲(1898~1977年)原名祖馨,字伯羲,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生于大桥镇隆德洋农家。8岁入塾,12岁进古田超古学堂。民国3年(1914年)毕业,升入福州协和道学院。其间,他注意研读中国文史、宋明理学、清初朴学,亦涉猎欧美资本主义初期的理论著作。 民国5年,黎洲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详细]
李景铭(1898~1952) 字星恒,本县双湖峪村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文化教育的熏陶,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在其祖父的悉心指导下,刻苦自学《内经》、《本草纲目》等古典医著,医术精进。景铭擅长脉学、精治伤寒,经多年临床,医术更为精湛。1926年在双湖峪镇开办“万和兴”药店。景铭一生救死扶...[详细]
廖世翠 廖世翠,女,浙江龙泉宝溪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浦城双门井李启贵妻。民国20年(1931),其夫去世,她抚养2个儿子,生活十分困难。民国30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到双门井一带宣传革命道理,世翠觉悟提高很快。次年,张麒麟、傅家立、曹景恒率领游击队住在附近山棚里,她的大儿...[详细]
梁寒操(1898~1975) 梁寒操,曾名翰藻,号君默,广东高要人。早年苦读-诗赋,有“高要才子”之称。民国9年(1920),在广东高等师范毕业,翌年入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工作。民国13年被任命为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党部第四分部书记。其间,开始与广州市长兼市党部主任孙科接触,奉孙命兼任市党部青...[详细]
雷晋乾,1898年12月生于湖南省祁阳县。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与进步同学蒋先云、黄静源一起积极投身湘南的反帝-,参与组织了“马氏(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衡阳文化书社,并成为革命团体“心社”的首批成员之一。1921年,雷晋乾加入了社...[详细]
霍子乐(1898~1967)原名霍育丰。陕西绥德人。1921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4年毕业后,谢绝了友人邀请留京、津工作的机会,回到偏僻的陕北,协助中共早期党员李子洲创办绥德县单级师范(1926年停办),并担任教务主任。他积极向学生传播新文化,鼓励、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详细]
胡积海(1898—1948年),字中天,男。长武县进贤区(今相公乡)胡家河村人。家境贫寒,事亲至孝。有勇有谋,敢做敢为。 民国十五年(1926年),长武知县陈兆丽,勾结国民军收编的一个杂牌连驻扎县城。连长逯韬,纠集兵痞游民,扩充势力,自称为团,虚设10连。逯韬预征田赋,肆意搜刮,纵兵为匪,烧...[详细]
黄镇球(1898~1979) 黄镇球,字剑灵,广东梅县人。早年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民国9年(1920)回粤任粤军第一师上尉参谋,次年授少校军衔。民国11年代理第一师副官长,随孙中山北伐,参加讨伐陈炯明、刘杨诸役,改任补充团团长,第十一师三...[详细]
黄曾樾(1898~1966年),字荫亭,号慈竹居主人,永安城里人,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四日。他的祖父黄汝铭,曾任尤溪、长乐、福清等县县学教谕。 黄曾樾出生于长乐祖父任所,不满周岁时,即由母亲刘氏带回故乡永安。他初入私塾,幼年聪颖好学,日渐长进。民国元年(1912年),14岁...[详细]
黄琪翔(1898~1970) 黄琪翔,原名其祥,字御行,广东梅县人。出生于贫苦农家,早年就读于梅县务本学堂、广州优级师范附中。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经武昌第二陆军预备中学,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学习。翌年毕业,被派往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任排长。后调回...[详细]
黄庭翼 (1898~1987年) 字少梅,鼓楼区人。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天津新学书院,因年少体弱多病,遂潜心学医。民国15年,到北京向孟子英学针灸。民国17年末,由孟介绍到沈阳,向闻名辽、沈的针灸家夏净庭夫妇学习。两师授以世传浅针医术(即钅是针)及针灸医案。回福州后,以针灸专科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