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晃(1897~1972),字景梅,今汨罗市弼时镇人。早年毕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后留学日本。民国7年,在日本参加“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而被捕入狱,后经留日学生监督处保释回国。8年7月,赴法勤工俭学,先在史来德雷诺工厂当钳工、车工,10年考入法国迪早大学。13年毕业回国,任湖南铁工厂技士...[详细]
潘大斌 (1897~1931) 潘大斌, 壮族,龙光乡新龙屯人,8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成人,未进过学堂,家庭贫寒,1924年为谋生路而投军,1927年退役。192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天(保)向(都)农民自卫军,任班长,带领农军英勇作战。1929年12月农民赤卫军在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详细]
麦逢秋(1897~1985),别号月楼,乳名承润,海南省儋县排浦镇罗城村人,后迁到排浦墟定居。1917年儋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1920年7月,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州市广雅中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荣获广东省政府批准半公费赴法国留学。1925年秋,因政府停止资助而-休学回国,在家协助父亲经营小...[详细]
陆志鸿(1897—1973),字筱海,嘉兴人。陆祖穀长子。幼年由祖母、父亲授读诗书及历史、地理、算术。1915年中学毕业,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转入本科。1920年毕业,以优异成绩免试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采矿科,研究金属采矿。1923年撰毕业论文《浮游选矿》,获日本学术界...[详细]
鲁长友(1897—1968),原籍绍兴,嘉善杨庙乡北珠村人。解放前看牛当长工26年。建国后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长年选穗留种,培育优良稻种。1951年,精心耕作的12亩“落霜青”平均亩产425公斤,其中2.6亩晒干扬净过秤,亩产达525公斤,成为超千(市)斤的丰产田。1952年,被评为浙江省特...[详细]
黎禹南(1897~1945)原名瑞淮。六硍乡鹿垌村人。出身富裕家庭。青年时到广东地方自治训练所学习。毕业后回合浦任第四十七区委员,后来任广东省新会县政府科员、梧州某锡矿出纳、横岭联防团总办事处主任。并曾到兴业县城(今石南镇)经营桐油生意。 1935年秋,秘密接待共产党人滕先庭和吴进廷到横岭竹...[详细]
李亚农 (1897~1933) 李亚农,字云初,号亚安,别名天岩、克毅,长沙县果园大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5年,他到长沙伯父李肖林开设的鸿飞印刷厂学艺谋生,不久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发动青年学生起来反帝救国,重组湖南省学生...[详细]
李小缘(1897~1959) 著名历史学家、目录学家、中国图书馆学的先驱。原名国栋,南京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翌年赴美留学,获图书馆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其间曾服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并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终身会员。民国14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教授和图书馆西籍部主任、图书...[详细]
刘中一(1897-1937) 名嵩,字连峰。岳西县中关乡人。1924年毕业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附属高中,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回乡从事革命活动,任沙村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并以文蔚小学校长的身份秘密组织“农民协会”。1929年冬任游击大队长,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同年5月任...[详细]
柳苦民(1897—1930),原名志连,又名兆根,参加革命后改名苦民,温岭县(今温岭市)江厦岭脚村人。10岁丧母,15岁时父兄相继病死,给地主放牛,稍后以打短工、撑船、卖缸度日。1927年,由梅溪小学教师俞诗言介绍加入共产党。1928年1月,任中共温岭县委常委,分管武装工作,化名赵连福。同年秋,...[详细]
刘汉之 (1897~1928) 刘汉之,字良佐,号聘三,善化县龙喜竹山坪(今属&沙县黄花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幼随父就读挚馆,后人高岸、临湘高小,1914年考入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人湖南第一师范,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底,他自费赴苏...[详细]
李世生(1897~1947)龙川乡仁相村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读过小学,小时爱打抱不平,爱护贫苦兄弟。年青时,乐于帮助贫苦农民劳动,逢农忙时节,主动帮助困难人家劳动。1929年,韦拔群派黄大权等3人到仁相村宣传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道理, 李世生积极拥护,参加了革命活动。当年,仁相村成立农...[详细]
李谦(1897~1976),湘阴县人。曾任湖南保安司令部独立师副师长,少将军衔。1949年参加湖南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某师副师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同名人物: 李谦 陕西省西安长安 [唐] 李谦 (1900~1931)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详细]
林英(1897~1972),字赞谟,号雅斋,海南省文昌县重兴镇忠厚岭村人。先后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日本陆军步兵专门学校读书,后在何应钦部历任排、连、营、团长。1929年任旅长。1930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5月27日,晋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期间任荣誉第一...[详细]
旷继勋,号吉臣,生于1897年,贵州省思南县人。少年读私塾3年。16岁时入川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0年升连长,1923年升营长,因受《向导》刊物影响,在自己的队伍中传播革命理论。1925年部队编入邓锡侯江防军黄隐部,任过团长、旅长等职。当他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广东“...[详细]
李克清(1897-1931),字秋潮,号镜海。横县横州镇西门李人。广西省立工程专科学校毕业。中共党员。1926年春,李克清在南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进步学生领袖之一。在他的带动下,吸收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相继成立了团支部,李克清担任南宁省立工程专科学校团支部书记,不久被吸收加入共产党。...[详细]
李大姑(1897~1977),原名李鸾英。辖区南国街人。出身城市贫民。 解放前,家境清贫,从未入学就读,结婚后生育3男3女,遭受卖子、儿子被抓壮丁下落不明、丈夫病故的打击。丈夫病逝后,一家人的生活由她维持,以卖水为生,终日劳累,不得温饱。 解放初她靠做散工维持生活。1950年参加街道工作...[详细]
李超英(1897—1982),又名德吉,曾用名李俊,永嘉港头(今属岩头镇)人。初就读浙江省立十中,1920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毕业于经济系。在北大期间,参加五四运动,曾被派到武汉皮毛厂宣传马列主义和组织工人运动;1923年,与吴铸人、叶溯中、张淼等组织中山主义实践社,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详细]
梁士梓(1897~1967),号叔琴,新丰观南村人,梁范西之胞弟。抗战期间迁居今松花镇鸭埌村。1916年11月留学日本,先就读于东京大学,后转日本福冈专业学校矿冶系,1921年11月毕业, 次年2月回国。1927年至1929年在郁林高中教数学,是广西为数不多的优秀中学数学教师之一。1931年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