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陆志鸿

[公元1897年-1973年]

陆志鸿为[公元1897年-1973年]

  陆志鸿(1897—1973),字筱海,嘉兴人。陆祖穀长子。幼年由祖母、父亲授读诗书及历史、地理、算术。1915年中学毕业,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转入本科。1920年毕业,以优异成绩免试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采矿科,研究金属采矿。1923年撰毕业论文《浮游选矿》,获日本学术界赏识。后应三井公司聘,在三池煤矿任职一年。翌年回国,任教于南京工业专门学校。1927年,中央大学设工学院,将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并入,遂改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主授工程材料、力学及金相学等课。同时创设材料学及金相学试验室,对研究、检验我国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材料与产品的用途具有重大的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志鸿督率员工将试验室迁移重庆。为避日本侵略军飞机空袭,亲自设计开辟地下试验室,坚持从事材料学与金相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期间曾赴滇边考察矿产,去川西南指导灰渣水泥制造,去自流井(今自贡市)试验从盐卤中提炼纯镁等。1945年秋参与接受台湾大学。1946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48年夏,因受排斥,-辞职,改任台湾大学机械系教授,从此潜心从事研究与教学。其重要著作有《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强度学》、《建筑材料学》、《金属物理学》、《工程材料学》、《最小二乘法》等。1973年5月4日病逝于台北。台湾大学为纪念陆志鸿而建志鸿馆,塑有半身铜像。
  陆志鸿治学严谨,主张学以致用,技术与理论并用。一生从事工程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培养造就学生数千人,其中在工程学术界负盛名的很多。对嘉兴地方事业亦出力颇多,1927年在嘉兴负责拆城筑路工程的测量,主持掘建城区第一口公井,改善了部分居民的饮用水卫生条件,并留下了地质状况的科学纪录。所编纂的《嘉兴新志》(上编已付梓,下编佚)是一部用近代观点记载嘉兴状况的地方文献。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