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李亚农

[公元1897年-1933年]

李亚农为[公元1897年-1933年]

  李亚农
  (1897~1933)
  李亚农,字云初,号亚安,别名天岩、克毅,长沙县果园大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5年,他到长沙伯父李肖林开设的鸿飞印刷厂学艺谋生,不久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发动青年学生起来反帝救国,重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长沙-蓬勃兴起。他受其影响,积极追随毛泽东等人投身-。为唤起民众,学联创办《湘江评论》周刊,由毛泽东主编,他负责印刷和发行。不久,湖南省长张敬尧派-强行查封《湘江评论》。毛泽东、何叔衡等发起“驱张运动”,他积极联络各校学生会。,发动学生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开展“驱张”斗争,终于在1920年6月将张敬尧赶出湖南。
  1922年初,他回到果园,创办李氏族校(后改名桃溪小学)。同年10月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爆发,他回到长沙参加罢工的各项组织工作,亲自作为代表参加谈判,并取得胜利。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湖南省学联改组,他出任部主任,后又兼任总务部主任。次年3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执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他当选为候补委员,并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卅惨案”发生后,湖南各界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他当选为执委之一,并亲自指挥学生冲破警察阻拦,举行--,以支援上海人民的斗争。
  1925年12月,国民党长沙市党部成立,他当选为执委会常务委员兼国民党市党部中共党团书记。后中共长沙地方执委会改为中共长沙市委员会,他改任长沙市委书记。在此期间,他以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常务委员公开身分,参与发动驱逐赵恒惕的斗争和策动唐生智参加北伐的运动,经常参加全市的各项革命活动,成为长沙各界众所周知的群众领袖之一。
  1927年初,他被派往唐生智的第八军第一师任政治部主任。“四·一二”-政变后,夏斗寅公开叛变,勾结四川军阀杨森进逼宜昌,企图夺取武汉。第一师奉命迎击,大败杨部于鲜桃镇。“马日事变”后,李亚农随第一师回长沙警备。其时他已被反动派
  列为通缉对象,长沙市党组织已遭破坏,无法联系,乃潜回家乡李家老屋,坚持地下斗争。后化装辗转到上海,与中共长江局军事部长周以栗取得联系,在上海参加地下活动。1930年奉派以特派员身份去洪湖贺龙部工作,次年8月当选为湘鄂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委员。他化名李克毅在湘鄂赣造币厂任保管员,1933年因“AB团”罪名被误杀于洪湖,时年36岁。临刑前,他悄悄递给苏维埃副主席杨幼麟一张字条,上 书:“幼公,飞来之冤,何日大白于天下?”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